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日本能從俄羅斯要回北方四島嗎?

本月12日,在符拉迪沃斯託克東方經濟論壇的一場會議上,安倍正坐在普京旁邊,普京突然在問答環節說:“我們已經談了70年了,晉三說我們該改變我們的方法了。所以我剛剛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讓我們今年年底前簽署《和平協定》吧,在沒有任何前提條件的情況下。”

當時,一旁的安倍沒有做出任何回應,只是尷尬地笑。

隨後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東京做出回應,他表示,雖然兩國領導人在峰會上就和平協議舉行了“坦率的對話”,試圖解決四個島嶼的領土爭端,但是日本“絕對沒有改變我們國家的角度,我們認為解決北部領土爭端,一定要先於《和平條約》。


地緣政治:日本能從俄羅斯要回北方四島嗎?


其實所謂的和平條約的核心內容只有一條:在相互關係中,用和平手段解決一切爭端,而不訴諸武力和武力威脅。

大家奇怪不奇怪?目前俄羅斯和日本還沒有簽訂和平條約。而且好像還是俄羅斯希望和日本簽署《和平協議》,日本反而不樂意,到底是怎麼回事?難不成日本還想對俄羅斯動武?

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給大家解釋一個昨天好幾個人問的問題:昨天韓國和朝鮮簽署《關於落實板門店宣言中軍事領域共識的協議》,雙方決定,不論通過何種手段及方法,也絕不會侵佔、攻擊及佔領對方領域。


地緣政治:日本能從俄羅斯要回北方四島嗎?


這是《和平協議》?

不是!

雖然這個協議的內容和《和平協議》很像,但是這不是《和平協議》,因為韓國沒有權力和朝鮮簽訂《和平協議》。

當初的朝鮮戰爭,參戰方為:中國、朝鮮和美國領導的聯合國軍。

目前中國、朝鮮和美國簽訂的是《朝鮮停戰協定》,它的全稱是《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及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一方與聯合國軍總司令另一方關於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所以如果要簽署《和平協議》,那麼也是中國、朝鮮和美國一方簽訂,缺少任何一方都是非法的,韓國更是沒有這個權力的。

假設朝鮮拋開中國和美國、韓國簽訂《和平協議》,那麼就等於中國沒有和美國、韓國簽訂和平協議,那麼理論上講,中國有理由隨時攻擊韓國。

假設韓國拋開美國和朝鮮簽訂了《和平協議》,那麼美國也有理由隨時對朝鮮發動攻擊——因為美國代表包括韓國在內的16國聯軍和朝鮮簽訂的只是《停戰協議》,而不是《和平協議》。

所以,韓國和朝鮮這次簽訂的不是《和平協議》,朝鮮和韓國也沒有權力“私自”簽訂和平協議——必須要有中國和美國參加。

當然了,作為中國來說,朝鮮半島離我們太近了,一旦發生戰爭那麼大量的難民將會湧入中國,對中國社會造成嚴重的不穩定,從古至今,中國都是不希望朝鮮半島發生戰爭的,所以中國非但不會阻擾,相反一直在推進朝韓和平,所以主要問題出在美國。

美國為了自身的全球戰略考慮,在朝鮮戰爭以後,非但沒有和中朝簽訂和平協議,甚至連韓國軍隊的指揮權和作戰權都一直沒有放手。

簡單的說,韓軍就相當於美國領導下的一個“小分隊”,打不打仗,怎麼打,韓軍都沒有決定權,決定權在美國——如果美國決定對朝鮮動武,那麼韓國非但無法指揮自己的軍隊,也沒有權力拒絕參加作戰。

通過多年的努力,韓國從美國手中要回了指揮權,但是作戰權還在美帝手中——如果美國決定對朝鮮動武,那麼韓國可以指揮自己的軍隊,但是沒有權力拒絕參加作戰——韓國是世界上唯一將戰時軍隊指揮權交給其他國家掌握的國家。

軍隊指揮權掌握在他人手中,意味著國家主權的不獨立和不完整,韓國一直想找機會收回。1994年,美韓雙方簽訂協議,美方將部分韓軍作戰指揮權交還給韓國人,即和平時期軍隊由韓國軍方來指揮(平時指揮權);而一旦發生戰爭,指揮軍隊作戰的權力依然由美韓聯合司令部掌握。而美韓聯合司令部司令通常由美方將領擔任,因此,戰時作戰指揮權實際還是被美國人掌控。

2007年2月,韓美兩國商定於2012年4月17日移交戰時作戰指揮權。不過該計劃很快遭到擱置,李明博將移交時間推遲到2015年12月,而繼任總統朴槿惠在“移交點”前一年(即2014年10月)再次作出推遲決定,且未給出明確的移交時間,只是表示“到21世紀20年代中期將具備條件進行移交”。

文在寅總統上任後,韓國國防部再次萌生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的念頭,並於2017年5月向國政企劃諮詢委員會提交報告,諮詢委員會遂決定設立“國防改革特別委員會”討論具體方案。如今,韓國國防部長宋永武終於宣佈了收回韓軍戰時作戰指揮權的時間期限——2023年。


地緣政治:日本能從俄羅斯要回北方四島嗎?


