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兵季又起,聽說有人在追問從軍的理由

徵兵季又起,聽說有人在追問從軍的理由

當兵為什麼?一千個人或許有一千零一種理由,因為有的人不止一個理由。常見的無非是:鍛鍊自己,為了夢想,家人的心願,抑或是為了某些優惠的政策……如果除去這些小利、私利,倘若還要尋覓當兵的理由呢?

還有嗎?當然有!

徵兵季又起,聽說有人在追問從軍的理由

記得電影《橫空出世》裡面的一段演講,是這樣的講的——

“國內的仗打完了!國外的仗也打完了!一沒讓披紅掛綵,開慶功會!二沒讓回家看望爹孃!一聲令下,你們跟著黨跑到了這大戈壁灘上,至今家裡的親人不知道我們在哪!不知道我們是死是活!有的戰士的未婚妻在家等不住了,就跟別人跑了!有的戰士去朝鮮的時候才十五六歲,還是個孩子,現在平安回國了,該不該回家給老孃說一聲呀?該說!可是不能說!這是國家的機密問題!還有的戰士,這個歲數呀,該回家當爺爺抱孫子啦,可是我把他留下了!和我們一起在這個大沙灘上,鬥風沙,抗嚴寒,啃鹹菜,喝鹽水。為什麼?為什麼吶!就因為,在朝鮮,美國人用一個小玩意,在咱們頭上懸了好幾年,懸著!動不動就嚷嚷著要給我們做外科手術!蘇聯專家也撤走了,瞧不起我們呀!沒有這個東西呀,我們中國人的腰桿子就挺不直!就沒地位,沒和平,就不能踏踏實實地過咱們的日子!所以,現在,中央軍委指示,可以把這個秘密告訴大家了!我們,就是要在這個大戈壁灘上,用我們自己的雙手,搞出我們中國自己的——原子彈!”

從這麼一段激動人心的演講中,或許我們可以尋覓到從軍的理由。

邦境雖安,忘戰必危

徵兵季又起,聽說有人在追問從軍的理由

“國內的仗打完了,國外的仗也打完了!”

既無戰事,何不回家看看老孃?就算不回,也應該報一句平安吧!因為之前出去是打仗啊,仗打完了,人沒回來,生死未知,親人作何感想呢?所有的人之常情,所有的理所應當,在國家安寧面前,都顯得微不足道。因為國無利器,處處受脅,那麼總有一天還會捱打,軍人依然要走進那地獄般的戰場。邦境雖安,忘戰必危。雖無戰事,但是為國鑄劍,一刻也不能停息,上個世紀如此,今天尤是。因為這個世界並不安寧,和平年代也有激盪的風雲。

時代在召喚——中國的未來需要你的守護

徵兵季又起,聽說有人在追問從軍的理由

視頻裡的人們打走了日本人,打贏了內戰,還打服了聯合國軍,即便是這樣,他們依然用生命和熱血守護著那個一窮二白的國家,未曾拋棄。無論是青春年少,還是軍營老人,國家需要的時候,他們沒有怨言,沒有二話,隱姓埋名,做一項關乎國家尊嚴的事情。在那個用艱苦都不足以形容的年代,他們硬是造出了“兩彈一星”這一國之重器,讓國家挺直了腰桿,給人民以保護傘,讓“中華民族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不再是說說而已。

這所有的一切,流傳至今,就變成了我們這代人的使命。今日的年輕人,倘若你選擇了一個更接近偉大強國強軍夢想的路徑,投身聲震雲霄的軍陣,將來有一天回望來路時,一定會有特別且珍貴的感受。

軍裝的魅力——只有穿過的人才能懂

徵兵季又起,聽說有人在追問從軍的理由

許多人都有從軍的夢想,與此同時,也有追夢的恐懼,總是害怕當兵之後遇見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人生不就是一個遇見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嗎?青春年少之時,有夢就要追,不然等到肚腩突了、肌肉鬆了,想到軍裝就會拍大腿叫遺憾。

軍裝的魅力,沒穿過的人是不能懂的。沒有當兵經歷的男人,成不了真男人。手握鋼槍為國站崗以後,才會深深感受到什麼叫領土、領海和領空。

青春的用途——可以瀟灑,更要有家國邊關

徵兵季又起,聽說有人在追問從軍的理由

無論是抗洪搶險,還是戍守邊防,不論是決戰火海,還是維穩處突,我們總能看到年輕的身影,他們不過十八九歲的年紀,卻必須肩負起人民安全、國家興盛的使命。

一名軍人母親曾說,“我把他交給了國家,國家把人民交給了他!”簡潔的話語,卻將年輕軍人的責任展現的淋漓盡致。

暗流在湧動——心頭的“烽火臺”不能坍塌

徵兵季又起,聽說有人在追問從軍的理由

新中國是在炮火硝煙中誕生的,四億人民四億兵,萬里江山萬里營,這樣的“血統”,造就的寧死不屈的精神筋骨和力量圖騰。炮火營盤已成繁華街市,血海戰場變成沃野平川。近40年未有戰事,這是國家之福,民族之幸,卻也潛藏著安邦之憂。

還記得今年的春晚,向軍人致敬,我們透過老兵臉上的溝壑,彷彿能看到那穿過戰火硝煙的歲月,也能通過他們臉上的安詳,感受今日的安寧。

腳下是一寸領土,心中是廣袤河山。當東海和南海的暗流持續湧動,當邊防海防發出召喚,從軍還需要其他的理由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