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存管銀行白名單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第一批存管銀行白名單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前段時間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公佈了第一批網絡借貸資金存管銀行白名單,入圍存管銀行共25家。正如大家所知,此前火熱的江西銀行、徽商銀行等存管銀行均未出現在此次名單內?難道存管銀行不在白名單之列的P2P平臺就要面臨更換存管銀行的局面嗎?所以問題來了,存管銀行白名單對P2P平臺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一、此次存管銀行白名單僅僅是第一批,還會後續第二批甚至更多

中國互金協會官方有表示過:合格一家,披露一家。也就是說,那些尚未出現在第一批存管銀行白名單的銀行並非就被一棒子打死,仍然擁有通過白名單測評的機會。另一方面,從市場現狀來說,江西銀行對接平臺有73家,四川新網銀行有56家,徽商銀行也有36家,如此多平臺一旦全面更換存管平臺,勢必在行業內會掀起一波浪潮,這對網貸市場穩定發展來說並不能算是好事!

因此,尚未進入存管銀行白名單的銀行,只要加以整改,還是有大概率可以入圍第二批白名單的,諸多平臺也不必過於心急忙著更換存管銀行。即便未通過,相信國家監管方面也會考慮到這一點,給予更多充足的時間給平臺更換存管銀行。

二、存管銀行僅僅是合規的一小部分,不可一概而論

自第一批存管銀行白名單公佈後,就有不少投資者說了:我只投存管銀行白名單的平臺,堅決不投存管銀行不是白名單的平臺。在他們認為,存管銀行不在白名單就全盤否認,就認為這樣的平臺不合規,那些存管銀行白名單的平臺就十分合規。其實不然,在當前行業合規監管下,存管銀行僅僅是合股要求的一小部分,在新的網貸合規檢查108條和此前“1+3”監管體系中,對其他方面同樣有要求,包括業務模式、信息披露、限額、等保測評等,合規方方面面絕非一個存管銀行可以決定的。

而且有一點可以明確,存管銀行並不能為平臺進行增信背書,它只負責資金的流轉,平臺如何經營它並不能參與。所以,即便是某平臺的存管銀行已在白名單之列,仍需要謹慎對待;而對於那些存管銀行尚未進入白名單的平臺,多長個心眼觀察觀察,沒必要一棒子打死,說不定別人也是在良心做事呢!

三、既然如此,網貸合規競爭新的制高點在哪裡?

可以看得出,存管銀行在之後網貸行業只會成為標準配置,必不可少,存管銀行之間的差異也近乎於無。而合規其他事項諸如限額、等保測評、信息披露等也都和存管銀行一樣,也都是標配,P2P平臺並不能以此獲得競爭優勢。那麼,能夠產生差異化的便在於業務模式,或者更準確來說,是在於資產端,決定著將來平臺在市場中的話語權!

就目前國家金融工作態度來看,無非有兩個目標:一是拉動消費內需,推動消費升級;二是扶持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所以,這在某種程度上就決定了P2P網貸業務今後發展的兩個方向。一方面則是以個人信貸為主的消費金融業務,具備真實的消費場景,鼓勵大家進行消費。目前很多平臺也都將目光集中於這一塊大蛋糕,或許等到行業監管暫告一段落,便會集中發力。另一方面則是企業信貸為主的產業鏈金融業務,為眾多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借款渠道。在未來,國家方面肯定會陸續出臺相關政策繼續支持中小微企業運作,其盈利能力會改善許多。佈局產業鏈金融業務這一塊的P2P平臺目前來說並不多,或許會成為今後市場競爭的一匹黑馬。

總而言之,此次第一批存管銀行白名單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要命”,對於投資者來說,看待平臺我們需要更加冷靜深思;而對於P2P平臺來說,則需要思考平臺未來的競爭優勢何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