由此可見,韓國對於自己的軍事行動根本沒有任何的決定權。

那麼,這次朝韓簽訂的協議是不是就無用了呢?

也不是!

可以說,現在美國對朝鮮動武的可能是非常的低的——想要動武總要有個理由吧?

以前美國想威脅朝鮮的時候,一般都是慫恿韓國和朝鮮發生武裝衝突。比如,美國製造了“天安號事件”——2010年朝鮮擊沉了韓國的天安號護衛艦,導致46人死亡(我認為這是美國背後的黑手,甚至不排除韓國軍方在美國的要求下自導自演的“苦肉計”,嫁禍朝鮮,因為當時朝韓關係正在改善,正在開展朝核六方會談,而

此事之後美國主動中止會談)。

另外,還有延坪島炮擊事件——2010年11月23日,由於韓國在年度例行軍事演習中向南北爭議海域發射數十枚炮彈,朝鮮隨即炮擊韓國的延坪島炮兵陣地,韓國亦還擊了80多炮,朝韓兩國在邊界處互相炮擊,造成十數人死傷,數十棟建築起火,令朝鮮半島局勢驟然緊張。朝鮮發射的炮彈共計170餘枚,其中60枚命中延坪島。

可以說,這兩件事發生之後,要不是雙方都進行了剋制,戰爭早就發生了。

現在朝鮮和韓國簽訂了所謂的偽《和平協議》,雖然不能實現真正的和平,但是已經將朝鮮和韓國之間的軍事衝突降低了,美國想要找茬也不是那麼容易了——再有“天安號”之類的事件發生,那麼就可以肯定是美國設計的了。

所以,這個協議也並非毫無用處的。

下面我們回到正題上去:俄羅斯想要和日本簽訂《和平協定》,日本反而扭扭捏捏的不樂意,到底是為什麼?

問題就出現在“北方四島”的歸屬上。

所謂的“北方四島”又稱南千島群島,包括四個島嶼:國後島、擇捉島、齒舞群島和色丹島。


地緣政治:日本能從俄羅斯要回北方四島嗎?


說實話,這個北方四島應該是屬於日本的。

其實說到領土問題就比較複雜了,因為在歷史上,在不同的時期,每個國家的領土都有變化,有時得到的,有時也有失去的,到底哪個地方是屬於你的領土呢?

這就涉及到一個基準問題。

目前世界的領土的基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國家的版圖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版圖:這兩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版圖都發生了一些變化。

作為二戰的戰勝國之間的領土爭端主要是一戰後屬於一方,但是二戰後被劃分給了另一個國家,於是形成了爭端。

比如中國和印度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但是在一戰後,英國卻將中國的藏南地區劃分給了印度,這明顯是不合理的。

當然,作為戰敗國,割地是沒有爭議的,誰叫你打輸了呢!

大家看看下面德國的地圖:今天的德國只有35.65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一戰前德國面積54.09萬平方公里,二戰前德國面積47.2萬平方公里。


地緣政治:日本能從俄羅斯要回北方四島嗎?


現在德國也沒有找誰要以前的領土吧?

原因就是德國是戰敗國。

下面再簡單說下中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間是1914年-1918年,那時的中國處於民國時期,其基本圖形如下:


地緣政治:日本能從俄羅斯要回北方四島嗎?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國版圖的差異主要在外蒙古,外蒙古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1921年宣佈獨立的,不過當時的國民政府是不承認外蒙古獨立的。

按照道理,外蒙古是屬於中國的,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蘇聯的強大壓力下,國民政府被迫承認外蒙獨立。

事實上,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非但沒有丟掉任何領土,甚至從蘇聯要回來一點。比如黑匣子島,俄羅斯歸還了中國一半。

地緣政治:日本能從俄羅斯要回北方四島嗎?


好了,這部分內容比較敏感,涉及到的方面也非常的多,內容也極其複雜。我知道很多人關心領土的問題,也想搞清一些問題,但是由於很多事難以短篇普及,而且在民間有巨大的爭議,所以也不便在文中說,有疑問的可以留言,或許會解決您的一些疑問,這裡不多說了。

我們說今天的“主角”日本。

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要發生在歐洲,不過中國、俄羅斯和日本都是一個陣營的,最終也都是屬於戰勝國,所以理論上講,二戰前日本依靠武力和不平等條約獲得的領土都該歸還給其它國家,二戰後割讓出去的領土也不得有所要求。

那麼我們看看一戰後日本的版圖:那時庫頁島的南部和整個千島群島都是日本的領土。


地緣政治:日本能從俄羅斯要回北方四島嗎?


