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走向右走,潮水退去後P2P平台的必然命運

最近,伴隨著一系列政策的出臺,風險加速出清、行業加速洗牌,大浪淘沙,提前預知風險、且能安全應對風險的能力,是考驗P2P平臺的關鍵。

平臺持續監管:一邊是倒閉潮,一邊卻是行業回暖


8月8日,互金整治辦下發《關於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針對“唯恐行業不亂”的老賴提出解決辦法,重拳打擊,將逃廢債信息納入徵信系統,全方位入手,徹底根治行業亂象。8月12日,互金、網貸整治辦擬定了十項舉措,應對網貸風險,全面護盤P2P。9月3日,國家信息中心主辦的“信用中國”網站公示失信黑名單,新增涉金融嚴重失信人399家、法人及其他組織231家、自然人168人。


向左走向右走,潮水退去後P2P平臺的必然命運

可以看出,監管政策的步步緊逼是要將金融行業的病根徹底拔除。前一陣子,央行提出“再用1-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有持續性且不斷跟進的網貸風險整治,反映出了P2P平臺勢必將要面對的嚴峻環境。

現如今幾百萬投資者利益受損,監管規則尚未完善,整個金融行業要想修復如初、補回元氣,還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重塑投資者信心,盤活P2P市場,也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向左走向右走,潮水退去後P2P平臺的必然命運

而表面上看起來,整個P2P行業滿目瘡痍,似乎已經元氣大傷。但是對比另一組數據,我們又會發現行業正在回暖。

根據網貸之家最新發布的《2018年8月P2P網貸平臺貸款餘額、成交量排行榜》,頭部平臺已經都保持了穩定增長的態勢,而中小平臺淨流出在增加。

向左走、向右走,P2P出現明顯分水嶺


事實上,金融行業一向以“穩健”為核心,跑得太快反而未必是一件好事。P2P平臺的存活能力強弱主要取決於三點。

首先,是在資產端的風險控制能力,其中包括對信用風險、經營風險和市場風險的掌控力,因此,對逾期壞賬率的控制是考量風控能力的基本指標;其次,是對互聯網創新科技的應用能力,從P2P平臺紛紛轉型金融科技可以看出,不斷更新、與時俱進的科技應用能力決定了金融服務的體驗,也間接影響著用戶的選擇;最後,是嚴守政策監管的紅線,規範業務體系,才能走得更加長遠。


向左走向右走,潮水退去後P2P平臺的必然命運

而對倖存下來的P2P平臺們來說,看似不同的出路,究根結底其實就兩種。一是向左走,成為強者,條條大路通羅馬;二是向右走,被清出局,成為世人眼中的洪水猛獸。

向左走,強者愈強,雄厚的資金實力以及正向循環的資金體系保證了金融業務的正常開展,同時,強大的資金實力能夠帶來更高新的科技應用,加碼風控,有利於頭部平臺的業務拓展和規模擴張。向右走,被迫出局,肅清行業環境,勢必要犧牲不健康的P2P平臺。


向左走向右走,潮水退去後P2P平臺的必然命運

總的來說,大浪淘沙,留存企業的實際狀況已經充分曝於人前,而在浪中洗淨的平臺越發顯眼,在更為肅清的行業環境中,紛紛走向更為安全、智能化的時代,與追隨者們逐漸拉開了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