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高發季,這些細節家長需注意!

炎炎夏日,又到了手足口病的高發季,這讓許多家長憂心忡忡,手足口病,是否真的可防可治?今天,我們就好好剖析一下它.

手足口病高發季,這些細節家長需注意!

手足口病是一種讓許多孩子家長都在頭疼的病症,說它是小病,確實多數患兒一週左右自愈;但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甚至能導致死亡。

手足口病高發季,這些細節家長需注意!

為了每位兒童的健康,家長們要正確認識和了解手足口病的,發病症狀、預防措施、傳播途徑、病兒護理等知識,才能做好預防工作。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感染對象主要是5歲及以下兒童,約佔95%。低齡幼童是易感染人群,以發熱、口腔黏膜皰疹或潰瘍、手、足臀等部位皮膚出疹為主要特徵,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如腦炎,腦幹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痺、肺水腫、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4-7月出現發病高峰、9-11月還會出現小高峰。

手足口病高發季,這些細節家長需注意!

手足口病高發季,這些細節家長需注意!

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1.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較輕,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後可完全康復。部分病例無熱。

2. 寶寶發病初期常出現發熱、食慾不振、疲倦或咽喉痛。

3. 發熱1-2天后,在舌頭、牙齦或兩頰內側等口腔部位出現水泡,痛感明顯,這些水皰初期為細小紅點,後形成潰瘍。

4. 多數患兒手掌、腳底會出現皮疹,皮疹通常不癢,有些皮疹帶有水皰,其他部位如臀部、膝蓋、肘部、軀幹等也可能出現皮疹。

5. 只有少數患者的病情會快速惡化,累及腦部、肺部和心臟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如腦炎、腦幹炎、急性弛緩性麻痺、肺水腫、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手足口病高發季,這些細節家長需注意!

哪些症狀要特別注意?

手足口病高發季,這些細節家長需注意!

手足口病是怎麼傳播的?

手足口病高發季,這些細節家長需注意!

手足口病主要是通過接觸病人的糞便、皰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觸被其汙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環境而感染。

患兒發病後第一週傳染性最強,此期間患兒儘量避免外出,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避免與其他孩子接觸玩耍。

手足口病高發季,這些細節家長需注意!

日常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1

洗手!洗手!勤洗手

洗手是最好的預防!孩子飯前飯後、外出回家後、便後、接觸錢幣、接觸病人後等等…都要讓孩子用流動清水和洗手液或者香皂洗手,但是不能隨隨便便用清水洗洗哦,要認真洗乾淨!

2

喝開水!吃熟食!

不要以為“多喝開水”是家常話,其實它還是有非常大作用的,一定要讓孩子多喝開水。所謂“病從口入”,入口的東西也要多加註意,不要讓孩子吃半生不熟或者不乾淨的食物,要吃熟食。

3

常通風,少擁擠!

流行季節,室內要保持良好通風,家長儘量少帶孩子去擁擠的公共場所,特別是儘量避免與其他有發熱、出疹性疾病的兒童接觸,減少被感染的機會。

4

勤消毒,多晾曬!

經常清潔和消毒(含氯消毒劑)衣物及床上用品定期到太陽下暴曬6H,常接觸的物品或物體表面,如玩具、傢俱等,清潔後用含氯消毒液進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鐘後,用清水擦拭或沖洗。

預防手足口病15字口訣

記住這個易記易操作的15字防病口訣:“勤洗手、喝開水、吃熟食、常通風、曬衣被”,行之有效,關鍵落到實處。

大家注意,成人感染一般不發病,也無相關症狀,但會傳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護,避免傳染給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