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類場外期權業務名義本金同比增長11倍

金融类场外期权业务名义本金同比增长11倍

中經金融:follow me!

期貨行業大考已至,截至8月30日,永安期貨(833840.OC)為代表的14家新三板期貨公司、魯證期貨(1461.HK)、弘業期貨(3678.HK)兩家港股期貨上市公司,以及14家券商期貨子公司半年報陸續問世。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業績分化、風險管理業務和場外衍生品業務成為業界關注重點。

行業分化加劇

期貨公司業績分化愈加明顯。

從已披露半年報的30家期貨公司看,營收過億的有21家,突破10億元關口的有7家,依次是永安期貨、上海中期、海通期貨(872595.OC)、格林華大、中信期貨、國泰君安、渤海期貨。其中,前三位營收分別是64.84億元、43,89億元和24.14億元。

營收變動方面,21家公司實現了營收同比正增長,其中天風期貨營收同比增長高達265.22%。此外,上述7家營收大戶也排在前列,格林華大、國泰君安、中信期貨分別同比增長84.43%、75.52%和62%。

而歸母公司淨利潤過億的機構僅有5家,“千萬級別”的有14家。“老大哥”永安期貨半年淨賺5.49億元,同比增長16.02%。中信期貨、國泰君安、海通期貨和宏源期貨淨利分別是1.85億元、1.74億元、1.70億元和1.5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9.61%、‑3.33%、‑3.24%和137.66%。

相比之下,中小期貨的日子並不太好過。

福能期貨(871101.OC)、大越期貨(839979.OC)、金元期貨(872050.OC)、一創期貨、海航期貨、浙商期貨、興證期貨和廣發期貨共8家公司,上半年營收和淨利雙雙下滑。

其中,海航期貨(834104.OC)營收同比下滑逾9成,大越期貨淨利同比下滑愈7成,跌幅明顯。另外,前五家機構的營收尚未突破5000萬元。

期貨行業的分化不斷在拉大,期貨公司的資本實力與業績關聯度也不斷提高,“強者恆強”的邏輯得到了進一步驗證。

截至2018年6月30日,上述30家期貨公司中,永安期貨的註冊資本金為13.1億元,淨資本為58.71億元,今年上半年其實現營業收入64.84億元,淨利潤5.49億元,居於榜首。

但是,資本金不足3億元的大越期貨、金元期貨、一創期貨,淨利潤分別是323.46萬元、495.21萬元和315.18萬元,分別同比下降73.40%、56.40%和40.78%。

更值得注意的是,多數實施過增發的期貨公司,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增長力。

記者統計發現,新三板掛牌的16家期貨公司中,天風期貨、華龍期貨、永安期貨等6家公司曾通過定向補血,合計募資金額達39.10億元。其中,天風期貨曾在2016年和2017年先後兩次增發,分別募集1.29億元和1.44億元。增發後的業績變化頗為明顯:2018年上半年,天風期貨實現營業收入2.17億元,同比增長265.25%。

“目前國內期貨公司融資渠道仍然較少,與實體企業需要風險管理各項業務需求的龐大資金規模相比,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對期貨公司的服務能力提出了挑戰。”永安期貨相關負責人認為。

資管業務受累新規

在多數期貨公司營收淨利逆勢增長的同時,傳統經紀業務收入整體下降,創新業務特別是風險管理業務“開花結果”。

記者統計發現,風險管理業務開展較好的期貨公司,上半年業績均有較好的表現。2018年上半年,永安期貨、上海中期、渤海期貨、混沌天成、天風期貨五家機構的風險管理業務收入分別為52.86億元、42.21億元、8.11億元、4.40億元和1.47億元,佔營業收入比重分別是81.52%、96.17%、81.1%、91.85%和67.74%。

多家公司都特別提及了風險管理業務對自身營收的貢獻。

長江期貨在半年報中表示,公司業務收入的增長,主要得益於資產管理、風險管理等業務的增長。上海中期則表示,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本公司的風險管理子公司(上期資本)業務的大幅增長。

中期協登記備案信息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共有79家風險管理公司通過中期協備案,71家公司備案了試點業務。2018年上半年,國信期貨、創元期貨、廣州金控期貨等公司通過設立風險管理公司的備案。

