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構建集團數據中心!億利集團這樣打通分子公司數據

在經歷過近30年的集團企業管理信息化探索實踐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思一個問題,企業管理信息化到底是為誰服務的?IT技術僅僅是企業戰略落地的工具,但是,如何落的地,真的落地了嗎?企業決策層無從知曉,仍然需要依賴大量手工的報表及會議溝通。

眾所周知,數據,是實現多元化企業集團科學管理的關鍵環節。對於如何提升多元化企業集團的管理能力,億利集團(ELION)走出了一條自己的陽光大道。本文就以億利集團的大數據平臺應用為例,為您解剖多元化企業集團的數據化管理之道。

集團版圖

快速構建集團數據中心!億利集團這樣打通分子公司數據

億利集團(ELION)創立於1988年,是中國生態修復領軍企業和聯合國認定的全球治沙領導者企業。截止2017年底,公司資產突破1000億元,擁有員工超過8000人。億利集團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永遠的價值追求,長期致力於從沙漠到城市的生態文明建設,主營業務涵蓋生態修復、潔能環保和金融業務領域。信息孤島制約集團發展

億利集團每週、每月都要召開集團運營會議,通報彙總集團下屬各企業運營情況和集團戰略執行情況,並根據各企業情況制定整改措施,確保集團戰略的執行。億利集團各分子公司建設上線了複雜不一的信息系統,如何把系統中散亂的數據整合成大數據,為集團的經營決策提供支撐,成了困擾集團信息部門的大難題。總的來說,集團面對的數據應用難題主要包括以下兩個維度:

01

信息孤島問題

不同業務模塊的數據分散存儲

傳統意義上的業務系統建設,專注於解決企業某個局部業務問題,系統之間數據彼此獨立,無法為決策部門提供全面立體的數據支撐。億利集團的化工、醫藥等各業務數據,就存在這樣的問題。億利集團業務數據種類繁多,存儲零散,同業務常出現統計結果不一致的情況。而當前各業務系統“信息孤島”的現狀,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集團的數據應用。

02

信息群島問題

集團內各子公司的數據互相隔離

除了各個業務系統之間無法實現數據共享,集團各子公司的數據也沒有實現打通。億利集團全資控股的子公司,有統一的數據接口,但部分參股公司,不對集團開放數據接口,無法進行統一的管理和應用,形成了相互隔絕的“信息群島”。更重要的是,億利集團原有模式無法高效響應數據分析需求,如:歷史分析、彙總分析、多維分析等。這也影響了億利集團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的進程。

億利大數據平臺建設

快速構建集團數據中心!億利集團這樣打通分子公司數據

要打破“信息群島”的僵局,就需要集團在數據應用上實現以下兩個重要的場景:

1)自下而上:集團總部可以掌握各業務單元和子公司的運營數據,綜合調控;

2)自上而下:各分子公司可以通過集團大數據優化自身的經營策略。

億利集團利用億信華辰的數據採集平臺i@Report+數據分析展現平臺億信BI(原BI@Report),搭建一站式數據應用平臺,平臺集數據整合、補錄、數據分析、彙總於一體,實現對下屬企業收入、利潤、經營淨現金流、應收賬款餘額、應付賬款餘額等關鍵財務指標的採集和分析,真正實現一站式的數據採集和應用。

分子公司數據“一網打盡”

快速構建集團數據中心!億利集團這樣打通分子公司數據

集團經營數據供集團運營會議使用

快速構建集團數據中心!億利集團這樣打通分子公司數據

運營分析表

大數據平臺的成功應用,為億利集團的戰略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信息基礎:

通過數據平臺打通分子公司數據,讓億利集團分子公司,不同業務部門共享BI分析平臺,不再因為不同的統計分析口徑而打口水仗,使公司的許多管理行為都可以做到數字化、公開化。

通過多維動態報表的應用,徹底解放了數據分析人員,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還使數據分析人員有更多的時間來分析數字背後的意義,為領導決策提供建議,真正發揮數據分析的價值;

通過管理駕駛艙將關鍵信息輕鬆延伸到高層管理人員的電腦桌面和移動端,達成信息化的“最後一公里”。 億利大數據平臺的應用為決策層者提供直觀的重點數據分析結果的同時,還能及時對戰略執行過程進行風險管控,輔助管理者及時決策,讓決策者的管理思想真正落地並執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