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雲帶小白雲」精準幫扶實現「雙白雙贏」

“大白雲帶小白雲”精準幫扶實現“雙白雙贏”

白雲區駐村幫扶工作組工作人員在田間地頭查看。

貴州都市報訊 你知道但家香酥鴨店裡的鴨子有三分之二是來自長順縣白雲山鎮嗎?一個養鴨大棚能為50戶貧困戶增加分紅,在這裡務工的貧困戶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自貴陽市白雲區和長順縣白雲山鎮協同開展“百企幫千戶”行動啟動以來,白雲區政府捐助及組織企業捐助的幫扶資金共815.8萬元,在醫療衛生、教育扶貧、產業扶貧等多方面開展幫扶,其中產業扶貧方面以“一養兩種”為主線,發展“香酥鴨”養殖、蔬菜種植、刺梨種植等產業,取得一定成效。

“一養”:貧困戶戶均保底分紅1400元以上

據悉,但家香酥鴨自2015年開始就斥資1.5億在長順縣白雲山鎮建立了肉鴨加工基地,2016年5月養殖大棚開始投產。

8月1日,記者走進了位於白雲山鎮涼水村的但家香酥鴨養殖大棚。在養鴨大棚裡,記者碰巧遇到但家香酥鴨公司養殖運營總監劉敏傑,據他介紹,目前但家香酥鴨在白雲山鎮有10個養殖大棚,一天可為公司提供5000多隻鴨子,但還需外購2000只鴨子才能滿足市場需求,公司準備再投產15個養鴨大棚。

據瞭解,2016年以來,貴陽市白雲區協調100萬元幫扶資金用於建設標準化立體式養鴨基地養殖櫻桃谷鴨,10個養鴨大棚已建成投入使用,出欄肉鴨7批共計9萬餘羽,產值達315萬餘元,覆蓋500戶貧困戶,已實現戶均保底分紅1400元以上,7個村(社區) 村集體經濟增收7.14萬元以上。

白雲山鎮改堯社區的陳學林就是村裡的貧困戶,此前一直在家務農,2016年5月他來到涼水村養鴨大鵬開始學習飼養鴨子和管理鴨舍。“我現在一個月可以得至少3000元工資!”陳學林高興地說。

“兩種”:蔬菜基地解決230餘名貧困戶就業

思京村擺牙組的貧困戶楊小蓮告訴記者,她的丈夫很早就去世了,兩個女兒出嫁,現在家裡只有一個智障兒子陪著她住,她出來幹農活一天可以掙80元錢,加上蔬菜銷售分紅每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已經非常滿足。

白雲山鎮扶貧站站長金亞告訴記者,白雲山鎮現已建成龍崗坡、小巖腳等四個蔬菜種植基地,總流轉土地面積1926畝,收穫辣椒、黃瓜、水果玉米等蔬菜40餘萬斤,實現解決貧困戶就業230餘人,利益聯結覆蓋貧困戶71戶,每月戶均增收1800元以上。

在刺梨種植方面,目前白雲山鎮刺梨種植面積2.5萬畝,收穫3000噸,產值達900餘萬元,涉及貧困戶300餘戶,戶均收入7500元以上。

截至目前,白雲區共投入幫扶資金815.8萬元(財政對口幫扶資金538萬元、122家企業投入的幫扶資金277.8萬元),建成小城鎮建設項目1個,建設扶貧產業項目8個,覆蓋貧困戶751戶2588人。在白雲區、白雲山鎮共同努力下,白雲山鎮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幫扶前(2016年底)的1095戶3594人減少至今年的858戶2884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2.24%,貧困發生率減少了3.02%,並在2017年度考核中獲得第一名的佳績。(記者 楊酈晶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