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綺勸女生不要主動追男生:女追男真的沒有好下場嗎?

最近素人戀愛綜藝《心動的信號》大火,作為心動觀察員的張雨綺,也時不時因為各種戀愛觀點被送上熱搜。


張雨綺勸女生不要主動追男生:女追男真的沒有好下場嗎?


爭議最大的一條是,張雨綺在評論女生李君婕時說:“李君婕是主動出擊型的女生,把所有的訴求都表達了出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女生真的要獲得幸福的話,在兩性關係中,還是被動一些比較好。”

張雨綺勸女生不要主動追男生:女追男真的沒有好下場嗎?

這時候,同樣是心動觀察員的官鴻表達了相反的意見,張雨綺的態度更堅決了:

“你父母把你養那麼大,如花似玉,小心翼翼,誰希望你主動去追一個男生?”


張雨綺勸女生不要主動追男生:女追男真的沒有好下場嗎?


這段節目一播出,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紛紛開始討論現代社會,女生到底要不要主動追男生。


張雨綺勸女生不要主動追男生:女追男真的沒有好下場嗎?


當女性不主動時,女性在顧慮什麼

我相信任何人,當遇到自己喜歡的人的時候,都會有想和他在一起的衝動,但是大部分的女性,卻會按耐自己的衝動,期望男性能夠反過來追求自己。

那麼,到底是什麼阻礙了女性的主動?

第一、傳統男性追獵論的影響

達爾文主義喜歡用原始社會進化的觀點,來解釋現代人類生活的一些行為,在一個“人類原始天性”的大前提下,所有的推論都帶著假設的動物氣息。

比如經常能看到的一句話“男人的天性就是狩獵,追逐的快感才是男人想要的”。

讓我們不禁聯想到非洲大草原上時速能超過一百公里的獵豹,野性且野蠻。女性成為了被追逐的羚羊,弱勢且危險。


張雨綺勸女生不要主動追男生:女追男真的沒有好下場嗎?


在某種程度上,這種理論中帶著物化女性的色彩,男女關係成為了獵人與獵物的關係,而不是相互平等的伴侶。在追求結束之後,女性便作為戰利品屬於男性,成為男性的財產象徵。

第二、付出越多就越怕失去

無數的情感專家告訴你,誰主動,誰被動。“心血辯護效應(Effort Justification)”認為 “在一件事情上付出越多,對它的態度就會越喜歡”。

用十元遊戲幣夾到娃娃比用十元錢買到娃娃更讓人開心,因為付出了更多的心血而更加珍貴。

相對應的,如果想讓對方同樣感覺到你更珍貴,也可以讓對方付出更多的成本。等到對方付出的成本比較大時,會將付出的成本附加在你的身上,因此更加珍惜你們的關係。

第三、傳統社會對女性價值的衡量方式

當然,傳統觀念也有人文道德觀,同意一定程度的男女平等。

因此,在傳統觀念裡,對女性不需要主動的合理化解釋是,女性的單純美好是最珍貴的,女性不需要努力追求幸福,只要把辛苦追求的任務交給男性就可以。

而被追求也說明了女性的魅力與價值,因此被追到了之後,男性會更加認可女性的價值。而過於主動的女性會被貼上蕩婦羞辱的標籤,意為充滿慾望的,不安全的,不值得男人珍惜愛護的人。

這些都是阻礙女性去主動追求自己幸福的慣性思維和傳統觀念,但是毫無疑問,隨著社會的進步,女性的逐漸獨立強大,我們能看到這些落後的觀點在不斷的瓦解,女性在面對感情時,也在變得越來越遵從內心。


張雨綺勸女生不要主動追男生:女追男真的沒有好下場嗎?



張雨綺勸女生不要主動追男生:女追男真的沒有好下場嗎?


女生要主動,因為男追女的婚戀模式在不斷的被去主流化

張雨綺這次的言論,沒有一邊倒的贊成,而是出現了很多質疑。很開心的看到,越來越多的女生,敢於面對自己的內心需求,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在我們父母的那一代,正常的婚戀開始階段是男追女,女生普遍比較害羞含蓄,如《山楂樹之戀》裡的靜秋。


張雨綺勸女生不要主動追男生:女追男真的沒有好下場嗎?


