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都不一定知道,這些軍用品的第二用途讓人淚崩

軍人生來為打仗,可打仗就會有犧牲。一名合格的軍人,心理上要有隨時流血和戰死沙場的準備。而這種準備反映到現實生活中,就是原本功能單一的生活用品,都有了其他的用途和意義。

下面幾件軍用品的第二用途,新兵不知,甚至老兵都不一定知道,看到讓人淚崩。

01 揹包繩

老兵都不一定知道,這些軍用品的第二用途讓人淚崩

不管是影視劇還是部隊現實生活中,"三橫壓兩豎"的行軍裝束讓揹包繩擁有很大的知名度。其實,隨著部隊攜行裝具的改進升級,在戰場上,用揹包繩打揹包反而不是那麼常見,它的主要用途是另外兩種:一是戰場急救,揹包繩一長一短、一粗一細,一方面可以做擔架,另一方面可以作為止血帶,據說,粟裕將軍在早年作戰期間,被敵機槍擊中手臂動脈,救護經驗豐富的警衛員立即扯下揹包繩,奮力將其動脈傷處紮緊,為後續救治創造了良好條件。二是抓捕敵人,在執行任務時,揹包繩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寶物,抓捕罪犯、俘虜,結實耐用,任誰都掙脫不了。

02 白床單

老兵都不一定知道,這些軍用品的第二用途讓人淚崩

部隊強調內務整潔統一,大家印象最深的"豆腐塊"和潔白的"白床單"是我軍紀律嚴明、作風優良的縮影。但很多人納悶,部隊訓練很辛苦,白床單很容易弄髒,為什麼不用深色床單呢?其實,這種床單在執行任務是有特殊用途,一些駐守在高海拔的部隊在沒有制式軍用雪地迷彩衣的時候,可以用白床單作為偽裝,既便宜又方便。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軍隊裡面一直都覺得,在活著的時候躺在白床單上面,那麼死的時候就躺在白床單下面。比如說如果軍人戰死沙場,就會用迷彩帽將臉蓋上,而揹包繩用來捆住屍體,白色的床單就是一塊很便捷的裹屍布。

03 枕頭套

老兵都不一定知道,這些軍用品的第二用途讓人淚崩

很多人不知道,以前軍人是沒有枕頭的。那時候大家都發一個白色的布袋子,睡覺的時候,塞上衣服當枕頭用。不明就裡的新兵們管它叫"枕頭套",而老兵們都知道,它是"骨灰袋",顧名思義,犧牲了用它裝自己骨灰。即使是後來配發了枕頭,但是枕頭套依然沒有被拋棄,甚至是做了改進,增加了防水、防潮功能,還增加了密封膠條,作用更是不言而喻。

04 迷彩服標籤

老兵都不一定知道,這些軍用品的第二用途讓人淚崩

軍裝已經換了好幾代,但是這個用來填寫自己名字和血型的標籤一直延續了下來,迷彩服、迷彩帽、甚至內衣上都有。一方面可以防止錯拿,另一方面就是在戰場上受傷搶救時,醫護人員能快速地知道你的血型。其實,傳說中它還有另外一個用途:當身體被炮彈炸得四分五裂、屍骨難尋時,這些標記可以讓自己拼的更全一些。

05 綠毛巾和雨衣

老兵都不一定知道,這些軍用品的第二用途讓人淚崩

很多人感到奇怪,毛巾和雨衣明明更像生活用品,為什麼在部隊卻屬於戰備物資,其實,綠毛巾的材質和孔的密度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平時用來洗臉,關鍵時刻可以用來救命:遭到毒氣攻擊或通過染毒地帶時,他就是建議的防毒器材。和綠毛巾一樣,雨衣也經過了特殊設計,厚重、隔水效果好,除了遮風擋雨,還可以搭帳篷、防化學武器攻擊。

關於軍用品的第二用途,你還有哪些故事,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