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炮什麼時候成了主流審美了?

娘炮什麼時候成了主流審美了?

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形容一個男人是用“好美”這個詞了,在這個“滿地飄零”的娛樂圈放眼望去,只有比你還要美比你還要有女人味的男人……他們的一顰一笑,讓我們這些真正女孩子,都要自愧不如。

娘炮什麼時候成了主流審美了?

這些所謂的“偶像”出現並不會給我們帶來精湛的演技亦或是動人的歌喉,甚至作為一個搞笑咖都擔當不起,他們是美妝博主是時尚博主,是來帶貨的,然後讓你刷爆銀行卡。

除了能洩慾,我不知道還存在什麼正面的力量。真正的偶像,能給你滿滿的能量,可以影響你一輩子,讓你看到自己的不足和膽怯,變成更好的人。

你何曾見過一個優質而高尚的靈魂後面追隨著一群吵鬧的人群?從來沒有,他們要麼孤獨,要麼背後靜默,因為身後站著的是同樣獨立思考的靈魂。

比起那些永遠活在美顏美瞳下的柔弱年輕肉體,我們更需要一個內心強大的男人。

娘炮什麼時候成了主流審美了?

一個讓人能生出敬意的男人,讓女人把男人當對手,而不是讓女人把男人當兒子相待。

說起男人,應該是自我,有血氣,講義氣,敢反抗,是鮮活並且謙卑。而真正稱得上偶像的人,李小龍當之無愧。

有一種自信,叫李小龍(Bruce Lee)

因為他,Kungfu 一詞被寫入英文詞典。

娘炮什麼時候成了主流審美了?

李小龍他重塑了外國人對中國人的印象。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電影,要麼將華人塑造成暴徒,要麼是可憐兮兮、滑稽的小人物。而在李小龍的電影裡,第一次出現了打洋人、打日本人的場景。

他改變歷來外國對中國人的偏見看法,粉碎了華人是「東亞病夫」的牌匾。

娘炮什麼時候成了主流審美了?

以為他是練武奇才?

可是從先天條件看

甚至連庸才都算不上

娘炮什麼時候成了主流審美了?

小時候卻體弱多病,還是先天的扁平足,走路都走不穩像鴨子左右晃。更不能像常人那樣全部腳掌貼地平蹲,這樣的身體條件,李小龍卻跟著葉問苦學六年詠春拳。

多年後,李小龍回到香港,吃夜宵時問師父:「您信不信我現在可以蹲下來?」說完,李小龍腳掌吸地蹲了下去。葉問感嘆:「你竟然憑著苦練克服了先天缺陷。」

娘炮什麼時候成了主流審美了?

欲得其中,須取其上。

欲得其上,必取上上。

李小龍曾經在一次舉重訓練中腰椎嚴重受傷,醫生診斷他可能癱瘓,終身無法不能再練武。李小龍喊道:「不讓我練武,我寧可死!」可是第二個星期,李小龍就在病床上開始康復鍛鍊,即便痛苦依然堅持。

娘炮什麼時候成了主流審美了?

為了激勵自己他寫了很多張「Walk on」的紙條,貼在浴室的鏡子上、門上、牆上,鼓勵自己堅持下去。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半年後,李小龍竟然恢復了,又生龍活虎走進練功房練武。

主治醫生都驚呆了,說:「意志力這麼強的人,我從來沒見過。」

到底什麼是一位好演員?

李小龍的電影兩大特點:拒絕假打,拒絕特技。要打就來硬的,拳拳到肉。在中國,每一個功夫明星身上都有李小龍的影子。

終其一生,李小龍對電影表演這種藝術形式都痴迷不已。1973年,他已經成為電影界最炙手可熱的大腕,他還是繼續購買大量有關表演藝術和電影製片的書籍,並且時常獨自琢磨。他說,他想成一名「稱職的藝術使者」

娘炮什麼時候成了主流審美了?

在我看來,一位演員首先是人,而不是一種被稱為"明星"的耀眼符號。"明星"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是人們賦予你的一種榮譽。

而現在,有許多人不是想做一名演員,只是想當明星。他們天真地認為,即使自己沒有作品傍身,只是偶爾露臉身後已然還會跟著一大批瘋狂的“粉絲”。

著名導演吳宇森說:

「李小龍他的一生,

充滿了中國精神。」

娘炮什麼時候成了主流審美了?

反觀當下的審美觀,娛樂至上,韓流當先。一群花了濃妝,面色粉白紅唇的男人在聚光燈下嬌羞輕狂享受著萬千少年們擁戴,這樣重的期許他們真的受得住嗎?我們對於偶像的標準也未免太低了。

奧斯卡·王爾德曾寫過“年輕時,不要虛擲你的黃金時代,不要去傾聽枯燥乏味的東西,不要設法挽留無望的失敗,不要把你的生命獻給無知,平庸和低俗。這些都是我們時代病態的目標,虛假的理想。活著,把你寶貴的內在生命活出來。什麼都別錯過。”

這個時代,盛世美顏已經夠多了,我們需要強而有力的靈魂。

- E N D -

| 往期精彩回顧 |

都市人的社交恐懼症

一個年輕人到底可以慫成什麼樣

普通話罵人是沒有靈魂的

你是狂躁症發了嗎?

原諒我一生放蕩不羈!讓!你!哭!

撩我,就現在,或者永不!

你全部的努力,不過是完成普通的生活。

和溫柔的人在一起真的是甜甜甜甜炸了

娘炮什麼時候成了主流審美了?

娘炮什麼時候成了主流審美了?

撿起這個二維碼

救救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