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望號出海,船員們的伙食「不簡單」

開飯號一響,“小米粥、薏仁紅豆粥,包子、蛋撻,純牛奶,蒸山藥,老虎菜、雪菜肉絲、四種開胃泡菜”已整齊擺放在自助餐檯上。出航第一天,跟隨遠望7號船出海的外協人員驚喜地發現上船第一頓早餐不僅花樣繁多、頗具顏值,而且口味上佳、兼顧南北。

“早餐花樣這麼多,感覺像是在大酒店吃自助餐。”地方某研究所李研究員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在他的印象裡,遠洋船舶早餐應該是饅頭、雞蛋、稀飯“老三樣”唱主角。早餐就這麼豐盛,午飯、晚飯吃什麼?李研究員興致勃勃地打開每週食譜“紅燒大排、爆炒魷魚、西葫蘆方腿、西芹培根、素炒菜薹、蟲草烏雞湯、芒果、下飯菜2種,魚生刺身、烤羊排、辣子雞塊、刀豆肉片、蓮藕肉片、蒜子生菜、綠豆湯、炸醬麵、雙色米飯、山竹、下飯菜2種。”眼花繚亂的食譜讓他對每一頓飯都充滿了期待……

遠望7號船緊貼遠洋伙食保障特點,成立伙食保障小組,出臺相應伙食保障細則,保證營養平衡,提高飯菜質量,真正做到從“溫飽”到“營養”、從“營養”到“花樣”的巨大轉變。

遠望號出海,船員們的伙食“不簡單”

用心謀劃,讓每一分錢都投向保障能力

“這款阿根廷大蝦,個頭大、肉質嫩” 遠望7號船物資採購小組成員趙良群彙報道。出航前,小組成員進行物資調研,大家碰頭後決定採購這種蝦類食材,為後續調劑伙食做好準備。雖然差價只有幾毛錢,但是採購人員還是驅車數十公里趕往水產批發市場現場採購。遠望7號船副船長汪新介紹到,遠洋伙食補給不同於陸上伙食供應,不但數量大、品種多,而且質量把關非常嚴格,涉及經費多,採購程序也非常嚴謹,工作量比陸地供應成倍翻番。

遠望7號船每次出航前都要多次召開保障組會議,反覆研究補給計劃。為了找到物美價優的各類物資,他們堅持定期到母港附近城市各大超市、農貿批發市場反覆調研考察,不但要比較貨物品種、貨源產地、食品質量還要考慮保質期、海上加工、能否按時間交付等因素,但是他們始終繃緊廉潔自律這根弦,寧可多吃苦、多跑腿,也要買到質優價廉的物資。

對於食品補給,遠望7號船物資採購小組有自己的“執著”,包菜切根必須留5毫米以上的根,不允許將根切盡,海上加工添了不少麻煩,但是保存時間可以更長,只為了船員能多吃幾天新鮮蔬菜。蓮藕他們偏偏要帶滿淤泥的,雖然清洗花時間,但是儲存時間更長。冷藏車一到碼頭,大家來不及換衣服穿著短褲就衝上冰冷的車廂,生怕物資長時間暴漏在高溫中,一冷一熱,加速食物腐爛。

他們的精打細算體現在時時處處。一次,物資採購小組成員曹群偶然發現船舶停靠港口的紅糖不但便宜而且雜質少甜度高,一年算下來可以節約數千元,他們馬上聯繫代理採購紅糖。每次補給過程中,船員們搬米搬面一身白,海鮮河鮮一身腥,雪糕水果一身水,但是為了讓補給品更快下冰庫,他們常常不吃飯連續工作。最近一次出航前補給,保障人員連續奮戰十個小時,補給16大類500餘個品種62.5噸物資,看著堆放整齊、新鮮誘人的各類食品,大家都開心地笑了。“出海的東西半點都不能馬虎!如果船員吃了變質食品,影響到航天發射任務那就是天大的事情”他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遠望號出海,船員們的伙食“不簡單”

用心堅守,讓每一棵菜都產生保障力

遠望7號船出海執行任務跨度時間長,短則30天,長則70、80甚至100余天航行在遠離大陸的大洋上,蔬菜水果的保鮮一直是重中之重。謀而後動多算勝。庫房整理雖然耗時長、工作量大,但是如果做不好,就會大大縮短保鮮時間。他們根據物資保鮮特性,科學分類、合理擺放,綠葉類蔬菜存儲於7攝氏度左右的“低溫”蔬菜庫,水果和根莖類蔬菜存儲於1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蔬菜庫……

