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書之「難」

榜書源遠流長,作為書法中的一種特殊形式具有頑強的藝術生命力,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廣泛的應用書體,因具有雄渾磅礴氣勢而深受喜愛,又因其獨特性成為書法中最難的一種。

榜書之“難”

苗小龍 《勤奮》

榜書之難從明費瀛所著《大書長語》中可以找到證據:"漢高帝未央宮前殿成,命蕭何題額,覃思三月,乃以禿筆構隸體書之,時謂蕭籀。又題蒼龍、白虎二觀。此署書之始也。…… 魏文帝起凌雲臺,先釘榜,去地二十五丈,詔韋誕就書之,以轆轤引上,題竟而鬢髮頓白。……宋米芾謂歐陽詢道林之寺四字寒儉無精神,柳公權國清寺三字大小不相稱, 薛稷慧普寺普字如人握兩拳申臂而立。數公皆以書名家,不能無議焉,署書信難哉,信難哉!"

榜書之“難”

苗小龍《佛》被北京龍泉寺永久收藏

蕭何寫榜竟然需要"覃思三月"方能,韋誕寫畢榜書而"鬢髮頓白",歐陽詢、柳公權、薛稷等大書法家所做榜書都"不能無議焉",足見榜書"自古為難"了。

榜書之難的具體論述,費瀛在師授中又說道:"刓鞠絕棋亦皆有法,而況於大書乎。草書千字,不敵楷書十字;楷書千字,不敵大書一字。愈大愈難,苟無師承,知從何處下手?必須明師指授,八法,運筆摔襟等法,逐一讀究,意中了了,然後落筆,則一點一畫都從規矩中來,漸覺有趣,欲罷不能矣。臨寫時,更得精通書法者提掇點化,則心益明,見愈長。臨池之業,日異而月不同,駁駁到古人佳處矣。"進而從筆法技法指法運筆上談到了榜書之難,指出書法愈大愈難。

榜書之“難”

苗小龍龍泉寺現場演示榜書

又說"夫以篆、隸、小楷著名,代有其人,鮮克工署書者。苟能詣極超群,可以題署宮殿,壯觀堂宇亭臺,勒諸金石,垂於後世,章昭代文物之美,斯亦不朽事也,豈與夫流連光景、耽嗜棋博者可同日語哉。"

榜書之“難”

苗小龍《馳》

這段話說明善書法的很多,但能寫好榜書的極少,而且好的榜書作品能彰顯文物之美流傳後世堪稱不朽,那些流連光景、耽嗜棋博者是無法與擅榜書者相提並論的,由此擅榜書者所得地位評價,不難得出榜書之難的結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