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的基本概念

匯率的基本概念


中公事業單位為大家帶來經濟知識《匯率的基本概念》,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國際貿易中的匯率問題。

首先我們看看匯率的定義。

匯率又叫匯價,大家也可以記為價格,是一個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貨幣的比率,或者說是以外國貨幣來表示的本國的貨幣的價格,說白了匯率就是表示兩種貨幣之間的互換關係。例如我說常說的1美元換6塊人民幣,或者1人民幣可以換多少日元之類的,其實就是在說匯率。

在考試的時候,匯率主要有兩種標價方法,也就是表示方法:

第一種是直接標價法。也叫應付標價法,也稱作外匯匯率,或者外匯匯價。它是用一個單位的外國貨幣作為標準,折算為一定數額的本國貨幣來表示的匯率,比如,1美元可以兌換7.56元人民幣,或者寫作1美元:7.56元人民幣。這裡我們把外匯,或者外幣,也就是美元,寫在前面,本幣,也就是人民幣寫在後面,大家記好這個寫的順序,也就是標記順序。在這裡,1美元的價格就是7.56元人民幣,如果是變成了1美元兌換8元人民幣,也就是1美元:8元人民幣,我們就可以說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上升了,即外匯匯率上升了,在這裡,美元就是外匯,本幣是人民幣,外匯匯率上升就是外匯價格上升,也就是本幣貶值了,或者說本幣匯率下降了,或者本幣匯價下降了,都是一個意思。這裡最關鍵的,也是同學們最易犯的錯誤,就是,不理解何為匯率,以及不理解外匯匯率和本幣匯率所表達的意思,大家只要記好一點就可以了,那就是,無論外匯還是本幣,只要說到匯率那就是匯價的意思,就是價格的意思,只要記好這一點,我們就很容易知道到底是誰變便宜誰變貴了。另外,我國和大多數國家都採用直接標價法。

第二種是間接標價法。就是用一個單位的本國貨幣作為標價,折算為一定數額的外國貨幣來表示的匯率,如1元人民幣兌換約0.13美元。說白了就是把本國的貨幣寫在前面,外國的寫在後邊,和我們剛剛說的直接標價法恰恰相反。這種標價方式也可以叫本幣匯率。在這裡,本幣匯率下降,就是本幣貶值了,也就是本幣可以兌換的外幣數量更少了。

【真題演練】

匯率是指一種貨幣折算為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或者比價,或者說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在計算和使用匯率時,首先應:

A.統計國民經濟生產總值

B.確定以何種貨幣為標準

C.核算國家的進口貿易額差與逆差

D.制定國家的外匯政策一種商品的需求數量是由許多因素共同決定的。

【答案】B。解析:在計算和使用匯率時,首先應確定以何種貨幣為標準。故本題答案為B。

匯率的基本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