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廣告語的變化趨勢


文/馬懷琴 廣告語言是語言的一種特殊形式,有其獨特的風格和魅力,像

其它領域的語言一樣,廣告語言本身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如社會風貌、傳統習慣、思維方式、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等等。事實上,只有反映社會文化的廣告語言才容易被人們所理解和接受,也才能大大促進和發揮廣告的功能。

探析!廣告語的變化趨勢


概括起來,在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廣告語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

探析!廣告語的變化趨勢


通俗性

廣告最原始的目的毋庸置疑就是為了宣傳商品。因此,原始的廣告總是“說辭”佔優勢,要打入人心,最直觀的體現便是通俗性。如“只買對的,不選貴的”、“我們一直在努力”、“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 這類廣告詞都是婦孺皆知、耳熟能詳的,品牌也就因為它的通俗打入人心了。

探析!廣告語的變化趨勢


文明性

顧名思義,文明性即為廣告語言在成型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積累。人們在做各種各樣廣告的同時,藉助各種豐富的語言文化,以其精美、巧妙的語言傳遞信息,驅動著觀看者心靈,激發人們的各種慾望,從而達到廣告者的目的。廣告語言中體現最明顯的就是語言中的修辭。

探析!廣告語的變化趨勢


生動性

廣告語言的生動性的最主要體現就是在汽車廣告方面。那些根深蒂固的豪華車品牌讓人耳熟能詳,在技術、功能、外觀等方面均有各自優勢,其廣告語更是體現出品牌文化,極具創意和韻味。例如:“奔馳:領導時代,駕馭未來”。時代總是在不斷前進,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社會生產率的不斷提高,商品日新月異,廣告技法和創意也會不斷有所革新。

探析!廣告語的變化趨勢


廣告語變化趨勢

在市場經濟條下,企業的廣告宣傳越來越注重科技性與人文性的結合、注重與主流社會文化的結合、同時能夠結合產品的特色進行廣告的創造,給人帶來一種美的享受。

探析!廣告語的變化趨勢


廣告語言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廣告的效果,因此在創作過程中廣告商為了達到廣告自身的“推銷作用”,令受眾在看後或聽後產生購買的慾望,常使用各種手段使其語言獨具特色。其中最常見的方法便是訴諸語言表達上的互文性,即引用名人名言、典故、諺語,固定成語、習語、俗語的偏離或變異,以及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等。

探析!廣告語的變化趨勢


語言的互文性

①引用名人名言、歷史典故,以及民間諺語。”舉懷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第一句是出售白酒的廣告,第二句是售樓廣告。這兩則廣告語中都出現了“引用”的互文關係。此外,廣告中還適當地借用了古詩原句,優美的詩句不但引起了受眾對商品的美好聯想,更有效地消除人們對廣告套話的厭煩心理。

探析!廣告語的變化趨勢


②固定成語、習語、俗語的偏離或變異。廣告語言必須具有瞬時效果,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遞最多的信息,因此大量言簡意賅、文約意豐的固定成語、習語、俗語等便成了廣告商屢試不爽的法寶。如:隨心所“浴”、有“杯”無患、六“神”有主,一家無憂。這幾例分別是對“隨心所欲”、“有備無患”、“六神無主”等受眾所熟悉的詞語的偏離或變異,由於原詞與新詞產生強烈的互文,受眾一見之下,即能想起這些詞彼時彼地的模樣,同時領悟其此時此地的新意。

探析!廣告語的變化趨勢


體裁互文性

體裁即語篇類型,也稱語體。好的廣告不僅要傳遞產品信息,而且還要以獨特的藝術感染力吸引人們的審美注意,獲得受眾的心理認同,這時,充分利用語篇體裁的互文性,將口語與書面語混合,將文藝體裁及其它功能語體與一般廣告語體揉合在一起,便成了廣告創作者毫不遲疑的選擇。

探析!廣告語的變化趨勢


例如:“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藍天六必治”電視廣告)口語體。獨特的京韻唸白,不僅讓北方人倍感親切,更讓南方人覺得新奇、有趣。

探析!廣告語的變化趨勢


媒介互文性

現代廣告的另一個重要特徵是傳播媒體的多樣性。圖象、音樂、舞蹈與文字的結合,互為輔助闡釋,構成相互關聯、彼此依存的互文性,同時也引起廣告在接受方式上的變化,即對受眾而言,不再是單純的文字信息的接受,而變為多重符號系統在互相交織、互為補充的機制中被接受。

探析!廣告語的變化趨勢

① 官方頭條號:設計智造 頂級創意設計師必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