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在好友陪同下去看病,弟子提醒:師娘回不來了,他策馬奔騰

在藝術史上,夫婦兩人從事藝術創作的記載不少,其中就有一對,常書鴻和陳芝秀。這一對他們倆的結合可以說是令人十分羨慕,一個是才華橫溢的畫家,一個是赴法留學的女博士。兩人的結合可以說是十分具有戲劇化。

常書鴻出生於杭州的一個顯貴家庭,祖父曾在朝中做官,而常書鴻作為的長孫,更是帶著光環出生,在這樣的家庭中,他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分熱愛藝術,畢業以後在杭州的一家美術學校教美術。而他的妻子陳芝秀,是常書鴻的遠方表妹,兩人之前雖未見過面,可是因為家庭環境的關係,家中父母做主,讓她和常書鴻進行了會面,陳芝秀長相清麗,眉目很婉約,而且兩人都是學藝術的,可以說是一見鍾情。

妻子在好友陪同下去看病,弟子提醒:師孃回不來了,他策馬奔騰

兩人婚後,一起到了法國留學,常書鴻學繪畫,陳芝秀學習雕塑。而常書鴻也靠著他自己的努力,獲取了多項大獎。

1936年,常書鴻學成歸國的時候,陳芝秀和孩子仍然留在巴黎,他們不清楚國內生活的環境和藝術環境如何。到了1943年,常書鴻受到當時監察院長於右任推舉,到敦煌去研究敦煌石窯藝術,這也是常書鴻的夢想。但是在陳之秀看來,放棄城市生活,去西北邊陲,穿越數百里渺無人煙的戈壁灘,這簡直就是異想天開。

妻子在好友陪同下去看病,弟子提醒:師孃回不來了,他策馬奔騰

經過反覆討論和爭不斷的爭吵,她終於還是向常書鴻讓步,陳芝秀帶著子女離開了重慶,到了莫高窟和常書鴻相聚。那時,敦煌莫高窟生活條件的艱難是難以想象的,但夫婦二人作為研究所第一批工作人員,每天到石窟做壁畫,彩塑等工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妻子在好友陪同下去看病,弟子提醒:師孃回不來了,他策馬奔騰

對於常書鴻來說,朝夕面對石室寶藏,這是他人生最大的幸運,但是,對於一直嚮往西方現代文化氛圍的陳芝秀來說,這種生活是難以忍受的,最簡單的一個變化,脫下合身的旗袍,穿上寬大臃腫的老羊皮衣,讓她既傷心又難堪。

直到有一天,一個年輕軍官的出現,打破了她沉悶的生活,他就是丈夫的同事以及好友趙忠清。他和常書鴻一起共事,慢慢的就成為了好友,而趙忠清和陳芝秀也慢慢的熟悉起來,一來二往之下,兩人關係變得十分親密,可是這一些,專心於工作的常書鴻是毫無知曉

妻子在好友陪同下去看病,弟子提醒:師孃回不來了,他策馬奔騰

1945年4月,陳之秀,藉口身體不舒服,要去檢查身體,就讓趙忠清陪同一起去。可是沒有想到的是,這其實是他們兩個設計好的,他們雙雙離開敦煌一起私奔。常書鴻的弟子得知這一切,就跟師傅說,師孃恐怕是不回來了,常書鴻這時才明白過來。揚鞭馳馬,日夜兼程的去追趕出走的妻子,直到昏倒在戈壁上,被路過的地質工作者救起,隨之而來的就是,他在蘭州的報紙上看到陳芝秀刊登出來的離婚聲明。

妻子在好友陪同下去看病,弟子提醒:師孃回不來了,他策馬奔騰

陳芝秀離開敦煌以後,回到了杭州老家之後又前往杭州謀生。常書鴻則帶著女兒和兒子,留在了敦煌,望著身邊哇哇大哭的兒女,常書鴻一陣心酸,可是卻也說不出話,告訴他們,他們的母親不會回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