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戶定製3D模型,「雲模型」了解下


引言:當雲模型實現的時候,我預言中國的3D模型領域將出現一個比互聯網大百倍以上的創新和創業浪潮,那個時候這個社會的一切都將被深刻的改變。

雲,這個詞在過去幾年一直是一個名詞,解釋意義為在空中懸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體,而如今更多的是泛指互聯網數據。

最簡單的雲計算技術在很多年前就已經隨處可見,例如搜索引擎,網絡信箱等等,使用者只要輸入簡單指令即能得到大量信息,但是人們更加願意稱其為搜索引擎。

而之後運用最廣泛的便是雲盤,各種雲盤、網盤就是讓用戶將文件存儲在他們的服務器上,並且允許他們可以隨時在任何地方下載。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也催生了很多雲服務。

雲模型是其中之一

互聯網的形態一直以來都是2D模式的,但是隨著3D技術的不斷進步,在未來的5年時間裡,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互聯網應用以3D的方式呈現給用戶,包括網絡視訊、電子閱讀、網絡遊戲、虛擬社區、電子商務、遠程教育等等。甚至對於旅遊業,3D互聯網也能夠起到推動的作用,一些世界名勝、雕塑、古董將在互聯網上以3D的形式來讓用戶體驗,這種體驗的真實震撼程度要遠超的2D環境下的模型。

3D模型其實還是個新生事物,從事3D模型工作的設計師很少,整個3D模型行業也處於一個不健康的運轉狀態,即設計師設計的作品很少能變成實物,往往只停留在電腦文件夾中,自己的作品不能實現變現,這也導致了從事相關工作的設計師人群在不斷減少;普通用戶找不到自己心儀的3D模型,抑或即使有類似的3D模型也不能實現定製化,滿足自己內心最想要的;供應商苦苦支撐,規模小的接不到訂單,或者即使接到訂單,工藝上存在瑕疵滿足不了用戶的要求,或者由於自身規模小,產能跟不上;而規模大的不願意接小單,接小單又負擔不起企業的發展;整個行業發展很矛盾,很"畸形"。

因此,"雲模型"這個概念開始出現。

足不出戶定製3D模型,“雲模型”瞭解下

舉個例子:

對於遊戲愛好者來說,假如有一天你可以定製化生產一個你熱愛的,並且陪伴你很多年的一個遊戲的角色模型,把它放在你的辦公桌上,每天上班都能看見它,回憶起自己的童年,自己曾經遊戲中一起並肩作戰的隊友,那種感覺是不是很美妙?

對於一個普通的人來說,每個人的童年或多或少都有很多玩具陪伴成長,女孩子喜歡芭比娃娃,美少女戰士,男孩喜歡四驅車,溜溜球,玻璃球,變形金剛等等,這些模型玩具陪伴了每個人的成長。

雲模型要做的就是把分散在全國各地的3D模型供應商聚合起來,用互聯網連接起來,採用uber的方式接單,提高整個行業的效率。

這種模式就很像是滴滴打車的拼單。只是要拼單的不是客戶,是3D模型供應商。

這種模式下的3D模型供應商,可以有效地將剩餘資源用於其他產品,而不會出現資源閒置的狀況。有效地解決了負荷運轉和資源浪費的問題。

同時,這也達到了工業4.0的智能生產目標。

足不出戶定製3D模型,“雲模型”瞭解下

互聯網行業為什麼發展的這麼快,就是因為創業者只需要專注於產品和模式創新,不需要自己去買一個服務器,而是直接租用雲端的服務就行了。

當雲模型實現的時候,我預言中國的3D模型領域將出現一個比互聯網大百倍以上的創新和創業浪潮,那個時候這個社會的一切都將被深刻的改變。

更多建議和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互動。(文章純屬個人見解,有不同意見者可以發表)

(PS:喜歡的3D模型、手板的朋友,可以多多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