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8年到1999年的兩年間,錯過了這一段,也就錯過了一個世代

在全球乃至中國的互聯網史上,從1998年到1999年的兩年間,是一個神秘的時期,錯過了這一段,也就錯過了一個世代。

美國:

1998年11月24日,美國在線以4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網景公司,網景與微軟的瀏覽器之戰打到了白熱化的地步,比爾·蓋茨非常強勢地把Windows 95與瀏覽器IE捆綁銷售,取得奇效,微軟還在這一年公佈了Windows 98,將瀏覽器中的Web頁面設計思路引入到Windows中,使Windows變得更為生動和實用,並真正成為了一個面向互聯網的桌面系統。這一年,微軟的股價暴漲72%,同時它遭到不正當競爭的嚴厲指控,美國華盛頓地區法院於1O月19日開庭審理司法部及2O個州政府起訴微軟違反“聯邦反壟斷法”一案。

從1998年到1999年的兩年間,錯過了這一段,也就錯過了一個世代

1998年,喬布斯在重歸蘋果公司之後推出了極簡主義的iMac電腦,蘋果扭虧為盈,實現了硬件產業裡的勝利。但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它將成為新的統治者,此時的世界屬於軟件和互聯網,喬布斯僅僅是一個“歸來的壞孩子”。

從1998年到1999年的兩年間,錯過了這一段,也就錯過了一個世代

1998年,全美最受追捧的互聯網英雄是華裔青年楊致遠,他上了《時代》和《商業週刊》雜誌的封面報道,還在《福布斯》雜誌的高科技百名富翁中,以10億美元的身家躍居第16位,雅虎的業務開始走進中國,楊致遠甚至考慮在中國賣網站廣告。當然,也是在這一年,他做了一生中最愚蠢的一個決定:有兩位出生於1973年的斯坦福校友上門找到楊致遠,想要把自己的一個搜索技術以1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雅虎,楊致遠優雅地拒絕了他們。9月7日,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被迫在加州郊區的一個車庫內孤獨創業,他們把公司取名為google。

從1998年到1999年的兩年間,錯過了這一段,也就錯過了一個世代

中國

受“楊致遠奇蹟”的啟示,中國的互聯網開拓者們幾乎同時找到了成長的路徑。

1998年4月,張朝陽團隊率先完成了中文搜索系統的開發,他依照雅虎模式“克隆”了一箇中國版,是為搜狐公司。10月,張朝陽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全球50位數字英雄”之一,這讓他成為第一個互聯網業界的全國性新聞人物。

從1998年到1999年的兩年間,錯過了這一段,也就錯過了一個世代

8月,四通利方的王志東在美國考察時接觸到北美最大的中文網站華淵生活資訊網SRS,雙方一拍即合,迅速展開合併談判。12月1日,新浪網成立,宣稱將“全面提供軟件、新聞、信息和網上服務等功能,力爭成為全球最大的中文網站”。

從1998年到1999年的兩年間,錯過了這一段,也就錯過了一個世代

在廣州,靠出售電子郵箱賺到了第一桶金的丁磊也做出了一個天才般的決定,把網易由一個軟件銷售公司轉型為門戶網站。

從1998年到1999年的兩年間,錯過了這一段,也就錯過了一個世代

至此,中國互聯網的“門戶時代”到來了,新浪、網易和搜狐相繼脫穎而出,成為統治未來十年的“三巨頭”。1999年1月13日,《中華工商時報》公佈了當時國內的十大商業網站,分別是新浪、163電子郵局、搜狐、網易、國中網、人民日報網站、上海熱線、aByte、首都在線和雅虎中國。從當選網站的類型可見,都是新聞和資訊類的門戶網站,它們幾乎都沒有盈利模式,評選機構的標準是:“訪問量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內容,然後是美觀。”

