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人」馬斯克因何「半下台」


「汽車人」馬斯克因何“半下臺”

馬斯克仍是特斯拉的重要組成部分,他不需要在董事會中佔有一席之地就能做到這一點,也可以在投資者面前繼續扮演代言角色。這種氛圍下,任何獨董就任公司董事長,都不會違拗馬斯克的意願,馬斯克對公司的控制權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的削弱。

◎ 《汽車人》記者 黃耀鵬

一條推文可以多貴?現在有了頗具競爭力的參考價格:4000萬美元。馬斯克因為8月7日的“私有化”推文被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罰款2000萬美元,他控制的特斯拉也被罰2000萬。

不僅如此,作為與SEC和解的一部分,他必須辭任董事長(但可以繼續擔任CEO),3年內不得重新當選,由獨董取代;同時任命兩名新獨董,組成獨董委員會,對實施額外的控制和程序監督馬斯克的言行。馬斯克的董事長和CEO雙頭銜去其一,可謂“半下臺”。

和解方案與內部“改革力量”不謀而合

與其說這份和解協議出自SEC,不如說出自共同基金。這家基金公司持有的股份和投票權僅次於馬斯克,基金經理們曾悄然支持一項動議,即讓馬斯克擔任公司的“精神領袖”,給予他公司創始人應有的榮譽和尊重,而公司的具體運營交給專業人士。

「汽車人」馬斯克因何“半下臺”

馬斯克對此的回答是一句髒話,他對任何尋求超過20%投票權的行動都認為是在“破壞交易”。他也同時禁止任何投資人成為“主動投資人”,但是,很難尋找到擁有龐大資金實力又甘願做“被動投資人”的機構。

從根本上說,所謂的沙特主權基金同意提供私有化資金一說,沒有依據。雙方7月31日接觸,沒有達成任何共識,之後也未進行進一步談判。但此後馬斯克聲稱私有化資金“有保障”,就屬於信口開河了。SEC牢牢抓住這一點,迫使馬斯克就範。

關於為什麼沙特人不會提供資金,詳見此前文章《馬斯克射空門》,此處不贅述。

「汽車人」馬斯克因何“半下臺”

對馬斯克來說,這遠非“私有化門”爆發以來條件最優厚的和解協議。此前SEC傾向於,要麼馬斯克接受更嚴格的言論管控措施,同時接受鉅額罰款;要麼將董事長位置讓給獨董。馬斯克一度同意,但迅速反悔。他將拒絕SEC視為自身行為合法的表徵。最終,他同時接受了兩樣處罰。

長期以來,特斯拉麵對著聲勢浩大的“做空聯盟”。有家不願具姓名的基金經理稱,如果特斯拉在短時間內不破產,他將一無所有。馬斯克也因此將一切蛛絲馬跡視為敵對行動,他認為自己的世界充滿了惡意。他曾指控一名特斯拉員工“蓄意破壞”,而背後則是“臭名昭著”的空頭勢力。這導致了他行為偏執,可能為了讓空頭輸個精光而不擇手段,包括這次“私有化”聲明。

不過,這次華爾街又對了,馬斯克的確在虛張聲勢。

放棄的和無須放棄的

好消息是馬斯克無須徹底放棄公司。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幾乎與馬斯克本人牢牢綁定在一起,一些特斯拉的車主也是馬斯克的忠實粉絲。馬斯克對特斯拉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對於4萬名員工及眾多的投資者來說,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汽車人」馬斯克因何“半下臺”

一位華爾街分析師對外表示,特斯拉的股票有大約130美元的溢價是來自於馬斯克本人,如果SEC的訴訟達成,這130美元的溢價將會逐漸消失。

如果馬斯克不屈服,針對特斯拉的官司可能持續數年。在此期間,這家公司可能無法進行任何融資行動,不利言論將持續向公司施壓,馬斯克權衡數日,終於接受了他身邊智囊的建議。

分析人士還認為,馬斯克仍是特斯拉的重要組成部分,他不需要在董事會中佔有一席之地就能做到這一點,也可以在投資者面前繼續扮演代言角色。這種氛圍下,任何獨董就任公司董事長,都不會違拗馬斯克的意願,馬斯克對公司的控制權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的削弱。

同時,馬斯克繼續經營公司的願望不亞於控制公司。

「汽車人」馬斯克因何“半下臺”

他既和親密的助手一起討論公司戰略,也能到生產線上幫助維修罷工的機器人。他目光遠大又極為重視細節。他似乎想證明公司離不開他。問題是,他如何做對公司最有利?

他經常每週在工廠裡工作120個小時,睡在休息室的地板上。同時還抽空不斷髮推反擊謾罵與攻擊。他看上去越來越像當年的怪癖大亨、發明家、飛行家霍華德·休斯。通用前副董事長稱,“作為CEO,最重要的工作是搭建一個團隊,而不是自己跑去修理機器。他在工廠地板上睡覺會(對管理)造成困擾,他應該睡在家裡。”

謹言慎行是高管必修課

事實上,馬斯克在8月7日的言論一出,股價兩天內上漲了15%,就意味著此事難以善了。除非他真能找到善意的大金主,當時就有熟悉證券法的人士預言,他很可能會被踢出公司。現在看來,並非最壞結果。

「汽車人」馬斯克因何“半下臺”

作為公司治理人角色,任何影響股價的虛假言論和行為,都將被SEC“投訴”。需要指出的是,仲裁人並非SEC本身,而是聯邦法院。SEC作為監管機構,可以發起訴訟或者提出和解動議。

但是,如果啟動訴訟程序,聯邦法院支持了SEC,後果則非常嚴重。以至於所有公司高管和董事,都極力避免與SEC對簿公堂。類似京東在某事件中第一時間的“澄清公告”,就被SEC逮住,啟動了集體訴訟程序,鉅額罰款基本跑不掉。理由是誤導投資者。

在國內經營、在避稅天堂註冊、在美股上市,是時髦的財務安排。國內一些惡習(肆意發表誤導性言論)橫行,似乎人人都可以吹牛不上稅。現在被SEC教做人,似乎有助於維護中小投資者的合法利益。不為自身言論負責的行為,放在上市公司身上,不是小瑕疵。也許“私有化門”能為此提供一份有說服力的教學案例。

「汽車人」馬斯克因何“半下臺”

該案貌似了結,但後果並非僅限於本文開頭。隨著Model 3生產規模的擴張,特斯拉有潛在融資需求。現在,對於操縱市場的懲罰,將嚴重影響特斯拉在二級市場上融資的可能性。

同時,特斯拉已經啟動或者接近啟動中國和歐洲的本地化生產,為此特斯拉需要更大的融資規模。不過,在中國項目上,特斯拉沒有被堵死海外融資渠道,有人開玩笑稱,可以找找臨港新城爸爸。至少說明可以指望一下中國合作伙伴。因此,馬斯克的不謹慎雖然教訓慘痛,但不會對上海項目構成直接影響,前提是他還對公司有足夠的影響力和控制力。(《汽車人》記者/黃耀鵬)【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