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之道:從自媒體平台算法分發內容機制上獲得的創作借鑑

自媒體之道:從自媒體平臺算法分發內容機制上獲得的創作借鑑

自媒體之道:從自媒體平臺算法分發內容機制上獲得的創作借鑑

今天是《自媒體之道》一書系列分享的第八篇文章。分享的主題是:算法是如何進行內容分發,為自媒體人提供“名”的。

我們知道,自媒體平臺要為自媒體人提供足夠的“名”和“利”,才能吸引更多的自媒體人的入駐和發文。

傳統媒體時代,只能由編輯來行使這種分發權力。而自媒體時候,算法則發揮了更大的作用。使用的是“人工智能+編輯分發”的模式。

自媒體之道:從自媒體平臺算法分發內容機制上獲得的創作借鑑

自媒體之道:從自媒體平臺算法分發內容機制上獲得的創作借鑑

人工智能(AI)在自媒體領域的應用就是讓機器去幹人乾的活。人工智能可以讓算法通過分發信息,達到千人千面、私人定製的效果。

要實現算法的精準分發,需要以下三個要素:用戶畫像、文章畫像和算法模型。

用戶畫像:即用戶是誰?用戶喜歡什麼?

文章畫像:即文章內容是什麼?文章領域是什麼?文章內容的質量如何?

算法模型:即如何精確地匹配用戶畫像與文章畫像。

自媒體之道:從自媒體平臺算法分發內容機制上獲得的創作借鑑

自媒體之道:從自媒體平臺算法分發內容機制上獲得的創作借鑑

以下詳述三個要素;

  • 用戶畫像

第一個層次:生活環境。包括地理位置和時間場景。地理位置有助於推送更精準的內容,是上班場所,還是娛樂購物場所,推的內容可以不一樣。時間場景方面,早上應推偏資訊類內容,而晚上則應該推偏文娛類內容。

第二個層次:手機環境。手機型號不同的讀者的閱讀習慣不一樣。還有手機裡的APP使用頻率,在不影響用戶隱私的前提下,也可以輔助參考。

第三個層次:用戶信息。包括性別、年齡、身份、學歷等註冊信息,用戶選擇的興趣領域。以及用戶第一次打開APP時的點擊行為,都可成為用戶畫像的重要數據。

  • 文章畫像

文章體裁:屬於圖、文、視頻、音頻、直播、問答等。

文章作者:作者級別、知名度和訂閱數等信息。

文章標籤:文章的所屬領域,由作者自已標註,後期也可由編輯判斷或機器自動判斷做修正。

內容質量:由編輯和算法判斷。編輯通過選題、採訪、寫作和包裝四個維度來判斷;算法則從數據方面來判斷,包括點擊、分享、收藏、用戶閱讀時間等數據。

  • 算法模型

算法模型會分為很多模塊,如垃圾過濾模塊、本地模塊、熱點模塊等。算法需要在每個模塊裡進行文章挑選和排序,擇優擇準分發給用戶。

以熱點模塊為例,通過置頂、挑選等操作將相關熱點文章放到“熱點池”中,讓算法瞭解了什麼是熱點後,進行機器學習。算法基於一定標準來判斷熱點的大小和分發規模。

自媒體之道:從自媒體平臺算法分發內容機制上獲得的創作借鑑

自媒體之道:從自媒體平臺算法分發內容機制上獲得的創作借鑑

而分發的效果好壞,由以下四個方面決定:

準:推送的是用戶喜歡的內容。

快:第一時間推送給了用戶。

優:優先推送同一領域高質量的文章。

寬:推送的信息量要充足,確保用戶對某個事情有更多的知情權。

算法的難度於在體察人性,算法的根本在於精確匹配內容並分發。

如果說編輯看重的是價值觀,保證的是公平;那算法則看重的是數據,保證的是效率。自媒體平臺要做的就是尋找公平和效率間的最佳平衡點。這樣對平臺有利,對自媒體人也有利。

通過以上算法分發知識的概述,重點是讓大家瞭解原理,從而為寫作提供借鑑,以利於優質文章的創作。就像對一個道理的領悟,如果我們想通了,把握到了它的運行規律,再做到知行合一的話,就能有不錯的收穫。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zhizhuo_wx,免費獲取精選的成長、知識變現、理財類電子書,分享的都是精選乾貨,同時也在不斷更新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