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詩人,隨手作下一首詩,蘇州這個景點跟著火了千年!

唐朝一詩人,隨手作下一首詩,蘇州這個景點跟著火了千年!

曾經有一位詩人半夜乘船,到了一個地方,出於詩人的職業修養,他有感而發,隨即做了一首詩。不過,他沒有想到,自己隨手提的一首詩,竟然成就了一個著名的景點,這個景點就是楓橋,而這位詩人就是張繼。

唐朝一詩人,隨手作下一首詩,蘇州這個景點跟著火了千年!

張繼曾經作的那首楓橋夜波,至今已經傳唱了千年。詩中將幾種常見的意象堆砌在一起,畫面感超強,既能讓人體會到遊子的那種思鄉之意,又將楓橋當時靜謐美好的感覺表達了出來,千百年來,吸引著很多遊客,大家都想去楓橋體驗一番當年詩人的心境。

唐朝一詩人,隨手作下一首詩,蘇州這個景點跟著火了千年!

楓橋在以前是一個水上要塞。現在,蘇州城裡面的楓橋已經不是以前那座橋了,現在的楓橋是清朝的時候重建的。說到楓橋,還不能少了寒山寺。在楓橋景區裡面,寒山寺絕對是一個重量級的存在,這座寺院的歷史已經超過了1500年,它的名氣甚至要比楓橋還要大。遊客在去參觀楓橋的時候,都不會忘了去看一看寒山寺,在寒山寺裡面拍照留念。

唐朝一詩人,隨手作下一首詩,蘇州這個景點跟著火了千年!

京杭大運河修建之後,楓橋才開始變得有名。到了明代的時候,在這裡建起了鐵嶺關,主要是用來抗擊倭寇的,而楓橋夜也成了蘇州城西的一道屏障。其實楓橋就是一個單孔的石拱橋,雖然被詩人描寫的很美,但也就是一座普通的石拱橋,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而且這種橋在江南水鄉經常可以看到。

唐朝一詩人,隨手作下一首詩,蘇州這個景點跟著火了千年!

只有楓橋一個特色,是成就不了一個景點的。楓橋,再搭配上週圍古老的建築、小橋流水等景點,一起組成了一副美麗的畫面。大家可以坐著小船在水上欣賞楓橋,也可以在橋洞之間穿行,遊覽沿河的古鎮、古關的風景,可以切身體會一下詩人當年的心境。

唐朝一詩人,隨手作下一首詩,蘇州這個景點跟著火了千年!

楓橋古鎮現在保留了明清時期的模樣,街道上有很多店鋪,不過即使如此,還是不如寒山寺熱鬧。寒山寺總是熙熙攘攘的,遊客眾多,雖然兩個景點只有一牆之隔,但是相比之下,楓橋古鎮未免顯得冷清了許多。楓橋經典中的鐵嶺關,到現在已經有近500年的歷史了,後來改名為楓橋敵樓。遊客也可以登上城樓,一覽周圍的風景。關門南北有兩個大小不同的拱門,拱門旁邊有臺階,大家可以拾級而上,還可以看到保留的軍洞。在解放戰爭的時候,解放軍就曾在這裡擊潰敵軍,奪取了蘇州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