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賞魚的養殖中如何去平衡換水與餵食的關係?

在觀賞魚的養殖中,換水與餵食的關係尤為重要,其實這種平衡並不是難以把握,只是很多魚友不去仔細的觀察和身體力行而已。

在觀賞魚的養殖中如何去平衡換水與餵食的關係?

一、餵食

我們都知道觀賞魚的餵食要定時定量,可是怎麼去定時怎麼去定量,很多魚友把握不準,其實原則上很簡單,我們最多就以每次餵食15分鐘之內魚兒能夠吃完、魚缸底部最好是無魚食殘渣為準,冷水魚在溫度不高的夏天就可以用這個標準來衡量。

熱帶魚和氣溫高的時候的冷水魚,投餵時可以在10分鐘之內吃完為止,如果魚兒養殖的密度過大,那就我們的投餵量就掌握魚兒在5分鐘之內吃完就可以了。

在觀賞魚的養殖中如何去平衡換水與餵食的關係?

我們之所以投餵過多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把握以上的原則,所以才會導致魚缸內的剩餘殘渣或者是魚兒的糞便過多。

以上就是觀賞魚投餵的定量原則,至於定時就更好說了。

一般的來講小魚處於幼苗期,我們可以一天投餵三次以上,亞成魚可以每天投餵兩次以上,成年魚每天投餵一次就可以了,至於魚食的選擇,幼魚每次管飽也要定量,亞成八分吃飽也要定時,成魚六分吃飽每天一次。

在觀賞魚的養殖中如何去平衡換水與餵食的關係?

觀賞魚餵食就是這麼簡單的定時定量原則,極個別的品種可以根據食慾狀態來做相應的調整就可以了。

當魚兒出現少食、拒食狀態時,可以適當的停食一頓或者一天,觀察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之後,我們才去採取相應的措施,不要去一味地就是長時間的停食或者下藥,這樣的做法都不是正確的,只有通過仔細觀察才能最終去發現問題。

在食物的選擇上也是要去因魚而異,魚兒的營養雖然是主要的,但是如果水質首先就玩完了,那麼一切都將免談。

二、水質

在觀賞魚的養殖中如何去平衡換水與餵食的關係?

如果是喂完魚食後水質出現短暫的渾濁現象,其實這很正常,只要在半天之內水質恢復澄清就沒有問題,但是我們不能已經看到水質混濁了,還要去死板的繼續投餵下一頓的魚食。

比如說早上餵食之後,中午下班回家水質依舊渾濁,特別是水質白濁,那麼我們就要立即查找原因了,中午就不要再繼續投餵了,或許即使你什麼措施也不採用,只要中午這頓不去投餵,到了晚上水質自然就會澄清,如果到了晚上水質依舊,那我們就要去從多方面的查找原因了。

在觀賞魚的養殖中如何去平衡換水與餵食的關係?

是不是水該換了,濾棉該清洗了,魚兒病了或者有死魚現象等原因,查找完原因、解決完問題之後我們再行投餵,如果問題得不到解決,停食個一兩頓是沒有問題的,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所有能夠出現的水質混濁原因,基本上全部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我們怎麼就解決不了呢?

在觀賞魚的養殖中如何去平衡換水與餵食的關係?

大家注意啊,我說的是水質混濁而不是說你的魚缸裡有輕微的綠水、黃水現象,水質很好或者偶有一點殘渣剩飯,我們就要停食,凡事都有個度,這個度就要我們自己去掌握,適當的結合魚兒的狀態去觀察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