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打好「兩張牌」 加速建設有機農業精深加工產業園

西充打好“两张牌” 加速建设有机农业精深加工产业园

敬松 攝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敬松)9月29日,在南充市西充縣川東北有機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已徵用的1500畝土地上,面積達7000平方米的綜合服務中心主體大樓已完成封頂,首批4家企業已入園建設。

該項目自去年5月立項以來,西充縣打出兩張“王牌”,通過精準招商和秘書式服務,加速推進有機農業精深加工產業園建設。

“精準對接牌”

讓政企雙方“情投意合”

今年2月初,北京速原中天科技有限公司股東之一李從偉回到老家南充和家人共度春節。當他偶然翻開西充縣政府網站時,留意到西充當時正在線為川東北有機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招商,這引起了他的興趣。

2月9日,李從偉帶著家人自駕向西,一路玩到了西充,途徑成巴高速義興出口處,帶著考察一番的心態,他的車便臨時從高速口下來。“剛轉了一個彎,就看到精深加工產業園偌大的招牌,工人們正在熱火朝天地開墾土地。”於是,李從偉敲開了園區辦公室的門。當日,西充縣農牧業局園區推進辦主任馬錫志正好在現場協調佔地農戶的拆遷工作。

當清楚李從偉的來意後,馬錫志連問了三個問題:目前是做什麼?為什麼看重我們?計劃在園區做什麼?

當時,李從偉在北京的農產品加工公司正有意向在成都蒲江落地新工廠。“但蒲江毗鄰成都,土地、水、電、天然氣等資源的費用相比西充而言,高了許多。”李從偉能相中西充,並非是個偶然。“西充有享譽全國的有機農業生產基地,當地的柑橘、臍橙和香桃都是王牌。”李從偉分析,同時,公司想在北方農產品中打“時間差”。每年冬季,北方的果蔬緊俏,然而即便是寒冬臘月,在南充也能吃到新鮮的晚熟柑橘、臍橙、蘿蔔和大白菜。“這不僅能滿足新鮮果蔬‘缺席’的北方市場,還能為公司打開一片全新的南方市場。

兩個陌生人的初次見面僅花了1個小時,卻相談甚歡,雙方還互留了電話和微信。李從偉表示,回北京後他會和公司主要負責人商談,先擬一份項目建設書出來。

“秘書服務牌”

讓意向企業迅速落地

一個月過去,3月19日,李從偉便帶著合夥人蔣鵬等3人再次趕赴西充。而這次,他們已經準備好了一份內容翔實的項目建設書。當月,西充縣分管招商的領導也主動率團去北京考察。

又一個月過去,雙方便迎來了項目的正式簽約。4月23日,西充縣和北京速原中天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投資合作協議。

7月,項目建設方案審批通過;8月,項目迎來摘牌。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初步建成,預計11月便能投產,這也是川東北有機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首個投產的項目。

從2月到11月,從項目的初次洽談到建成投產,花費不到一年時間,背後有哪些力量在催化?

川東北有機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劉世波表示,產業園起步一年多時間以來,西充縣不僅出臺了13條財稅、土地等優惠政策,縣委政府主要領導還出任招商領導小組組長,縣級領導擔任項目秘書,一對一向意向企業進行跟蹤服務,對企業需求有問即回、有應必答,讓各類項目落地審批流程僅需跑一次。

同時,西充縣除了發揮8個縣內招商團隊的力量外,還組建了4個常年駐外的“招商小分隊”,聚焦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西等經濟“主動脈”地區,主動敲門,精準發力。

“目前,產業園跟蹤在談的項目有46個,達成初步協議的有12個,簽約億元以上項目的有8個,入園建設企業的有4家。”劉世波表示,川東北有機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計劃用3至5年時間建成,將重點建成精深加工、倉儲物流、營銷展示、科技研發、綜合配套五大功能區。項目建成後,可入駐企業50餘家,預計年產值過200億元,帶動就業上萬人。

目前,西充縣已投資上億元,依託一家浙江科技公司打造電商平臺,計劃將園區生產的產品銷售至國內外。同時,西充縣還將依託中國西部(西充)農產品交易中心,為產業園產出的農副產品提供產前、中、後期的技術、保險和市場銷售等綜合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