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座露天摩崖石刻大佛因爲一張紙,從人山人海變得門可羅雀

說起大佛,人盡皆知的應該就是四川省樂山市的樂山大佛了。除了被炸燬的西方公認的“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揚大佛之外,樂山大佛應該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摩崖石刻大佛了。

世界第一座露天摩崖石刻大佛因為一張紙,從人山人海變得門可羅雀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山西境內也有一座大佛,據考古研究,他的建造年代比樂山大佛還要早,應該是世界上第一座露天摩崖石刻大佛,他就是蒙山大佛。

世界第一座露天摩崖石刻大佛因為一張紙,從人山人海變得門可羅雀


蒙山大佛是一尊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寺底村西北的摩崖大佛,為太原市文物保護單位。蒙山大佛開鑿於北齊天保年間,原是蒙山開化寺後的摩崖佛像。

世界第一座露天摩崖石刻大佛因為一張紙,從人山人海變得門可羅雀


唐高祖李淵、唐高宗李治與皇后武則天、後唐武皇帝李克用、後漢高祖劉知遠都曾來此禮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毀。

世界第一座露天摩崖石刻大佛因為一張紙,從人山人海變得門可羅雀


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發現,發現時佛頭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風化嚴重。古籍記載蒙山大佛高59米,根據實際測量,蒙山大佛兩腿底部至頸部高約30米,按比例估計原來的佛頭高約10米,加上後世重修時補築的基座高6米,蒙山大佛原本的高度大約為46米。

世界第一座露天摩崖石刻大佛因為一張紙,從人山人海變得門可羅雀


2007年起,太原市對蒙山大佛進行了保護和開發,加固了佛身,並參考太原出土的北齊佛頭新修了高12米的佛頭。2008年10月,蒙山大佛向公眾開放。

世界第一座露天摩崖石刻大佛因為一張紙,從人山人海變得門可羅雀


自復原開放以來,前來觀賞的遊客絡繹不絕,更有許多聞名中外的學者和文物保護學家齊聲高呼要將蒙山大佛作為重點文物保護對象。一座具有1500多年曆史並且前後遭受重大歷史變化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其可供研究的歷史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世界第一座露天摩崖石刻大佛因為一張紙,從人山人海變得門可羅雀


從2008年10月,山西省蒙山大佛開放景區正式像公眾開放起,這個景點所在的景區就一直都是免費的存在,就這樣十年的時間過去了,這個景點從2017.8.1開始試營業,開始了70元門票的收費之路,也正是為此,原本人頭攢動擠都擠不進去的大佛景區,變成了現在這門可羅雀的樣子,也不知道當時下達這個決策的組織者會有什麼樣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