與此同時,一些非門戶型的模式也如雨後春筍般地悄然出現,譬如網絡遊戲、電子商務以及專業的搜索引擎,它們在當時都沒有獲得“三巨頭”那樣的關注。

從1998年到1999年,有三個人先後進入了網絡遊戲領域。1998年6月,開發了漢化中文平臺系統UCDOS的鮑嶽橋在北京創辦了聯眾遊戲,它很快成為中國最大的棋牌遊戲網站;1999年8月,只讀了兩年大學就退學的朱駿在上海推出娛樂型社區Gamenow,後更名為“第九城市”;11月,畢業於復旦大學、1973年出生的陳天橋拿出50萬元積蓄在上海創辦盛大網絡,開始運營一家叫“網絡歸谷”的虛擬社區。網絡遊戲在日後將成為中國互聯網產業最賺錢的業務,不過在當時卻是“主角旁邊的花臉小廝”,一點都不被看好。

從1998年到1999年的兩年間,錯過了這一段,也就錯過了一個世代

電子商務領域的嘗試也各有千秋。1999年3月,英語老師馬雲以僅有的50萬元創辦了一家專門為中小外貿企業服務的B2B(Busio Business)網站阿里巴巴,幾個月後,這家不知名的中國網站就成為了全球最活躍的電子商務網站,《福布斯》派出記者追蹤尋到杭州,終於在一個叫湖畔花園的住宅小區裡找到了這間小公司。6月,瞄準旅遊業的攜程網誕生了,它的四位創辦人是當時的創業者中身份最為顯赫的,沈南鵬是德意志銀行亞太區的總裁,梁建章是甲骨文中國區的諮詢總監,季琦創辦過上海協成科技公司,範敏是上海旅行社總經理和新亞酒店管理公司副總經理;11月,當過多年個體書商的李國慶和他的海歸妻子俞渝聯手創辦了從事網絡圖書銷售的當當網,它的模式完全是照著美國亞馬遜網站複製的。

從1998年到1999年的兩年間,錯過了這一段,也就錯過了一個世代

在搜索領域則出現了百度和3721。1998年10月,北京方正集團的軟件工程師周鴻禕開發出一種支持用戶通過中文找到自己要到達網站的軟件,他在自家的小屋裡創辦國風因特軟件公司,公司網站名為3721,取自諺語“不管三七二十一”,頗有我行我素的意思。周鴻禕出生於1970年,日後將成為馬化騰最棘手的敵人之一。1999年底,在美國讀完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的李彥宏回國創辦百度公司,那時的他已是硅谷小有名氣的搜索技術專家,曾因解決了“如何將基於網頁質量的排序與基於相關性排序完美結合的問題”而獲得了一項美國專利,百度的取義來自辛棄疾的名句,“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在中國企業史上,出現於1998年至1999年的這些互聯網創業群體是前所未見的一代,他們如一條喧譁而璀璨的星河,隔出了一個新的企業家世代。

首先,他們非常年輕,均出生於1960年代中後期及1970年代中前期。這是當代中國的“黃金一代”,他們大多數受過正規的學歷教育,有良好的專業背景,不少人是碩士或博士,甚至畢業於全球最好的大學。他們的朝氣及學識遠非之前的、出身於鄉村或城市底層的草根創業者可以比擬。

其次,這些創業者置身於一個橫空出世的信息產業之中。從第一天起,他們就是全球互聯網浪潮的一部分,他們沒有自然資源、權貴關係可以憑藉,也無需與政府進行任何的尋租博弈,而且一開始,他們就把腐朽而霸道的國有企業集團逐出了競爭圈。因此,這是天生的全球化一代,是在陽光下創業的一代。

其三,他們是風險資金和國際資本市場催化的一代,是“帶翅膀的創業者”。這在中國企業界是聞所未聞的創業模式,張朝陽和李彥宏從一開始就有風險投資的助力,周鴻禕和陳天橋在企業運營的一年內得到了風險資金的注入,而馬雲在被福布斯報道之後,便成了國際資金追逐的對象。新浪、搜狐和網易更是得萬千關注,在1999年底,它們就先後啟動了去納斯達克上市的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