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道地藥材:浙江磐安縣依託中藥材產業「生態富縣」

互联网+道地药材:浙江磐安县依托中药材产业“生态富县”

“互聯網+道地藥材”磐安模式。

“道地無地、標準失準、名方不名、炮規難規”,是當前中藥材產業的發展困境。如何困境突圍?“千年藥鄉”浙江磐安縣正在用實踐給出答案。

近日,在第十二屆中國·磐安中藥材博覽會上,致力於振興中藥材產業大任的“磐安模式”引起了各方關注。

磐安振興中藥產業有“天時地利人和”

磐安中藥材資源豐富,歷來有“天然的中藥材資源寶庫”、“江南藥谷”之稱,是“中國藥材之鄉”。境內的大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目前全國唯一一處以野生藥用植物種質資源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據統計,磐安全縣境內有藥用植物1219種,種類數量約佔全省的68%。

據史料記載,磐安在唐末就開始種植延胡索(即元胡),迄今已有1100年曆史。著名道地藥材“浙八味”中白朮、元胡、玄參、浙貝母、白芍主產磐安,俗稱“磐五味”,道地中藥材是磐安的“金名片”。

目前,中藥材已是磐安首要的富民產業,貝母、元胡等老“磐五味”產量分別佔全國的20-60%,此外,鐵皮石斛、三葉青、靈芝等新“磐五味”規模穩步擴大,增收致富效應不斷增強。中藥產業產值在全省、全市的佔比達到了9.5%和59.4%,中藥產業是磐安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

“振興中藥產業,在磐安有著極其深厚的群眾基礎,黨委政府的決策可以得到最廣泛的擁護,投資客商可以得到最優厚的回報,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皆得。”磐安縣人民政府縣長王志強在博覽會的一個論壇中說道。

打造中藥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

江南藥鎮距離磐安縣城約10公里,2015年6月被列入浙江省首批37個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是全省唯一以中藥材為經典產業的特色文化小鎮。江南藥鎮以“天然中藥材資源寶庫”為基礎,深入挖掘中藥特色底蘊,致力於成為中藥材種植、深加工、市場貿易、中醫康復、休閒養生、生態旅遊等多功能融合的歷史經典產業特色小鎮。

互联网+道地药材:浙江磐安县依托中药材产业“生态富县”

中藥材生產的各環節都可以實時監控。

澎湃新聞從磐安縣政府瞭解到,創建三年多來,江南藥鎮相繼引進了康恩貝集團、浙江一方等中藥製造龍頭企業,實現了江南藥鎮世界500強企業的從無到有、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從無到有;成功入駐各類中藥製藥、配方顆粒、飲片加工企業67家,中藥保健營銷企業574家,其中5家企業通過GMP認證已投產,4家企業入駐國家級高新技術,完成年均產值22億元以上,稅收3.2億元以上,比創建前分別增加18億元以上、2.3億元以上。

引入現代中醫藥企業只是其中一個環節,磐安更加重視中醫藥產業的創新服務體系建設。今年2月,磐安全面啟動了中藥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系建設,圍繞產地環境、種子種苗、種植加工、貯藏運輸、質量監測、交易流通、質量追溯、中藥工業、文化傳承等9個產業鏈關鍵環節,實施21個重點項目,構建7大服務體系,形成產業鏈、創新鏈、服務鏈、資金鍊“四鏈一體”功能,為中藥產業發展提供全方位的創新服務。

據瞭解,磐安先後成立浙江省中醫藥研究院磐安分院、省中藥材研究所磐安分所、金華農科院磐安分院、“四千”專家大健康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中藥研發平臺10個、科普科研基地4個、產業發展平臺2個,多年來承擔省級以上科技項目23項,是浙江省承擔中藥材科研專項最多的縣市。

“互聯網+道地藥材”磐安模式,中藥材產業發展的新舉措

2017年7月1日,我國首部《中醫藥法》實施,明確提出保護和發展道地中藥材。道地藥材是指經過中醫臨床長期應用優選出來的,產在特定地域,與其他地區所產同種中藥材相比,品質和療效更好,且質量穩定,具有較高知名度的中藥材。磐安地區道地藥材資源豐富,道地藥材價值能否充分利用對磐安中藥材產業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為中藥材天地網旗下子公司,磐安天集中藥材有限公司在充分了解磐安中藥材產業發展的情況後,率先提出 “互聯網+道地藥材”磐安模式概念。

互联网+道地药材:浙江磐安县依托中药材产业“生态富县”

中藥材種植基地現場。

磐安模式將“互聯網+”服務延伸至中藥材產業前後端,前端以磐安當地及周邊農戶、合作社等為服務對象,通過提供規範化種植、規範化初加工、標準化倉儲以及檢驗檢測等服務,助力產區優質中藥材向後端的各製藥企業與醫療機構等流通;利用自身媒體平臺以及電商交易平臺,解決農戶藥材買賣渠道閉塞的問題,同時保障製藥企業優質原料的穩定供給,實現中藥材產業提檔升級。

需求客戶也可以通過溯源服務,對生產種植、田間管理、初加工、倉儲、貿易等全程監控,從而打通各區塊之間壁壘,真正實現中藥材來源可查、去向可追、過程可控、責任可糾。讓基地的生產管理環節優質化、標準化,達到優質優價。“目前,中藥材的種植方式大都比較粗放,我們需要引入互聯網思維和物聯網技術,讓整個產業升級,將傳統農業向訂單農業轉化。”成都天地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戰略官龍興超告訴澎湃新聞。

目前,磐安全面建立了浙八味藥材市場藥材流通追溯體系,通過利用RFID、二維碼及物聯網等技術手段,實現中藥材從田間到消費者的全程安全生產規範管理。同一地塊單品種種植規模20畝以上的公司、合作社、種植戶全部納入質量追溯體系,倒逼藥企做好源頭管控。

磐安縣縣長王志強在博覽會論壇上指出,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是國家戰略,下一步,磐安將立志成為中藥產業振興發展的策源地,加快建設浙產道地藥材的集散地,著力打造全國精品道地藥材的主產地,努力探索出一條中藥產業振興發展的磐安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