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有什麼好怕?這麼預防,生存率比你想像的高多了!

導言:

初識姚貝娜,是通過《中國好聲音》這個節目,當時覺得她唱功不錯,便稍有留意。但六普外並不是追星族,節目結束後也沒有繼續關注。後來看新聞才得知她乳腺癌術後復發,轉移至肺、腦,與癌症鬥爭數月後不幸身故,甚為惋惜。

同時,我又想起另一位性感女星——安吉麗娜•朱莉。與姚貝娜不同的是,朱莉並非因為患乳腺癌切除乳腺,而是因為體內的某個基因突變(BRCA-1基因,這個基因與乳腺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擔心會患乳腺癌,所以預防性地進行了乳腺切除手術,術後經過乳房填充塑形,依然迷倒眾生。

乳腺癌有什麼好怕?這麼預防,生存率比你想象的高多了!

美國著名影星安吉麗娜•朱莉

乳腺癌是影響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在女性的患癌率中它遠高於其他癌症,很多人談之色變。但它真的像大家想象中的那麼可怕嗎?是不是患乳腺癌就意味著等死呢?六普外覺得,這個擔憂真的有點被放大了。

一、目前乳腺癌的生存率如何?

說到癌症與生存的關係,不得不提「5年生存率」這個指標。它是指癌症患者經過綜合治療後生存5年以上的比例。比如100個癌症患者,經綜合治療5年後還剩10人存活,那這種癌症的五年生存率就為10%。

為什麼要看5年生存率?因為約90%的腫瘤復發、轉移發生在5年之內,若是5年內沒有復發、轉移,以後復發、轉移的概率就小得多。這是評估療效的一個很好的指標。

由於現代醫學的發展,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越來越高。目前國內總體的5年生存率可達80%,發達國家的這個比例會更高(主要歸功於發達國家對乳腺癌的早期篩查明顯優於我國,而早發現早治療對5年生存率有重要影響)。美國癌症學會發布的《2015年癌症統計》的數據顯示,在女性罹患的各類惡性腫瘤中,雖然乳腺癌發病人數遙遙領先,比位居第二的肺癌高出一倍多,但死亡人數僅為肺癌的一半左右。

當然,乳腺癌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的創傷,更嚴重的是失去女性引以為傲的第二特徵所帶來的心理創傷,這恐怕是臨床數據所不能衡量的。

二、乳腺癌生存率與腫瘤分期的關係

大家都知道,腫瘤越到晚期生存率越低。傳統的癌症分期為0、I、II、III、IV期。0期~I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可達到90%以上,10年生存率達85%以上。之後隨著分期的升高,生存率逐漸降低。等到IV期一般都有遠處轉移,雖然情況不容樂觀,但經過積極治療,5年生存率也能達到25%左右。

大家也看到了,早期發現有多麼重要,大多數幾乎能達到臨床的癒合標準。但就算髮現得很晚,也千萬別放棄治療,希望總是有的。寫到這兒,忽然想起「林妹妹」陳曉旭,紅顏薄命,真是可惜。

三、三陰乳腺癌的生存率很低嗎?

「三陰」乳腺癌:

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及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均陰性的乳腺癌患者。

網上有不少科普文講到三陰乳腺癌預後差,有些甚至說5年生存率連20%都不到,是真的嗎?

乳腺癌除了手術治療,藥物治療也很重要。當ER、PR、HER2陰性時,很多藥對它的治療無效,可供選擇的治療措施相應減少,藥物治療的效果也大打折扣。所以,三陰乳腺癌患者復發和轉移率確實相對較高,整體生存率較低。但遠沒有傳說的20%那麼低,國內外很多研究表明三陰乳腺癌5年生存率在60%-75%之間。因為各個地區的生活質量、種族特徵、醫療水平等存在差異,其生存率不盡相同,但也都在上述範圍內。

四、乳腺癌復發、轉移了怎麼辦?

綜合治療乳腺癌的目的是儘可能根治或延緩它的復發、轉移。但不管是處於哪個分期的乳腺癌,都有復發、轉移的可能,只是越早期治療,這種可能性越小。

病人經過初次乳腺癌手術、放化療等治療過程,生理和心理上容易遭受重創,如果再次復發、轉移的話,病人受到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甚至毀滅性的,他們的耐受力和治療信心都大大下降。同時,復發、轉移的乳腺癌情況往往比較複雜,治療方式也與初次治療大不相同。這個階段的治療目的已經不是考慮治癒或減少復發,而是儘量延長患者的生命,改善生活質量。

但這並不意味著應該放棄治療。隨著醫學的發展,現在這部分患者的生存時間越來越長,生活質量也明顯提高。如果患者能夠保持良好積極的心態,加上醫生的鼓勵、親人的照顧,會對病情的改善有極大幫助。

這個時候不要急病亂投醫,不要隨便吃各種偏方、亂七八糟的補品,會增加身體負擔,加速病情惡化,去醫院接受正規治療才是正途。

五、積極預防、定期體檢最重要

這是老生常談了,六普外也已經說得口乾舌燥,但不得不再次提醒大家:學會自檢,定期複查,非常重要

建議

18歲~39歲:每月1次乳房自我檢查,3年1次臨床體檢;

40歲以上:每月1次乳房自我檢查,每年1次臨床體檢和乳腺X線檢查。對於普查沒有終止年齡的限制。

對於有乳腺癌高危險因素的女性,經醫生指導可在 40 歲左右開始參加乳腺癌普查。這些高危險因素包括曾患乳腺癌,病理證實非典型性增生,乳腺活檢大於2次診斷為良性病,攜帶有遺傳性突變的乳腺癌易感基因,一級親屬(母親、姐妹、女兒)中任何人患乳腺癌等。

若自檢(具體方法參考文章《提到「乳腺癌」你怕了嗎?莫方,早期自查能幫忙》)時發現乳房有一些異常,一定要及時去醫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