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讀書,都是你的錯

很多時候,想要得到一個人的真實想法,首先得有平等對話的機會。

而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基本上就是接受。

看起來,似乎一切和諧發展。

結果,卻總是讓人憤怒。

“我告訴過你很多次,你為什麼還是這樣?”

“讓你那樣做都是為你好,你竟然……”

孩子不愛讀書,都是你的錯

我們都知道,讀書是一件好事。

可是……

就是那些教育孩子的為人父母者,你本身,愛讀書嗎?

如果你自己都討厭讀書,又憑什麼讓孩子好好讀書?

或許你會說,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非常正確,你的父母在你的小時候也是這麼對你說的。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

當你父母讓你好好讀書時,你心裡真實的想法是什麼?

你的父母不知道。

那麼,你讓你的孩子好好讀書時,你孩子的真實想法,你是否知道?

我們總是想要這個世界變得更好,這個世界卻總是讓我們失望。

△你總是希望別人聽見你的聲音,而你卻總是不耐煩去聽別人的聲音。

於是,有一個叫幾米的作家,用繪本來打開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

這本繪本書就是《不愛讀書不是你的錯》

這個題目,多麼寬容。

對待孩子,也只有這麼寬容,才能打開他們的內心。


孩子不愛讀書,都是你的錯


這本書只是一個很短的故事:

爸爸準備不開書店了,於是孩子將自己的朋友叫到家裡來,討論一下大家為什麼都不讀書了。

於是,小朋友們暢所欲言。

因為這是一種平等對話,所以小朋友們敞開了心扉,說出了很多“大逆不道”的話。整本書因此充滿童趣。

這裡有兩種對話,一種是先賢哲人在那裡說,為什麼要讀書?讀書有什麼好處?

小孩子們顧左而言他,或者斷章取義,完全不著調。

回想起來,朋友之間,不著調的時候,是自己最真實的時候,也是最快樂的時候。

如果一本書也這樣“不著調”,這本書,是不是很有趣?

所以,見慣了雞湯,那些盛行的“毒雞湯”總是那麼受歡迎。

▲雞湯太不真實,毒雞湯才是很多人想要說的話,僅此而已。

人人都想要自由,在不平等對話中,說教是一種手段。就像壓迫一隻彈簧。

這是一本很好讀的書,孩子在這本書裡是自由的。

我想畿米一定是有過這種體驗,或者他曾跟孩子之間有過平等的對話,於是才有那些有趣的童言童語。

當知道了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真正該反省的,也許是我們自己。

為什麼孩子不愛讀書不是孩子的錯?

那是誰的錯?

仔細想想,傳播知識,如果不僅僅是說教,而是採用這種方式來傳播,會不會更好?

如果大人在對待孩子讀書的這個問題上,能夠更寬容一些,會不會更好?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