創元期貨總經理吳文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子公司成立並展業以後,能夠增強公司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增強客戶黏性,對公司的業務和營收都會有正向的影響,有利於公司在產業鏈的拓展,同時子公司的倉單、基差等業務的展開也會為公司開闢新的營收增長點。

事實上,目前創新業務已經逐漸撐起了期貨公司創收的“大半邊天”。多家期貨公司在依託經紀業務的基礎上,不斷尋求業務轉型和創新,特別是風險管理,其業務包含基差貿易、倉單服務、合作套保以及場外衍生品業務。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當前風險管理公司的發展路徑主要有四類。第一類是使用場外衍生品工具,一對一為產業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第二類是在倉單服務領域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第三類是以基差交易、期現套利為主;第四類則是為提高場內市場流動性而催生的做市業務。

當然,期貨公司的發展離不開市場機會。

今年上半年,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1,405,123,976 手,較去年同期下降4.93%;但由於蘋果期貨、黑色系期貨、能化期貨等品種成交較為活躍,累計成交額 960970.93 億元,同比增長11.86%。同時,部分品種的漲幅較大,不確定性增強,使得相關產業企業的風險管理需求大增,市場參與主體和資金規模隨之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在風險管理業務大放光彩的同時,部分期貨公司的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出現波動,不如預期。比如,天風期貨上半年的資產管理業務收入為 897.47 萬元,同比下降 51.44%。多家期貨公司都在年報中提到,資管業務受到“資管新規”等監管政策的影響,以及面臨著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信託公司、銀行及其他期貨公司等金融機構類似產品的激烈競爭,且專業人才相對缺乏。

場外業務未“退燒”

“過去幾年試點過程中,風險管理公司大都往兩條路發展。一是期現業務,利於期現結合經營、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開展倉單服務、合作套保和基差貿易等業務。二是場外衍生品業務,包括場外商品和個股期權業務等。”國泰君安風險管理有限公司場外衍生品部副總經理夏龍表示。

而近期,期貨業風險管理公司的商品期權業務和個股期權業務發展都處於較快增長。中期協最新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商品類場外期權業務新增名義本金269.94億元,同比增長75%。金融類場外期權業務新增名義本金84.38億元,同比增長11倍。

繼叫停期貨公司與私募基金合作的場外期權業務、開展期貨公司自查評估工作後,8月24日,中期協發佈了首批期貨公司個股期權業務交易商名單。公告顯示,符合開展該項業務要求的風險管理公司一共有7家,分別是浙江永安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浙江浙期實業有限公司、浙江南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中信中證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華泰長城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銀河德睿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國泰君安風險管理有限公司。

“由於之前監管不夠明確,個股期權的確存在一些亂象。”一位不願具名的場外衍生品業務人士表示,加強監管更有利於機構開展業務,對於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而言,獲得個股期權的業務資格後,產品條線將更為豐富,業務更加多元化。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中期協於8月2日發佈一則《進一步加強風險管理公司場外衍生品業務自律管理的通知》。對於風險管理公司開展個股衍生品業務,要求期貨公司分類監管評級持續不低於A類AA級;風險管理公司實繳資本不低於2億元;風險管理公司開展場外衍生品業務時間在3年以上且具有自主對沖交易能力;場外衍生品業務負責人具有場外衍生品業務3年以上從業經歷。

吳文勝向記者表示,衍生品業務發展主要難點在於,一是衍生品業務發展在國內剛起步,社會及產業客戶的理念、接受認可程度有待提高,尤其是國有企業參與度不是很高,其制度配套也應進一步完善。二是開展業務的團隊,其專業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還需進一步加強。三是衍生品業務開閘結果評估體系還需更加客觀科學。 “對於部分期貨公司而言,資本實力也是制約資產管理和風險管理業務發展的重要因素。”夏龍認為。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期貨業風險管理公司總資產為317.58億元,同比增長 18%;淨資產為 142.21 億元,同比增長 22%。

中經金融是《中國經營報》旗下專注財經領域新聞的公眾號,內容覆蓋銀行、保險、券商、基金、交易所等多個金融行業,每天多條原創,旨在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內容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