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寫了一首詩被皇帝賞識提拔,他的愛情故事更加曲折離奇

《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唐·韓翃

因寫了一首詩被皇帝賞識提拔,他的愛情故事更加曲折離奇

韓翃,唐代詩人。字君平,南陽人,與錢起、盧綸等人號稱大曆十才子。天寶13年(754年)考中進士,寶應年間在淄青節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從事,後隨侯希逸回朝,閒居長安十年。建中年間,因作《寒食》詩被唐德宗所賞識,因而被提拔為中書舍人。韓翃詩筆法輕巧,寫景別緻,在當時傳誦很廣。

因寫了一首詩被皇帝賞識提拔,他的愛情故事更加曲折離奇

他的詩工整清麗,流傳名句甚多。如“雨餘衫袖冷,風急馬蹄輕”(《送故人歸魯》),“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落日澄江烏榜外,秋風疏柳白門前”(《送冷朝陽還上元》),“蟬聲驛路秋山裡,草色河橋落照中”(《送王光輔歸青州兼寄儲侍郎》)等。

因寫了一首詩被皇帝賞識提拔,他的愛情故事更加曲折離奇

天寶年間,韓翃還只是一個貧困潦倒的窮書生。他與一位李生很是要好,這個李生不但愛才且家中鉅富,歌兒舞姬眾多。李生有一位寵姬柳氏,妙擅歌舞美豔無雙。

因寫了一首詩被皇帝賞識提拔,他的愛情故事更加曲折離奇

柳氏見到韓翃後心生愛慕,對她的侍女說:“韓先生哪裡會是長久貧賤之輩呢?”。李生知道柳氏對韓翃的情義後,不旦不怒,反而把柳氏送給了韓翃,還拿出三十萬錢的財物一併贈與韓翃。自此郎才女貌,成就一段風流佳話。

因寫了一首詩被皇帝賞識提拔,他的愛情故事更加曲折離奇

好日子才開始,安史之亂來了。烽煙四起,韓翃柳氏被迫分離。韓翃進入平盧節度使侯希逸麾下作了一名書記,而柳氏為了躲避戰亂剪去頭髮隱藏形貌,躲在了一個寺廟裡,一躲就是許多年。

因寫了一首詩被皇帝賞識提拔,他的愛情故事更加曲折離奇

直到安史之亂平定,兩京收復,侯希逸帶著韓翃等一眾下屬回到長安。韓翃想起柳氏,他就寫了一首詩:“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派了幾個親兵拿著這首詩先行到長安城裡打探消息。

因寫了一首詩被皇帝賞識提拔,他的愛情故事更加曲折離奇

過了幾天,親兵帶著柳氏的消息回來了。原來自從韓翃消失以後,柳氏躲進寺院當了尼姑,看到他的《章臺柳》之後,也回答了一首詩:

“楊柳枝,芳菲節,所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因寫了一首詩被皇帝賞識提拔,他的愛情故事更加曲折離奇

柳氏還沒有等到韓翃來接,卻又被一名番將沙吒利劫去專房獨寵。沙吒利是大唐請來的吐蕃將軍,平定叛亂有功,非常驕橫,平時殺個把人根本不當回事。柳氏躲過了安史之亂,還是沒有躲過被人劫掠的命運。

因寫了一首詩被皇帝賞識提拔,他的愛情故事更加曲折離奇

後來有一天,韓翃走在大街,一輛車中的女子突然問他,“是韓員外嗎?我是柳氏啊!”並且讓婢女把自己失身沙吒利的事情告知了韓翃,約他明天早晨一定要在道政里門等著。韓翊如期前往,卻沒想到柳氏是要跟他訣別的。贈他玉盒香膏,相約永訣。想想也是,沙吒利是兵有將的軍官,而韓翃一介儒生,拿什麼去跟人家爭啊!柳氏已經認命了。

因寫了一首詩被皇帝賞識提拔,他的愛情故事更加曲折離奇

有一次侯希逸手下的將領們在酒樓飲酒,席間眾人發現韓翃悶悶不樂。當時有一個叫做許俊的小將站起身來,把手按在寶劍上對韓翃說:“你大概有什麼心事吧?說出來,我一定為你效勞。”韓翃只好把事情的原委和盤托出。許俊一聽:“這事簡單,我給你把柳氏帶回來。”

因寫了一首詩被皇帝賞識提拔,他的愛情故事更加曲折離奇

這許俊說幹就幹,換上一身吐蕃兵的服裝,腰佩雙劍,埋伏在沙吒利府邸的旁邊。看見沙吒利出門之後,翻身上馬直衝進去:“讓開!沙吒利將軍落馬受傷,叫我接柳氏去守護!”沙府人一時摸不著頭腦,眼睜睜地看著他帶著柳氏飛馳而去。

因寫了一首詩被皇帝賞識提拔,他的愛情故事更加曲折離奇

韓翃等人還在喝酒呢,許俊就攜帶著柳氏上樓了。夫妻相見,抱頭痛哭。許俊向眾人敘說了自己的這番冒險經歷,韓翃哭得更慘了。眾人勸說:“你們夫妻都團圓了,還哭什麼?”韓翃哭著說:“我還以為許俊把沙吒利殺了呢,敢情沙吒利還活著呀!”大家這才意識到事情沒有完。束手無策,只好去找侯希逸。誰知道侯希逸聽完之後,連聲誇獎許俊:“這種事我以為只有老夫年輕的時候敢幹,沒想到你也行呀!好,這事包在我身上了。”

因寫了一首詩被皇帝賞識提拔,他的愛情故事更加曲折離奇

於是侯希逸向代宗皇帝上書,請代宗幫忙。代宗也早看不慣沙吒利的驕橫,就下詔把柳氏歸還韓翃,離散多年的兩人終於破鏡重圓。為了安撫沙吒利,賜錢兩百萬錢了事。

因寫了一首詩被皇帝賞識提拔,他的愛情故事更加曲折離奇

這段離奇曲折的愛情故事,不僅有韓翃和柳氏不離不棄的愛情底蘊,更有灑脫豪放的李生千金散盡的成人之美,有急公好義的許俊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之情,有大將軍侯希逸的鼎力相助之恩,有大唐皇帝的金口玉言放還之德。這中間哪一個環節出了差錯,都不會有這樣圓滿的結局。韓翃柳氏雖然不幸生在亂世,卻依然有那些溫暖人心的人與事。

因寫了一首詩被皇帝賞識提拔,他的愛情故事更加曲折離奇

唐德宗的時候,一次皇上需要一個機要秘書(知制誥)。宰相提了好幾個人選,德宗都不滿意。宰相一時之間想不出來人選,就請德宗批示。德宗在文書上批示:給韓翃。不過當時有兩個韓翃,宰相拿不定主意,只好又請示。德宗批示:給寫“春城無處不飛花”的那個韓翃。連皇帝都知道韓翃的詩歌,可見這首詩是多麼的有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