而男性會認定一個女性,不管女生的態度如何,都堅定不移的追求到底,讓女生感動同意。但現在,這一情況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前段時間知乎上也對現代社會中的追求行為而展開激烈探討,在“現在的男性是否普遍不再對女性展開追求了?”的問題下,有18萬人關注問題,2萬多個回答幾乎異口同聲的表示,確實如此。

在“現在的男性為什麼不願意追求女性?”的問題下。一句對於等待追求的女性的吐槽,“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何必再給自己找個祖宗。”獲得了39k贊同的最高贊同數,甚至超過了問題的關注者的數量,可見引起了極大的共鳴。


張雨綺勸女生不要主動追男生:女追男真的沒有好下場嗎?


簡單分析這一問題背後的現象,我們會發現很多的社會原因。

1、 偶像劇言情小說氾濫,讓有些男性發現女性期待的追求方式對男性的考驗越來越大,追求成為了模式化的長久戰,女性會不斷升級要求,來考察男性的忠誠。使得男性對追求事情越來越反感。

2、 現代社會社交範圍越來越大,可選擇性也越來越廣,不需要費盡心思去追求一個人。在嘗試碰壁之後,男性更容易放棄追求,而不是死纏爛打。

3、 現代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和社會地位不斷提高,性格也變得越來越自信開朗,願意主動向男性示好。

4、 還有一個原因是,隨著女性運動的發展,對於男性越軌、騷擾行為的容忍度一再降低。讓男生對於追求女生的行為更加慎重和顧慮。

就像有許多開玩笑的段子在討論,當初你錯過的那些脫單的機會中,就提到男性擔心自己自作多情而選擇更加保守態度。

由此可見,男生追求女生雖然是一種傳統,但社會發展到如今,男追女的婚戀模式在不斷的去主流化,越來越多的女生,願意去追男生。

正如越來越多的男生,也享受被女生追一樣。

很多人覺得,這樣的變化是女性待遇降低了,其實不然,待遇降低的背後,是兩性關係中的主體性和地位的提高。

這種平等的背後,是一種性別的尊重,感情甜蜜的時候看不出來,等到關係出現問題的時候,更獨立自主的女生,會更容易受到尊重,也更有可能避免破裂的感情帶來的損失和破壞。

我們越來越少的提到,被甩,被拋棄。取而代之的是分開,也可見,女性在面對感情破裂這件事中的成長。

正如這次張雨綺的觀點得到廣泛的反對,也是因為與她自身行為的反差。標榜敢愛敢恨的張雨綺,敢於因為愛情閃婚多次,也因為男性的錯誤,而果斷選擇離婚。

她本身是女性獨立的非常好的榜樣,但卻說出被動的女生才會被珍惜的觀點。讓人不能理解她為何主動放棄自己的勇氣與自信。


張雨綺勸女生不要主動追男生:女追男真的沒有好下場嗎?



張雨綺勸女生不要主動追男生:女追男真的沒有好下場嗎?


大數據顯示,女生越主動,感情越幸福

很多女生覺得,能夠被人追求寵愛的人生才幸福,殊不知,這種幸福其實是建立在被選擇和自身某種程度的妥協的基礎上。

把自己的幸福交予別人的手中,等於把人生的開關交給了別人,讓別人來決定自己的幸福水平。

而那些主動追求自己喜歡的人的人,即使一開始被拒絕,卻更有幸福的可能性和穩定性。

數學界對這一現象有一個非常經典的研究,叫做“穩定婚姻模型”(stable marriage model)。模型可以簡單想象成一場“3分鐘相親”活動,參加活動的有n位單身男士和n位單身女士。

活動開始之後,雙方進行短暫的單獨交流,併為彼此打分排序。然後每一位單身男性主動出擊,依次對最喜歡的單身女性求愛,一旦被接受,即失去自由身,進入訂婚狀態;

