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大氣粗!中韓近幾年大建晶片工廠 投資遠超其他地區

今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半導體設備貿易組織SEMI預計,2018年全球芯片製造商設備支出將增長14%至628億美元,而2019年將增長7.5%至675億美元。

這是一筆巨大的開支,而尖端晶圓廠(芯片製造工廠的簡稱)的成本飆升逾100億美元以上。該行業在繼續推進摩爾定律(Moore’s Law),也就是每隔幾年芯片上晶體管數量翻番方面卻面臨著挑戰。


財大氣粗!中韓近幾年大建芯片工廠 投資遠超其他地區


SEMI今天發佈的最新世界晶圓廠預測報告稱,2019年將是該行業連續第四年支出增長,也是該行業歷史上對芯片製造設備投資最高的一年。同期新晶圓廠建設投資也接近創紀錄水平,預計將連續第四年實現增長,明年的資本支出將接近170億美元。

該報告顯示,隨著大量新晶圓廠的出現顯著增加了設備需求,對晶圓廠技術、產品升級以及額外產能的投資將會增加。

世界晶圓廠預測報告目前追蹤了78個新工廠和生產線,這些新工廠和生產線已經開始或計劃在2017年至2020年之間開工建設,最終將需要價值約2200億美元的晶圓廠設備。而在此期間,這些晶圓廠和生產線的基礎設施建設支出預計將達到530億美元。

其中韓國將以630億美元的投資領於其它地區,僅比排名第二的中國多10億美元。

日本和美洲在晶圓廠方面的投資分別為220億美元和150億美元。而歐洲和東南亞投資總額均為80億美元。

其中大約60%的晶圓廠將服務於內存領域(佔比最大的將是3D NAND閃存,用於智能手機和數據中心的存儲產品),而三分之一的晶圓廠將用於代工芯片製造。

在2017年至2020年開始建設的78個晶圓廠建設項目中,59個是在前兩年(2017年和2018年)開始建設的,19個預計在跟蹤期內的最後兩年(2019年和2020年)開始建設。

SEMI指出,開設一個新的晶圓廠通常需要一到一年半的時間,不過有些晶圓廠需要兩年,有些則需要更長時間,這取決於公司實力、晶圓廠規模、產品類型和地區等各種因素。

在總計約2200億美元投資中,有一半將在2017年到2020年期間完成,其中2017年和2018年的投資不到10%,2019年和2020年的投資接近40%,2020年後的投資接近40%。

儘管這2200億美元的預算是基於目前已經開工建設和公司公佈的晶圓廠計劃,但由於許多公司繼續宣佈新的晶圓廠計劃,總支出可能超過這個水平。自上季度報告發布以來,已有18項新的晶圓廠計劃被納入預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