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上海人藏了800年的老辰光咪道,今天我要全部曝光!

過了盧浦大橋到浦東,一路往南,便是召稼樓,一個大多數上海人都陌生的老建築群落。


被上海人藏了800年的老辰光咪道,今天我要全部曝光!


“古鎮、老八樣、遠方親戚”,是大家對召稼樓的模糊印象。這個國慶不如打著欣賞上海早期的風貌的名號,行品嚐美食之實,將諸事都拋之腦後,一心去吃一碗正宗的老辰光咪道。


被上海人藏了800年的老辰光咪道,今天我要全部曝光!


魔都最地道的美味吃食,跟著團長走總不會錯,品種多、吃得好、花錢又蠻少。在召稼樓,無數的彎窄巷陌裡,都藏滿了這種小店。


被上海人藏了800年的老辰光咪道,今天我要全部曝光!


下沙燒麥、屋有鮮湯包、草頭塌塌餅、素雞……光聽名字就醒瞌睡。現在,我們就跟著團長的瀟灑腳步,把在召稼樓隱世的美食,全部請出山來一一過招。

被上海人藏了800年的老辰光咪道,今天我要全部曝光!

被上海人藏了800年的老辰光咪道,今天我要全部曝光!

被上海人藏了800年的老辰光咪道,今天我要全部曝光!

被上海人藏了800年的老辰光咪道,今天我要全部曝光!

下沙燒麥

召稼樓下沙燒賣早就名聲在外,現場可以親眼目睹師傅們手工包燒賣,乾乾淨淨很放心。

被上海人藏了800年的老辰光咪道,今天我要全部曝光!


如果用內容物來命名,下沙燒賣就是鮮肉筍丁皮凍燒麥。

皮凍意味著灌湯,筍丁意味著鮮美。

被上海人藏了800年的老辰光咪道,今天我要全部曝光!


先從頂端咬開燒麥皮兒,然後再帶著餡兒一起吃下。皮凍湯全在燒麥的肚子底下,只有吃到最後才能吮吸到。

被上海人藏了800年的老辰光咪道,今天我要全部曝光!


現在不是食筍的季節,所以筍丁帶點苦;苦味也好,能解濃油赤醬肉餡的油膩。皮凍湯則是“濃郁”二字最為恰切。

被上海人藏了800年的老辰光咪道,今天我要全部曝光!


草頭塌塌餅

吃過鹹的總想吃點甜的,一份在市區吃不到的草頭塌餅就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了。

被上海人藏了800年的老辰光咪道,今天我要全部曝光!


綠油油的塌餅,有點像糖年糕,以甜的居多,不過糯米里面夾雜著很多的草頭細末,清甜軟糯卻不粘嘴,甜糯中帶著一股草頭香,讓人久久回味。

被上海人藏了800年的老辰光咪道,今天我要全部曝光!


鹹蹄膀

熱氣騰騰出爐的鹹蹄膀,在日光下,皮色透紅,精肉鮮亮,好想直接抱起來啃!

被上海人藏了800年的老辰光咪道,今天我要全部曝光!

這是用鹽和花椒搓出來的鹹蹄髈,高溫煮得爛熟,上秤一稱,一隻足足有2斤左右!買回來放進冰箱冷藏,吃時切片,放到湯鍋裡或者直接蒸著吃,都特別噴香。


被上海人藏了800年的老辰光咪道,今天我要全部曝光!


江阿姨油墩子

江阿姨油墩子應該是召稼樓最出名一道小吃了!藏在很深的巷子裡,然而門口的隊伍一點也不少!為了吃,一個個比偵探還厲害!

被上海人藏了800年的老辰光咪道,今天我要全部曝光!


黃色油紙裹著的燙手的油墩子,純粹的蘿蔔餡兒,

胖敦敦握在手裡,能感受到它的紮實勁兒。

被上海人藏了800年的老辰光咪道,今天我要全部曝光!


滿滿的全是蘿蔔絲而且沒有夾生!裡面還有肉絲和青椒,清甜可口,一點也不會覺得油膩!炸出來的油墩子金燦燦、個頭大、麵糊少,蘿蔔絲爽口鮮嫩,看著就有胃口!

被上海人藏了800年的老辰光咪道,今天我要全部曝光!


素燒鵝和素香鈴

經過這家店的時候,完全是被香味吸引過去的。臨街的小店只有五平米左右大,路過的時候飄來陣陣素燒鵝和素香鈴的香氣,讓我等吃貨完全挪不開腳步。

被上海人藏了800年的老辰光咪道,今天我要全部曝光!


說是“素燒鵝”,其實是一種豆制食品。放入油鍋中煎,咕嘟嘟,咕嘟嘟,實在是誘人。可別把素燒鵝不當鵝,吃起來,味道不比鵝肉差。

被上海人藏了800年的老辰光咪道,今天我要全部曝光!


金黃的豆皮,還真有酥脆燒鵝的感覺,而且還沒有那麼油膩哦。裡面包裹著滿滿的蔬菜,加上那脆脆的捲心菜,一口咬下去,酥脆鮮美!


被上海人藏了800年的老辰光咪道,今天我要全部曝光!


住得越久,越懂召稼樓。這裡的人把厚重的歷史文化,演繹成千姿百態的市井生活。把繁雜的萬千世事,最終咀嚼成恨不得撐破肚皮的早餐宵夜花樣。


被上海人藏了800年的老辰光咪道,今天我要全部曝光!


這個國慶花一天時間來召稼樓,吃了這些老咪道美食,以後再提起召稼樓,你們還會說:“浦東那個離市中心最近的古鎮,那裡好吃的真是多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