“從市場採購的蔬菜往往會裝滿筐,擠壓摩擦和空氣流通不暢易導致蔬菜受損,需要及時分筐”相關工作人員楊樹行介紹道:“另外,如果蔬菜使用塑料袋、泡沫箱存儲,在運輸過程中箱內溫度升高,入低溫庫後,冷凝水在箱內積存無法排出,將導致蔬菜迅速腐敗,因此需要及時將蔬菜轉移到鏤空的塑料筐中。”每次補給,相關工作人員都會分為兩組輪番上陣,搶抓時間、不怕苦累及時倒筐,確保蔬菜最大限度保鮮,實現了全航程綠葉菜供應不間斷。

時鐘已指向凌晨1點半了,庫房管理人員耿德熙還在帶領人員對蔬菜逐一檢查保鮮情況,重新裝筐。“市場上很多蔬菜都是用泡沫箱進行包裝的,必須當天晾乾、連夜裝進塑料筐,不帶一點水分放入保鮮庫中。要是我保管的蔬菜因為疏忽發生腐爛造成浪費,就是對全體船員的不負責。我的職責就是盡全力讓每一棵蔬菜都能吃到船員嘴裡”耿德熙滿頭大汗邊幹邊介紹。

遠望號出海,船員們的伙食“不簡單”

用情保障,讓每一頓飯都服務保障力

每週四晚上,廚房裡面燈火通明,大廚們齊聚一堂,共商下週食譜。高級廚師張科一邊寫食譜一邊說道:“食譜制定,每頓兩葷兩炒一素一湯,橫向七天對比,每餐菜餚儘量不同,縱向早中晚對比每頓菜餚食材儘量不同,牛肉、羊肉、豬肉輪番上陣,雞、鴨、鵝、魚互補長短。”

遠望7號船堅持把食譜制定作為調劑伙食的第一關,週四集中審定食譜,然後由各部門船員對本週伙食保障情況和下週食譜提出意見和建議。

水手成松提出:“下飯菜除了種類豐富的鹹菜外,最好有自制的醋泡大蒜子。”測控技師馬洪濤提出:“我們部門有的船員反應,喜歡吃泡椒。”第二天,大餐廳多了兩種下飯菜,香辣泡椒和醋泡大蒜子。

船員的意見成了遠望7號船伙食保障重要參考指標,是遠望7號船確保伙食保障滿意率“居高不下”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隨著出海時間的推移,物資品種越來越少,部分船員由於“倒時差”,逐漸沒了胃口。這可急壞了廚師們。他們根據庫存物資情況,換著花樣製作菜餚,經過幾個航次的探索,船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大洋菜”,楊輝的蛋撻是一絕,王濤做魚很拿手,趙良群的醬牛肉早已成了船員的“家常菜”。大廚們自己動手研製泡菜、做豆腐、醃鹹肉,做出一道道憶苦思甜的“家常菜”深受船員的喜愛,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船員,對這種“家的味道”更是“愛不釋口”。

中級技師楊貴洲剛剛來船上工作時,副船長汪新發現他有時候只吃蔬菜。楊貴洲身高一米八,健壯如牛,為什麼只吃蔬菜?細問之下,原來他是回族人士,不吃豬肉。第二天,“民族小灶”就開始為楊貴洲製作清真飯菜,廚師們爭相拿出自己的絕活為楊貴洲奉上一道道美味,牛肉、雞肉裝滿了他的飯碗,他再也沒有了煩心事。

“今天門診有2名船員患口腔潰瘍,1人急性闌尾炎……”門診部醫生胡海珍每天會彙總當日船員健康情況。他們根據不同的病情,把病號飯分別送至病號艙室。“金銀花水送到4096艙室對口腔潰瘍有好處,小米粥送到5055艙室,病號不能吃油膩……”每天的病號飯計劃會第一時間到達廚師手裡。

開船的水手們夜航多對視力要求高,胡蘿蔔成了他們桌上的常客;輪機船員長時間工作在高溫強噪環境下,飲食需要清淡,各類清淡湯品定期更換;出海風浪大,廚師們為暈船人員送上新鮮水果、自制酸奶。他們堅持用真情服務船員,叫響“保障辛苦不言苦、身居幕後不落後”的口號,把船員當做自己的親人,一粥一飯溫暖人心,一湯一菜凝聚士氣。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