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麥傳媒:風口浪尖上的拼多多爲什麼不注重危機公關?

作為一家成立僅3年的公司,“新電商第一股”拼多多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成功在美國上市,令行業矚目。但剛剛上市的拼多多立刻就陷入了輿論的風暴,假貨、山寨的質疑聲愈演愈烈。在危機面前,拼多多的反應卻是十分的遲鈍。

網麥傳媒:風口浪尖上的拼多多為什麼不注重危機公關?

在輿情蔓延五天後,拼多多才在31日一天之內接連發聲三次回應輿論質疑,一來否認了近期網絡輿論對拼多多的惡意汙衊,二來發送了員工內部信,稱要堅持本分,即使是惡意的攻擊,也要善意的解讀,三來再次就近期風波進行回應,稱“針對拼多多不公平”。遲來的連續三次發聲並沒有讓危機解除,反倒讓危機愈演愈烈。諸如“假貨是人性問題,假貨問題是社會問題,讓 3 歲的拼多多承擔是不公平的。”這類言論並沒有讓消費者滿意,還引發了許多負面效應,讓眾多消費者十分震驚拼多多企業的價值觀。在自媒體平臺上,批判拼多多賣假貨的文章大量蔓延,輿論風向對於拼多多來說可謂十分不利。重壓之下,拼多多股價盤中一度跌破發行價。一個成功上市的企業,在遭遇輿論危機的情況下,居然採取的是這樣的應對措施,簡直讓人大跌眼鏡。

從危機公關的角度去看,此次拼多多的回應可謂是失敗至極。媒體和消費者並沒有因為拼多多的辯解而買賬,相反其蒼白的辯解讓消費者和媒體的火力更加兇猛。拼多多完全充當了危機公關中的反面典型。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對於企業來說,應當提早佈局,抵禦風險,在危機來臨之後主動出擊,挽回聲譽。危機公關策略應當要按照實際情況採取恰當的態度和措施進行解決,不能一昧的強勢或者退讓,專業的危機公關應當要交給專業的團隊完善處理。不以為然的處理方式損害的必然是企業的形象。

南通網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網麥傳媒”)9年專注於互聯網整合營銷,擁有專業的執行團隊,豐富的資源支持,熟練的行業資訊收集、處理以及分析報告能力。網麥傳媒能為客戶建立全網口碑監測系統,通過人工機器結合的方式,對全網各大口碑類站點實施監測,獨創雙端監測模式即同時監測PC端、移動端網絡相關信息,提前做好危機預防,且能通過三項營銷方案,讓企業形象更加正面,解決企業後顧之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