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扭轉加密市場暴跌現狀?索羅斯的「反身性」理論指明方向

讓索羅斯真正成為「投資大師」的並不是他在 1997 年大膽做空亞洲一系列貨幣,一戰功成,帶來當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並從中賺得鉅額收益。他真正的投資精髓是「謬誤性與反身性」理論。

如何扭轉加密市場暴跌現狀?索羅斯的「反身性」理論指明方向

索羅斯的這個理論對加密貨幣投資尤其有用,很多頂級的加密貨幣投資機構都曾經用過這個理論來解釋加密市場漲跌背後的動能。

在加密貨幣市場上,信息極其缺乏,估值體系也缺乏共識,索羅斯的「謬誤性與反身性」理論產生的推動力更加明顯。

索羅斯的「謬誤性與反身性」理論

索羅斯的「謬誤性與反身性」理論涉及到哲學和社會學範疇,不太好理解。我們爭取用最淺顯的文字把這個深邃的理論說清楚。

索羅斯認為,「人正確地理解世界是不可能的,人對於市場的理解總是具有錯誤或被扭曲的」這就是謬誤性 fallibility 的含義。

於此同時,正因為這種謬誤性,人的「偏見」恆久存在,人的行為也時常是非理性的 這則是反身性 reflexivity 的意義。

「我是正確的,因為我錯誤!」這是索羅斯的名言,是其「反身性理論」的核心,也是他的投資思想建立的基礎。

換句話說,索羅斯認為,市場會犯錯誤,人會犯錯誤,一切貌似正確的投資理論也只不過是等待接受檢驗的錯誤而已。或者說得更極端點,塑造了歷史面貌的思想無非是一些內涵豐富的謬論。一套富於衍生性的謬論往往最初被人們視為真知灼見,只有在它被解釋為現實之後,它的缺陷才開始暴露出來,然後將會出現另一套同樣內涵豐富的但與之正相反的新謬論,並且這一過程仍將不斷地進行下去。

美國的財經作家約翰﹒特雷恩 John Train 曾經在自己的暢銷書《大師的投資習慣》中對索羅斯的這一理論有過精彩的解讀:「反身性原理的本質是指,認知可以改變事件,而事件反過來又改變認知。這種效應通常被稱為反饋。這就好比,如果你拴住一條脾氣好的狗並踢他,罵它壞狗,那麼這條狗會真的變得很兇,並撲過來咬你,而這又會引來更多的踢打、更多的撕咬。」

又比方說,認定一個孩子是壞孩子會真的塑造出壞孩子。一個更直接的例子,如果投資者相信美元升值,那麼他們的購買行為將會讓美元上漲,這反過來又會使利率降低,刺激經濟增長,從而推動美元再次升值。

但是,由於人的這些認識永遠是片面的和不完全的,因此,人的行為也自然永遠不可能是正確的,既然市場永遠是錯的,那麼,當這種循環在錯誤認知的推助下達到極點,市場必然會崩潰。

「反身性」推動加密貨幣市場暴漲,又暴跌

實際上,索羅斯這套理論對加密貨幣市場來說並不是新東西。早在去年年中,加密貨幣市場上一波漲勢啟動之前,已經有投資者清楚地指出了「反身性」可能給加密貨幣市場帶來的巨大影響。

去年 4 月份,當以太坊剛剛開始被市場追捧的時候,著名加密投資基金 Metastable Capital 的聯合創始人之一 Joshua Seims 曾經在他的公開博客上寫道:

加密代幣具有貨幣的特性,在某些方面,比之前任何形式的貨幣都更好。人類通常通過信仰,給代幣賦予貨幣的價值。連接這兩者,我們創建了一個循環過程:「相信加密代幣具有價值,即信仰」—> 創造出「大量的效用」—> 這個過程強化了「信仰」,即「相信加密代幣具有價值」,於是,進一步推動循環正向進行。

如何扭轉加密市場暴跌現狀?索羅斯的「反身性」理論指明方向

Metastable 提出的「信仰」與「效用」的互動作用

Metastable Capital 是加密貨幣領域最成功的投資基金之一,擅長髮掘技術驅動的區塊鏈項目,更擅長通過宏觀視野發覺投資趨勢。其聯合創始人 Joshua Seims 在加密領域浸淫多年,是很早就投身比特幣區塊鏈研究的加密學專家和加密貨幣投資者。

他的這番話,就是索羅斯的「反身性理論」的具體體現:加密代幣價格的上漲提高了代幣的效用,從而增加了對代幣的需求,於是創造出了正向的反饋循環。

去年的後半年加密市場的發展確實證明這一循環作用力的功效。 由於價格持續上漲,吸引了眾多投機者,越來越多的投機者入場,推動價格上漲,不斷推動這一循環。

但是今年開始,這個「反身性理論」卻出現了相反方向的循環。

另一家著名的加密貨幣投資基金 Placeholder 的合夥人 Jonathan Cheeseman 和 Chris Burniske 在今年 4 月份曾分析了加密貨幣市場當時那一輪下跌,他們認為,當時加密貨幣市值大跌是因為美國投資人的納稅義務,他們在報稅日之前從加密市場撤出資金。

據 Placeholder 的估算,納稅義務導致 140 億美元流出加密貨幣市場,但是這些資金的流出,卻導致當時加密貨幣總市值出現更大幅度的下跌,從 1 月份時的高點蒸發掉了 5900 億美元。Placeholder 認為,這次下跌中,「法幣放大器」的最大功效在 42 倍左右。

這個「法幣放大器」的計算理論,基本上也反映了加密貨幣市場的「反身性」。在 Placeholder 今年 4 月份舉的例子中,這個「反身性」帶來的是負面的影響,1 美元流出,導致了整個市場市值下跌了 42 美元。

