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賽季淪爲雞肋賽事,各位大牌爲何出工不出力?

對於WTA而言,每年九月底的武網與十一黃金週的中網則是美網結束後,年終總決賽開賽前最重要的兩項賽事。按理來說中國賽季高額的獎金對於那些希望衝擊年終總決賽席位的球員來說,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中國賽季淪為雞肋賽事,各位大牌為何出工不出力?


但是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實際情況告訴我們武網和中網兩站賽事的參與度並不如我們想象地那般好。今年是武網五週年,然後本屆武網賽會16位種子選手中,有15位種子選手在第三輪或更早出局,只有16號種子巴蒂進入四強。

前天晚上結束的武網女單決賽也是非常冷清,隨著王薔止步半決賽關注度一下子就降了下來。兩位非種子選手,薩巴倫卡與康塔維特之間的決賽也讓人提不起精神來。

中國賽季淪為雞肋賽事,各位大牌為何出工不出力?


今年的武網冷冷清清,大牌提前爆冷出局,也是第一次沒有大滿貫冠軍坐鎮的決賽。在昨晚結束的中網女單首輪的比賽中,世界第一哈勒普僅打完一盤便宣佈退賽也是讓現場的球迷大為不滿。

中國賽季淪為雞肋賽事,各位大牌為何出工不出力?


今年也是中網15週年,但在男子組比賽中,今年納達爾,德約科維奇與穆雷紛紛缺席;女子組小威廉姆斯和莎拉波娃都宣佈提前結束了本賽季,這讓比賽的精彩程度與關注度大打折扣。

中國賽季淪為雞肋賽事,各位大牌為何出工不出力?


武網和中網在WTA本屬於高級別的超五賽與皇冠賽,但由於比賽均在美網結束之後,這時球員都會非常疲憊,已經確定年終總決賽的球員更是無心戀戰。除了上海大師賽陣容星光璀璨之外,中國賽季整體還是顯得非常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