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小技巧:以花草樹木取名

起名小技巧:以花草樹木取名

漢字具有十分豐富的表現力,它使自然界中的植物都有一個優美動聽的名稱。我國曆代風俗中有以物比人的習慣,用植物名作為人名,確實具有較強的表現力,也正因為如此,人們經常用花草樹木的名稱來取名。

花草纖細、柔弱、嬌豔、芳香、華美、多姿,一向被用來代指女性。以花草取名,素來也以女性居多。

如前秦詩人蘇蕙,劉宋文學家韓蘭英,唐代詩人宋若莘,五代詩人花蕊夫人,宋代詩人蒲芝,元代文學家薛蕙英,明代詩人朱桂英、胡蓮,學者黃幼藻,清代作家王蓀、朱菊齡,詩人方若蘅、王採萍等,都是用花草作為自己的名字。

當代名人還有白薇、聶華苓、陳秀梅、謝芳、向梅、般秀梅、吳倩蓮、王菲等,其熱衷勢頭亦不減古人。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花草字用得過多過濫,難免會落入俗套,衍生重名。因此,像梅、蘭、菊、荷、蓮、桂、苗、茵、獲、莎、菁、非、芝、蓓等常見字,要注意仔細選用和搭配。

如果覺得直接用花草取名太露,也可以用花草的別稱或引申義來取名。如有些花草具有象徵意義,有些花草名稱被用來作為月份的別稱,有些則被當作市花或鎮花。

以下具體介紹一些經常用於人名的花草名稱:結香、長春花、桂竹香、石菖蒲、馬蹄蓮、瑞香、木蘭、珠蘭、正木、牡丹、海棠、紫荊、芙蓉、石榴、美人蕉、大麗花、小蒼蘭、常春藤、絡石、木香、扶芳藤、凌霄、牽牛花、蒲葵、曇花、扶桑、郁李、棣棠、萬壽菊、翠菊、虞美人等。

起名小技巧:以花草樹木取名

樹木的名稱也經常被用作人名,但與花草相反,它一般是用於男名中。

如清朝道教首領劉松、清初名儒李柏、東漢水利家許楊、南宋畫家林椿、清末大臣徐桐、香港企業家曾憲梓、清朝醫學家章楠、宋代文學家碧桃、現代作家黃谷柳、電影劇作家林杉、教授陳瘦竹、美籍華人於梨華等。

以下具體介紹一些經常用於人名的樹木名稱:松、柏、楊、桐、梓桃、柳、杏、杉、杞、杭、楮、樅、楓、櫨、枳、柃、恍、樺、楠、槐、檀、櫚、椿、竹、梨等。

以樹木名稱取名,也要注意一-些如楊、柳、楓、桃、松、柏、楠等常見字的搭配,既要看重形、音、意美,又要謹防造成重名。

除了以上花草樹木外,植物類名稱中的農作物名稱也可以被用作人名。如隋朝有將領陳稜,南宋有畫家趙葵,明朝有畫家瓜疇、詩人陳芹,清代有學者六穀、詩人曹禾、學者藕魚、名士稼翁,當代有作家楊麥、教授金粟等。

花草樹木賦予世界靈性,其用於人名,使名字沾上了大自然的靈氣,充滿了健康和綠色,甚至能使人產生迴歸自然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