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習慣的改變,正在危害人體的腸道菌羣?

食品行業的國際化讓很多人不出門就能吃到世界各地的美食,也讓人們吃的加工食品多了,傳統食品少了,而這對人類的腸道菌群來說,也許並不是一件好事。

飲食習慣的改變,正在危害人體的腸道菌群?

近日,來自日本九州大學的研究者,對比了17名泰國鄉村學生和28名城市學生的腸道菌群,以及他們的膳食習慣;城市學生住在曼谷,鄉村學生則住在武裡南。這些學生的年齡在9-11歲之間。

研究者通過監護人和孩子的父母記錄他們的飲食情況,包括菜單內容,食材,以及每餐——早餐、上午零食、午餐、下午零食、晚餐和晚餐後零食——的攝入情況。研究者用了7天時間記錄孩子們的飲食信息,之後計算了每個人每天攝入的食物中的能量和營養含量。接著,研究者收集了孩子們的糞便樣本。

飲食習慣的改變,正在危害人體的腸道菌群?

根據飲食記錄,住在大城市曼谷的學生,經常會攝入高脂肪的流行食品,而居住在鄉下武裡南的學生,則經常吃一些低脂肪,以蔬菜為主的傳統飲食。

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分析了受試者的糞便樣本,結果發現,相較於鄉下學生,城市學生腸道菌群的多樣性更低,糞便中丁酸鹽和丙二酸水平也更低,這都是腸道微生物群落髮生變化的結果。根據受試者的代謝物組成,研究者將糞便分成了五個代謝物組。

飲食習慣的改變,正在危害人體的腸道菌群?

第一組MT1(17個學生),有較高的短鏈脂肪酸(SCFAs)和中鏈脂肪酸(MCFAs)含量;第二組MT2(7個學生),含有較高的氨基酸;第三組MT3(6個學生),含有大量的精氨酸;第四組MT4(4個學生),代謝物含量較低;第五組MT5(8個學生),胺類水平較高。

在這些不同的代謝組中,MT1和MT2的糞便樣本大多來自鄉下學生,MT2和MT3則主要來自於城市學生,MT5分別來自3個城市學生和5個鄉下學生。研究者最後還寫道,MT1和MT2代謝樣本是武裡南和曼谷學生所特有的。

飲食的影響

研究者透露,城市學生攝入的總脂肪量超過了能量總攝入量的35%,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標準,這已遠超推薦攝入量了。更早的幾項研究也表明,植物食材可以促進SCFAs在結腸的發酵,進而對人體產生“深刻的影響”。

飲食習慣的改變,正在危害人體的腸道菌群?

此外,有研究稱鄉下的微生物可以接受更廣範圍的糖,這意味擁有這些微生物的人體腸道可以分解利用更多的碳水化合物,不會因為攝入過多的碳水而影響健康。研究者也確實發現,綠豆之類的食物有益於腸道菌群,同時可以減少高脂肪飲食對人體的傷害。

為此,一些個性化營養公司開發了膳食建議,以幫助改善消費者的腸道菌群,同時減少像糖尿病之類的代謝綜合症的患病風險。

飲食習慣的改變,正在危害人體的腸道菌群?

研究者最後總結,從這次的研究結果來看,泰國傳統的高蔬菜飲食改善了孩子們的腸道菌群,高脂肪、低蔬菜的現代飲食則傷害了城市兒童的腸道菌群,並減少了結腸SCFA的發酵。由此可見,人們飲食習慣的轉變,已經擾亂了兒童的腸道菌群,改變了菌群構成。正如之前很多研究證明過的:植物食材對人類健康有積極的影響。

來源:NUTRA ingredients-usa.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