而女性則採取“守株待兔”和“喜新厭舊”策略,對前來求愛的男性進行選擇:若該男性比未婚夫排序更高,則可以悔婚,選擇新的追求者作為未婚夫;否則拒絕該男性的求婚。

被女友拋棄的男性重獲自由身,重新擁有了追求女性的權利——當然,新的追求對象在心中的喜歡程度排行榜上比不過之前的女友。

這樣,在算法執行期間,每個人都有可能訂婚多次,也有可能一開始就找到了自己的最愛。

每訂一次婚,女性們的選擇就會更有利,而男性們可選擇的女性會是他們越來越不喜歡的。因為人數是對等的,等到所有人都選擇完之後,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伴侶,而活動才宣告結束。


張雨綺勸女生不要主動追男生:女追男真的沒有好下場嗎?


看起來男性是從高到低進行主動追求而且沒有決定權,是處於劣勢;而女性可以從低到高依次晉升,並且一直有選擇權,是處於較高的地位。那麼採用兩種不同策略尋找穩定婚姻的男女性別,誰會更幸福呢?

讓所有的女性失望的是,從多次計算的結果和實驗的結果來看,男性可以從自己最喜歡的異性開始追求,就算被女性拒絕多次,但最後大概能也追到第4或第5個;而女性卻會被自己心中第20個左右的男性追到。

因為男性可以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女性,主動去表白,因此起點比較高。而女性只能在兩個追求者之間比較選擇,遇到自己喜歡的人的可能性相對較低,而想要等到自己喜歡的人來追求自己,可能要等很多輪。

這樣,女生可能等不到自己最喜歡的男友表白,活動就結束了。現實中確實存在這種情況,許多非常優秀的女性,不想將就幸福,因此一直等待自己最喜歡的男性。

但是,適婚年齡就像遊戲時間,在社會共識下,在大眾的心目中配對活動就結束了,於是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剩女”。

從長期大樣本來看,主動方是更佔優勢的。主動即意味著,首先掌握了選擇權,主動選擇之後,被追求方才能選擇是否接受追求,因此主動方總是更能選擇自己喜歡的人。

如果將能和自己喜歡的人幸福度過一生而定義為勝利的話,主動方几乎是必勝的,因為主動即掌握了主動權。


張雨綺勸女生不要主動追男生:女追男真的沒有好下場嗎?


那麼,如果想要做一個幸福的勝利者,有幾條建議想要分享給大家。

1、要清楚自己的價值,知道自己只會因為主動而更值得被愛。這樣在評價雙方的價值和衡量兩個人的平等關係時,會有自己堅定的標準,知道對方對自己夠不夠好,有沒有付出足夠的成本來維繫雙方的感情。也可以避免自己付出過多,而失去平衡。

2、自我解放物化女性的思維慣性,女性不需要待價而沽。與男性一樣,有喜歡一個人,並且想要和一個人在一起的權利。你可以讓自己的幸福,建立在自己可選擇可控制的基礎上。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喜歡什麼樣子的異性,也只有你能感受你的真實需求。如果你遇到了他,就可以邀請他共度餘生。

3、主動追求無關值得被珍惜與否,只是一個人是否有自信和勇氣的問題。一個自信且有勇氣的人,當然是一個更優秀的人,也更值得被珍惜。

4、要掌握並使用自己擁有的的主動權。你可以選擇主動付出,也可以主動叫停。一個人的幸福並不是依附在另一個人身上,兩個人在一起,一定是相互給予、相互支持。

如果你發現,你在一段感情中,掏空了自己,處於非常弱勢的狀態,那就需要及時止損,避免越陷越深。

感情有沒有好下場,與誰先追求的並沒有太大關係。幸福的水平和質量,才是需要主動爭取,主動經營的意義所在。

我想我會更願意,和我喜歡也喜歡我的人在一起,而不是喜歡上一個喜歡我的人。

希望大家都能有主動追求自己幸福的理智和勇氣,並且成為能夠掌握住自己想要的幸福的女神!

互動話題

你怎麼看待男女之間誰先追誰的問題?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