「反身性」理論對以太幣價格的影響

加密貨幣投資領域的著名評論人 Tony Sheng 在最新的一篇博客中提出,索羅斯這個「反身性」的理論,也可以解釋最近出現的以太幣持續下跌背後的原因。

儘管他認為,市場對 ICO 項目被迫拋售 ETH 的顧慮被過度解讀,但是市場的顧慮以及產生影響的過程,恰恰反映了「反身性」的負面影響。

7 月中,紐約的對沖基金 Tetras Capital 發表了一篇看空以太坊的報告。在報告中,這家紐約的對沖基金認為:

投資者使用以太幣 ETH 參與 ICO,隨著 ETH 價格下跌,會出現兩種情況:

  • 用以太坊進行 ICO 吸引力下降;
  • 完成 ICO 後持有 ETH 的項目喪失「起飛的跑道」

這就是「反身性」的影響。

如果 ICO 是 ETH 主要的需求,那麼:

  • ICO 需求的降低會傷害 ETH 的價格;
  • 通過 ICO 獲得融資的項目會帶來更多的拋售壓力,因為這些項目要讓自己持有的代幣多樣化,減少持有 ETH 產生的損失

加密市場為何加速下跌?

為了更好的解釋加密貨幣市場的波動原因,Tony Sheng 藉助索羅斯的「謬誤性與反身性」理論,提出了一個名為「加密貨幣價格飛輪」的概念框架,用於解釋代幣價格對加密網絡產生的影響。

這個模型中的「飛輪」推動加密貨幣價格上漲,是一個正向影響的過程:

如何扭轉加密市場暴跌現狀?索羅斯的「反身性」理論指明方向

  • 加密貨幣價格上漲;
  • 吸引了投機者入場;
  • 一部分投機者變成了用戶;
  • 對於加密貨幣的信仰增加;
  • 進一步推高加密貨幣價格。

如果這個飛輪轉動起來,推動加密貨幣市場上漲速度多快取決於很多因素,其中每一個階段的轉化情況,都影響到了這個飛輪產生的實際作用。

Tony Sheng 把這個模型與另外一個互聯網產品運營的增長模型聯繫在了一起:

其中,加密貨幣價格上漲吸引投機者入場的過程,類似於互聯網產品運營中的「獲客」環節。更多的法幣流入購買加密貨幣、受監管的穩定幣出現等積極事件增加市場信心,這都會有助於促使更多的加密貨幣投機者或投資者入場,增加「獲客」。

而多少投機者能真正成為使用者?這個過程則類似於增長模型中的「用戶激活」環節。需要教育並激勵投機者真正開始使用加密貨幣,而不僅僅只是「持有」,這決定了能讓多少人真正變成用戶。

只有真正用戶的增加,進一步增加市場的信心,還會強化加密貨幣參與者的信仰,進而能進一步推動價格上漲,同時推動這個「飛輪」進入正向轉動的環節。

可是壞消息是,目前整個市場卻處於一個「飛輪」反向轉動的趨勢,即推動市場加速下滑。這個過程為:

如何扭轉加密市場暴跌現狀?索羅斯的「反身性」理論指明方向

  • 價格下跌消弱人們的信仰;
  • 用戶數量減少;
  • 投機者陷入恐慌;
  • 拋售代幣;
  • 推動代幣價格進一步下跌。

如何扭轉下跌趨勢?

Tony Sheng 認為,在各種影響「加密貨幣價格飛輪」轉動起來的環節中,目前掉鏈子的是「用戶激活」這個環節。

加密貨幣價格上漲,吸引投資者或投機者入場了,但是各個區塊鏈項目並沒有很好留住這些入場者,沒有把其中大部分的投機客轉化成區塊鏈項目真正的「用戶」。這樣,「加密貨幣價格飛輪」很難正向轉動很長時間;相反,飛漲的價格伴隨著過高的預期,很容易讓這個「飛輪」反向轉動,讓市場迅速轉向價格加速下滑。

其作用力是這樣的:用戶和投機者的流失取決於加密貨幣或區塊鏈項目是否具有實際用途。如果加密貨幣並沒有實際用途,項目只是一個炒作的噱頭,則用戶在飛輪反作用轉動時,流失率極高,當對應的是價格下跌的波動也會極其劇烈。

但如果某個區塊鏈項目已經擁有真正的用戶,或者已經成為信仰者心中非常珍視的東西,那麼流失率就會降低。

更直接的結論就是:目前加密貨幣市場上炒作太多,缺乏真正的用戶轉化。在沒有把目前市場參與者 主要是加密貨幣投機者 轉化為真正用戶之前,很難推動「加密貨幣價格飛輪」持續的正向轉動。

換句話說,市場上可能會有一些熱點,推動市場短期上揚,但是如果「獲客」的核心問題不能解決,這些熱點推動的上漲註定是短命的,並有可能會進一步助推「加密貨幣價格飛輪」反向轉動,因為在一次次短命的炒作之後,「信仰」體系更容易坍塌。

Tony Sheng 的這個發現並不新穎。有用戶、有實際用例才能真正推動加密貨幣市場向前發展,這樣的邏輯大家都懂。但是當 Tony Sheng 把這個理論更清晰的分析透之後,說實話挺扎心。區塊鏈世界投資火熱,但是真實「用戶」稀少,是每個人都心知肚明的事實。如何把「投資故事」吸引到的投機者,轉化成「用戶」,並不容易。

在這個轉換真正實現之前,你聽到再多關於區塊鏈的美好「故事」,可能都得三思而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