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紫砂泥料,你所不知道的內幕!

關於紫砂泥料,你所不知道的內幕!

關於紫砂泥料,你所不知道的內幕!

➊西施 · 小偉制

紫砂泥料“這潭水”到底有多深?

文 | 小偉

最近盛傳一段真實的謊言:“買壺其實不用太在意泥料,好點的泥料算它6000一捆,差不多可以做20把中品(200cc-300cc)壺,每把壺的泥料成本也就300元,相比於動折大幾百幾千上萬的紫砂壺,貴的是純粹是手工,泥料在一把壺的成本中所佔比例是很低的。”

這段話的確很有說服力,所述基本屬實,邏輯也沒有問題。但它只是站在消費者角度考慮問題,是完完全全的一廂情願。

為什麼這麼說呢?

關於紫砂泥料,你所不知道的內幕!

➊ 氿岕 · 國軍制

現在無論是微信還是一些實體店,壺商的經營分銷模式大多成金字塔型,大壺商找一批人做壺分給二級壺商、二級壺商分給三級壺商……以此類推,最後由你來接盤。這樣一來承擔成本和風險的個體多了,在源頭的大壺商也有能力去豐富“品種”。

這時就帶來一個問題。

關於紫砂泥料,你所不知道的內幕!

➊ 氿岕 · 小偉制

對於消費者,你買一把壺你幾乎感覺不到300元泥料錢和30元泥料錢的對於紫砂壺成本區別,甚至想當然地認為壺商多花270元,就能換來質的提升,何樂而不為呢?

但對於大壺商,即使是一個混得一般般的大壺商,按最少算,一年出來3000把壺,一把壺省270,這樣全年就能產生81萬元的利潤。

你說這個錢,是賺還是不賺?

關於紫砂泥料,你所不知道的內幕!

➊ 氿岕 · 國軍制

看到這有人要說,你講的太對了,那我們還是去買有職稱的高價壺吧,低於一千的沒有真紫砂了。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有的壺做得非常精緻、加上職稱名頭和高昂的價格,正常人都會覺得這把壺泥料是不是原礦這種問題應該不會存在了吧。反過來說,很多壺友之所以選擇職稱壺、推敲細節,也是想著買一份保障。

其實呢?

關於紫砂泥料,你所不知道的內幕!

➊ 氿岕 · 小偉制

在紫砂行業內,大部分是煉泥歸煉泥、制壺歸制壺,大部分煉泥的人不會制壺、大部分制壺的人也不會煉泥。其實不單單是壺友,很多制壺者對泥料的分辨能力也相當有限。

有次,我陪朋友到某位名家那串門,恰好看到他正在做壺,壺做得還挺精緻,但我拿起生泥一捏,就知道料實屬普通,但他卻不知道,即使他有個相當吸引人的職稱。

市場上的確有很好的原礦料,但現在真正有多少人願意花幾十上百萬用作泥料投資?這個回收週期可長著那!而且,真正的原礦好料幾乎都是有價無市,即使想買還真買不著!

關於紫砂泥料,你所不知道的內幕!

➊ 氿岕 · 小偉制

我也是做壺的,現在很多初認識我的壺友都會問我:“老師,您的料是哪裡來的?”我說:“早期囤的礦。”有人罵道:“別吹了,哪有這麼多早期囤料!最恨你們這些黑心商家!”我一陣無語,心想:我的確是早期囤的礦啊,不信你看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