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比「娘炮」討論更重要的

夏令營中的奇怪現象

美國最大的危機是美國的爸爸們不見了

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不是母親

有比“娘炮”討論更重要的

夏令營中的奇怪現象 每年我們閃耀兒童教育科學研究院都會帶學生做夏令營,每期夏令營都有第一次離開父母的孩子。小孩子第一次離開父母想家哭泣是很正常的,與人勇不勇敢沒有任何因果關係,它就是情緒的一種表達和渲洩方式而已。

有比“娘炮”討論更重要的

2018年黃水夏令營

不過有兩個現象值得注意,第一,在所有想爸爸媽媽而哭泣的孩子當中,男孩子佔了絕大多數,而且大男孩還不少;第二,這些男孩子哭起來沒完沒了,情緒難以控制。我也經常聽到我在幼兒園工作的朋友說,在幼兒園,小朋友在游泳池學游泳的時候,不敢下水的、下水不敢動的、在水裡哭的幾乎全是男孩子。這些現象的背後原因是什麼?請你先思考一下。

有比“娘炮”討論更重要的

美國最大的危機是美國的爸爸們不見了 麥道衛博士是美國著名的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是6A理論的倡導者。有一次,麥道衛博士和美國總統布什一起喝茶,總統問他:“麥道衛博士,你覺得美國現在的危機是什麼?”麥道衛博士回答說:“美國現在最大的危機不是伊拉克戰爭,也不是美國現在的科技不夠發達、更不是美國的軍事不夠強大,美國現在最大的危機是美國的父親們不見了。”麥道衛博士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美國當時最大的危機是美國的爸爸們都不在爸爸的崗位上了,忘記了自己承擔孩子教育的責任和義務了。

有比“娘炮”討論更重要的

中國的十分鐘爸爸 中國現在和布什先生那個時代的情況十分相似,有一項調查顯示,中國父親平均每週陪孩子的時間不到十分鐘,所以有“十分鐘的父親”之說,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有比“娘炮”討論更重要的

“父愛缺乏綜合徵” 據美、英、德等國專家最新研究顯示:兒時患“父愛缺乏綜合徵”的孩子長大後成為窮人的可能性要比一般孩子高5倍,中學輟學率高2倍,犯罪率高2倍;如果是女孩,長大後成為單身母親的可能性高出3倍,缺乏父愛的孩子年齡愈小,患綜合症的危險愈大。

有比“娘炮”討論更重要的

對孩子心理和人格影響最大的不是母親 麥道衛博士說:“在家庭教育中,在對孩子的心理和人格影響上,影響最大的不是媽媽而是父親。”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成果表明,孩子在幼年成長過程中,如果平均每天能陪伴孩子2個小時以上,孩子的智商會更高,男孩更像小男子漢,女孩長大後更懂得如何與異性交往;另外,由於性別差異,父親在培養孩子的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數理能力以及勇敢、堅強、寬容、冒險、規則意識等方面比母親具有更大的優勢。可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的角色不能缺失,也是母親不可替代的。

有比“娘炮”討論更重要的

抱著小七的貝克漢姆

陪伴一定是有效陪伴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我們這裡指的陪伴是有效陪伴,就是參與到孩子當下的事情當中去,比如,孩子搭積木你就和Ta一起搭,孩子看電視你就培Ta一起看、一起討論電視裡面的問題。

有比“娘炮”討論更重要的

有比“娘炮”更重要的 社會的發展是個體更加個性化展現自己,社會更加包容和尊重個人的自我選擇。尊重多元審美,尊重每個人的自我選擇,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是社會的進步。對於部分成年人的”娘化“現象,我們應該包容、理解和尊重,就像青菜蘿蔔各有所愛,不可厚非。 什麼樣的外在氣質風格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人應該是一個積極向上、身心健康、勇於擔當、充滿正能量的人!

有比“娘炮”討論更重要的

奧巴馬和女兒在一起

”爸爸去哪兒?“ 對於兒童,年齡越小可塑性越大,父母的態度和引導、周邊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特別是父親。要想男孩更陽剛、更大度、更勇敢,請父親多陪伴孩子。希望有更多的”爸爸去哪兒“的父愛故事發生在你和孩子的生活中。

有比“娘炮”討論更重要的

在兒童時期,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是非常少的,就每一天而言,除了孩子睡覺、上幼兒園、上學、做作業、吃飯等時間,一天中父母和孩子真正一起玩耍、聊天的時間是非常少的。進入青春期,父母要想很好的影響孩子就更難了,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不再是父母,而是Ta身邊的同學、朋友。所以,我們要在還能有效影響孩子的時間多陪伴他、影響他。

說明:圖片、照片來自互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