在1855年的時候,日本和俄國簽署《日俄和親通好條約》,瓜分了千島群島,兩國約定以伊圖魯普島與烏魯普島之間的海峽為界,海峽以南稱為南千島群島,歸日本所有,也就是現在的“北方四島”。

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版圖來看,北方四島、庫頁島的南部都是屬於日本的。

但是,關鍵之處就在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戰敗了,戰敗就要割讓領土——那個你是沒有理由再要回的。

那麼俄羅斯是為何要奪取日本的北方四島的呢?

因為北方四島對俄羅斯極其重要,它關係到俄羅斯能否通過西太平洋威脅到美國。

大家看看下面的地圖,雖然俄羅斯擁有了北千島群島,但是這些島的用處不大,因為這些島嶼都已經靠近北極了,大多數的時候都是處於冰凍期,俄羅斯無法在那裡建立港口。而千島群島的不凍港口主要分佈在南千島群島,如擇捉島上就擁有天然深水港,大型艦隊可以停泊於此,擇捉島南岸的“單冠灣”則更是優良港口。1941年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美國珍珠港,就從擇捉島東南岸的單冠灣出發。


地緣政治:日本能從俄羅斯要回北方四島嗎?


在二戰的時候,俄羅斯就在琢磨從西太平洋上獲得出口,好自由進出太平洋,威脅美國。所以,俄羅斯必須要拿下日本的北方四島。

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俄羅斯就迫不及待的進攻了日本的北方四島,這次行動叫做“奪門之戰”。

大家看看這次戰爭的名字就知道了,俄羅斯要獲得進出西太平洋的門戶。

這次戰爭的過程我們就不詳細敘述了,蘇聯大概出動了1萬多人,而四島上日本的守軍達到8萬之多,日本被俄羅斯“忽悠”了,再加上日本全面失敗,投降在即,守軍在抵抗一陣時間後,無條件投降了,北方四島就此被俄羅斯佔領了。

二戰後,在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當中,美英承諾蘇聯在戰後得以取得南庫頁島(日俄戰爭中俄羅斯戰敗後,將庫頁島的南部割讓予日本),以及千島群島全部主權,並且簽訂《雅爾塔協定》。


地緣政治:日本能從俄羅斯要回北方四島嗎?


然而就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矛盾:

俄國人認為所謂的北方四島是千島群島的一部分,他們取得這部分領土的依據是雅爾塔協定,日本人應該遵守這一國際體系確定的邊界,而且日本人也簽署了《舊金山條約》,該條約規定日本須放棄日俄戰爭後取得的千島群島和庫頁島南部。

日本人卻不認同俄國人的說法,他們認為北方四島為南千島群島,並不包括在千島群島之中,你俄國人拿走了北邊的千島群島我無話可說,《雅爾塔協定》和《舊金山條約》我接受,但你佔領北方四島是明顯吃過了界,1855年劃定的邊界是平等條約,應該得到遵守。

簡單的說:俄羅斯認為北方四島屬於千島群島,按照戰後領土劃分,理應作為“戰利”,歸俄羅斯所有;而日本卻認為北方四島不屬於千島群島,而且也不是通過武力獲得或不平等條約獲得,而雅爾塔會議又沒有明確北方四島是否屬於千島群島,所以北方四島應該屬於日本。

如果我們不持任何立場,站在公正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的話:北方四島應該歸屬日本,因為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1855的時候北方四島就是日本的領土了。

其實,俄羅斯自己也覺得有點不佔理,所以在2004年俄羅斯決定歸還較小的齒舞群島和色丹島(僅佔爭議地區領土面積的7%),但是日本人不敢接受,因為一旦接受了,那麼就意味著承認剩餘兩個面積大的島是俄羅斯的了。

但是,日本想要俄羅斯歸還北方四島也太難了,因為那裡是俄羅斯出入西太平洋的“門戶”,丟了它們,俄羅斯的太平洋艦隊就被困死在鄂霍茨克海了,無法從西太平洋威脅美國的阿拉斯加地區了!

這也是這麼多年來,尤其是安倍上臺後,年年找普京“要”北方四島,但是普京始終不給的主要原因,也是普京希望和日本簽訂和平協議,但是日本卻非要俄羅斯把北方四島給日本後才能簽訂的主要原因。

或許,等哪天美帝完蛋了,西太平洋對俄羅斯沒有多大作用的時候,或許才有可能歸還給日本吧。

更或許,永遠不會給日本!

誰知道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