北海道鐵路:日本財政的無底洞

人口少、產業能力差的地方,鐵路當然賺不到錢。現在北海道經營困難,接著是四國會出問題,同樣人口不是很多的九州,十幾年後說不定也會步北海道後塵。

北海道铁路:日本财政的无底洞

以往日本經濟山窮水盡的時候,政府的對策無非是讓電力公司加大投資力度,讓鐵路公司再鋪設幾條鐵路。這些投資為地方創造了工作機會,為經濟進入復甦期後對能源、交通的新需求做好了準備。

這讓下一個擴張期的經濟規模變得更大。在戰後廢墟上,日本只用了20年就超越了德國,之後維持了40多年世界第二的經濟地位。

北海道铁路:日本财政的无底洞

隨著人口逐步減少,電力開始變得太多,核電站首先就沒什麼用了。鐵路建設原本是地方經濟得以復甦的重要工具,現在維持鐵路的運營則開始成為一大包袱。

比如中國觀光客特別喜歡的北海道,如今那裡的鐵路入不敷出。日本國土交通省到2020年的兩年時間裡,將給北海道鐵路400億日元的財政支援。其間如果在經營上沒有什麼改善的話,進一步裁人,部分線路停運或者廢棄,該是必然的結果。

北海道铁路:日本财政的无底洞

很多人覺得日本六家鐵路公司中,這麼對待北海道鐵路有些不公平。日本按地區劃分六家鐵路公司。

看一下2017年純利潤排序的話,四家鐵路公司—東海(3955億日元)、東日本(2889億日元)、西日本(1104億日元)、九州(504億日元)獲得了不錯的效益,但四國勉強作出了3億日元的盈利,北海道則虧損87億日元。

北海道铁路:日本财政的无底洞

四國、北海道的共同特點是人口少、產業能力不強。過去日本的鐵路公司像我們曾經的鐵道部,是一家。既然在一個企業內,吃虧賺便宜就很難計較了。

30多年前,對國有鐵路公司的改革,讓一變六。這下子問題來了,人口少、產業能力差的地方,鐵路當然賺不到錢,在那些地方建設那麼多的鐵路,本來就是個很大的問題。現在北海道經營困難,接著是四國會出問題,同樣人口不是很多的九州,十幾年後說不定也會步北海道後塵。

原以為日本國家給了北海道400億日元的補貼,仔細一查,實際上只給了200億,剩下的200億是無息貸款,需要日後償還。北海道鐵路2017年實際虧損417億日元,其他雜七雜八的收入算進來後,最終虧87億日元,國家的400億大致也就是補一年的窟窿,救燃眉之急。

北海道铁路:日本财政的无底洞

今後靠這點財政支援,救北海道鐵路一命,北海道人都沒有這個期望,日本國家就更難說了。

負責東京與大阪之間運輸的東海鐵路,雖然銷售額不高,但賺到了比東日本、西日本都高的純利潤,是“地利”使然。北海道偏遠,四國更是與本州分離的一個島,在這樣的地方建鐵路,目的是維持國家經濟的振興,地方只有在建設的時候有些項目幹,建完了也就多了一道風景線,擺在那裡而已。

北海道铁路:日本财政的无底洞

當然,地方上的居民有了更快地去大城市的條件,但去了大城市,人就不回窮鄉僻壤了,地方越來越凋敝。因此日本很多地方的人反對建設鐵路。

當北海道鐵路有可能成為財政無底洞的時候,輿論對鐵路公司的批評不絕於耳。早前建鐵路振興日本經濟的目的,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