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檢察院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加強法律監督工作情況

北京市檢察院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加強法律監督工作情況

圖為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現場

北京市檢察院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加強法律監督工作情況

圖為北京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敬大力在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作關於加強法律監督工作情況的報告

9月27日上午,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召開,北京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敬大力作關於加強法律監督工作情況的報告。

敬大力在報告中指出,憲法和法律規定檢察機關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檢察機關的法定職能包括批捕、公訴、訴訟監督、公益訴訟等。近年來,北京市檢察機關在市委和最高檢的正確領導、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力監督下,牢牢把握新時代檢察工作的歷史方位,順應檢察制度變革、監督格局重塑、工作轉型發展的形勢要求,緊緊圍繞中央關於“完善檢察機關行使監督權的法律制度,加強對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的法律監督”要求,更新理念、健全機制、完善格局,不斷推動法律監督工作開創新局面、實現新發展。

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為契機,健全完善法律監督工作機制

加強思想保證。緊跟形勢任務要求,堅持解放思想,樹立監督主責主業意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監督理念,恪守共同維護法制統一的職責使命,堅持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有機統一的監督效果,以理念變革引領法律監督工作創新發展。

加強組織保證。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優化監督工作格局,分類整合偵查監督、刑事審判監督、刑事執行檢察職能,優化民事檢察、行政檢察職能配置,形成多元化監督職能協調發展、相互促進的監督工作新格局,推動監督工作駛入專業化發展快車道。大力加強專業化監督團隊建設,完善專家諮詢支持體系,逐步形成專門監督部門、專業監督團隊以及“內外腦”相結合的監督組織體系,全面提升監督工作專業化水平。

加強制度保證。部署開展法律監督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體系化、信息化建設試點,織密編牢配套制度機制。創新監督工作模式,在全國率先探索對重大監督事項實行“案件化”辦理,研究制定法律監督案件案由和立案標準,推動法律監督工作由“辦事模式”向“辦案模式”和“辦事模式”相結合的方向轉型。健全訴訟違法查處機制,明確訴訟違法認定標準和糾正方式。探索監督決定宣告、跟蹤、反饋“三步法”,首創法律監督決定公開宣告制度,同步健全跟蹤督促、定期回訪、工作通報等機制。規範監督工作程序,通過制定規範性文件對線索受理、審查立案、調查核實、糾正處理、跟蹤反饋等進行全流程規範,不斷提高監督工作法治化水平。

緊緊圍繞服務保障首都工作大局,充分履行法律監督職能

主動服務保障“重點工作”。增強工作預見性、主動性,聚焦黨和國家中心工作、首都發展重點工作,系統謀劃服務保障工作佈局,圍繞服務打好“三大攻堅戰”、完成好“三件大事”等,研究制定服務保障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等4個實施方案,從條線和區域兩個層面,合理部署檢察工作和檢察資源,著力構建“一縱一橫多項”的檢察工作新格局,精準對接區域定位、重點項目,全面履行訴訟監督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找準切入點、著力點,針對性部署6個方面和9個專項服務保障工作,不斷提高服務保障工作水平。

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創新。圍繞城市精治共治法治要求,深度融入首都社會治理工作,不斷增強服務發展的效果。積極參與社會綜合治理,建立健全與行政機關工作協作、信息共享等機制,積極運用檢察建議、工作通報等方式,督促相關行政機關加強監管治理。努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積極開展“經濟犯罪領域專項監督撤案活動”“推動解決刑事案件牽連產權保護問題專項監督活動”,堅持依法、平等、全面保護產權,切實維護投資者、生產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積極化解矛盾糾紛,堅持把查辦案件與化解矛盾、追贓挽損、維護穩定結合起來,與相關部門建立重點案件通報制度,紮實做好息訴服判工作,堅決防止經濟風險向政治安全領域傳導。

堅決維護公益和保障民生。堅持司法為民,依法履行公益訴訟等職責,將保護公益與保障民生結合起來,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圍繞公益保護核心,部署開展“涉農領域國有財產保護”“英雄烈士保護”等7個專項監督活動,全力以赴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益。持續開展“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專項立案監督、“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等活動,保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加強特殊群體的司法保護,強化對未成年人的綜合司法保護,紮實開展“協助解決農民工討薪討債”“維護打工者合法權益”等專項監督活動,建立勞動者欠薪案件“綠色通道”,切實維護特殊群體合法權益。

著力促進公正司法、嚴格執法。恪守客觀公正立場,堅持以監督促進執法司法公正,努力營造良法善治的法治環境。加強對訴訟活動的監督,首創派駐公安機關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檢察室工作機制,研發量刑數據輔助系統,制定刑事審判監督工作指引,定期編髮典型抗訴案例,深入開展“財產刑執行”“判處實刑罪犯未執行刑罰”等專項檢察活動,著力強化民事、行政訴訟監督。積極促進依法行政,深化“兩法銜接”工作,推動市政府法制辦將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刑案件情況納入政府綜合考評體系,完善行政檢察與行政執法銜接工作機制,運用好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促進行政機關依法履職。

堅持問題導向,推動法律監督工作向縱深發展

總的來看,北京市法律監督工作呈現出嶄新局面,實現了法律監督從“軟任務”到“硬任務”、從“副業”到“主業”的轉變,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人大、政協的高度重視,也得到了執法司法機關的歡迎和支持,在維護司法公正、促進依法行政、保護社會公益、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越發顯現。同時,法律監督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北京市檢察機關將堅持問題導向,以爭創“雙一流”為目標,堅守憲法定位,全面履行法律監督職能,繼續深化檢察改革,健全完善法律監督機制,加強溝通宣傳,積極營造良好監督環境,堅持素質強檢,加強過硬檢察隊伍建設,不斷深化法律監督體系建設。

北京市檢察院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加強法律監督工作情況

北京市檢察院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加強法律監督工作情況

北京市檢察院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加強法律監督工作情況

圖為北京市檢察院領導甄貞、朱小芹、葛海斌,北京市檢第一、二、三、四分院檢察長及市檢察院相關部門負責人列席分組審議

市人大常委會審議了市檢察院關於加強法律監督工作情況的報告,對北京市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各位常委會委員及列席代表建議,人大及其常委會要進一步加大對法律監督工作的支持力度。檢察機關應繼續做好法律監督職能宣傳,進一步加強與行政執法機關的溝通協作,加大公益訴訟工作力度,強化專業化法律監督隊伍建設。

下一步,北京市檢察機關將按照中央、市委、高檢院的統一部署,根據市人大常委會的審議意見,進一步加強法律監督工作,繼續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建設作出新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