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悲傷月十位大師離我們遠去,但今天我們更應該緬懷這個人

常寶華、盛中國、單田芳、朱旭、布仁巴雅爾、劉文步、臧天朔、張文霞、師勝傑等名家大師相繼去世。

常寶華,(1930年12月-2018年9月7日),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中國共產黨黨員,國家一級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51年拜相聲大師馬三立為師,歷年來創作(包括合作)相聲、小品、快板等形式一百七十多篇,全國各報刊發表五十餘篇。授業徒弟包括:趙福玉、牛群、包長春等。退休後仍繼續進行創作、撰文、著書、教學。曾參加相聲、小品、話劇、電視劇等演出。

2018年9月7日,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常寶華去世,享年88歲。

九月悲傷月十位大師離我們遠去,但今天我們更應該緬懷這個人

盛中國(1941-2018.09.07),男,祖籍江西臨川,出生於重慶。代表作品有《梁祝》等。作為中國交響樂團國家級小提琴獨奏家,盛中國是最早在國際上為中國爭得榮譽的小提琴家之一。

2018年9月7日,盛中國因病逝世,享年77歲。

九月悲傷月十位大師離我們遠去,但今天我們更應該緬懷這個人

單田芳(1934年12月17日-2018年9月11日),出生於營口市的一個曲藝世家,中國評書表演藝術家、作家。代表作品有《三俠五義》、《白眉大俠》、《三俠劍》、《童林傳》、《隋唐演義》、《亂世梟雄》 、《水滸外傳》 等評書。

1954年走上評書舞臺。1979年5月1日,單田芳重返書壇。1995年,單田芳成立了北京單田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07年1月26日,單田芳宣佈收山,《老店風雲》是他的收山之作。2011年,出版了自傳《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 2012年,在第七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典禮上獲得終身成就獎。

2018年9月11日下午3點30分,單田芳因病在中日友好醫院去逝,享年84歲。

九月悲傷月十位大師離我們遠去,但今天我們更應該緬懷這個人

朱旭(1930年4月15日-2018年9月15日),出生於遼寧省瀋陽,中國人藝表演藝術家、影視、話劇演員。生於遼寧省瀋陽。1949年畢業於華北大學第三部戲劇系,同年進入華北大學文工二團(1950年改為中央戲劇學院話劇團),三年後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任演員。曾出演過電影《變臉》、《洗澡》、《刮痧》等眾多文化意蘊深厚的影片,還參加了《末代皇帝》、《似水年華》、《大宅門》等大量電視劇的拍攝。他以爐火純青的演技為廣大觀眾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形象。

1996年,朱旭與吳天明合作的影片《變臉》獲得第9屆東京電影節3項提名,並最終斬獲最佳導演及最佳男演員兩項大獎。 2009年,他又在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影片《我們天上見》中扮演了姥爺這個角色,這部影片又為他拿到了第1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及2011年的第2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特別獎 特別影人獎。

2018年9月15日凌晨2時20分,朱旭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九月悲傷月十位大師離我們遠去,但今天我們更應該緬懷這個人

布仁巴雅爾(1960年-2018年9月19日),蒙古族,中國歌手、作曲家,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蒙語節目的主持人。由於與家人演唱《吉祥三寶》而得到關注。

2018年9月19日晚因突發心梗與世長辭,終年58歲。

九月悲傷月十位大師離我們遠去,但今天我們更應該緬懷這個人

劉文步(1936年-2018年9月21日),天津人,12歲拜楊少奎為師。出師後,在天津聲遠茶社演出。代表作品有《大雙簧》、《樹沒葉》、《失空斬》、《竇公訓女》等。

2018年9月21日,劉文步逝世,享年83歲.

九月悲傷月十位大師離我們遠去,但今天我們更應該緬懷這個人

臧天朔(1964.03.06——2018.09.28),1964年3月6日生於北京,流行樂壇實力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成名作品《心的祈禱》《朋友》《說說》《老玉米》等。發行專輯《衝入禁區》、《我這十年》、《捧出自己》、《心還在等候》等。

2018年9月28日,臧天朔因癌症去世,享年54歲。

九月悲傷月十位大師離我們遠去,但今天我們更應該緬懷這個人

張文霞(1934年 - 2018年9月28日),文字輩相聲女演員,師從武魁海,相聲名家田立禾之妻。60年代之後曾淡出舞臺40餘載,2010年起復出與丈夫結為搭檔。

2018年9月28日10點20分,相聲名家張文霞在環湖醫院去世,享年82歲。

九月悲傷月十位大師離我們遠去,但今天我們更應該緬懷這個人

師勝傑(1953年4月—2018年9月28日),著名相聲演員,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的關門弟子。 其藝術表現,不僅繼承了侯派相聲的特點,而且形成了自己文雅清新質樸自然的表演風格。

在師勝傑拜侯寶林先生的拜師儀式上師勝傑向師父、師孃鞠躬、獻花。師父交給師勝傑一些他的論著、音像資料,並把一枚戴了多年的鑽戒摘下來,套在他的手上。師父說:"師勝傑是我的關門弟子,我今後不再收徒了。我收師勝傑為徒,不是我們兩人之間的事,這是相聲界的一件大事。我相信有師勝傑這樣的年輕人繼承我們的相聲藝術,相聲藝術的發展不會等到2000年。"侯寶林的講話贏得了現場雷鳴般的掌聲。

2018年9月28日,師勝傑因病去世,享年66歲。

九月悲傷月十位大師離我們遠去,但今天我們更應該緬懷這個人

中國十大笑星,已經走了六位。還有歌手,不分生前好壞,逝者為大。我們都應該感謝他們對文藝的的付出。但今天我們更應該緬懷的是“兩彈一艇”元勳、原國家二機部部長劉傑逝世,享年104歲,原國家二機部部長、河南省委原第一書記、“兩彈一艇”元勳劉傑同志於9月23日在深圳逝世,享年104歲。劉傑是中國核工業的奠基人,其在地質部工作時,地質部發現了中國的第一座鈾礦。從1954年開始,他主持創建核工業部,1967年“文革”期間被迫停止工作,1978年奉命調離二機部,赴任河南省委書記。在二機部工作了13年,經歷了中央決策、爭取蘇援、蘇援中斷、完全徹底自力更生等幾個階段,圓滿實現了原子彈、氫彈研製試驗成功和核潛艇動力裝置初步設計,建成了我國核燃料循環工業體系,為我國核工業創建和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建立了豐功偉績,榮獲2009年頒發的國家首屆管理科學特殊貢獻獎。

九月悲傷月十位大師離我們遠去,但今天我們更應該緬懷這個人

他是新中國的建設者,沒有他們我們過不上幸福安康的日子,前者只能在和平年代給我們帶來歡樂,後者確能讓我們活在平安的年代,讓我們免受戰亂,過著幸福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