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松石寶鑑:注膠綠松石

看了這個題目,你一定會大驚失色,注膠綠松石!是的,注膠也好,加膠也罷,都一樣。目前,只能這麼稱呼,這也是業內人習慣的叫法。與經營綠松石商家混得久了,他們也教你認貨的真本領,也告訴你加工綠松石的一些秘密和內幕。

綠松石寶鑑:注膠綠松石

比如這注膠綠松石,我進山尋寶,他們請我吃飯,就在餐館的一旁,門前一個提桶,裝的像綠泥藍漆一樣的東西。門上掛著簾子,我掀簾一看,裡面一片狼藉,鍋,碗,瓢,盆,更顯眼的是一個像醫院常用的氧氣瓶一樣的大罐子,旁邊就是一個像大衣櫃一樣的電烤箱。商戶告訴我,這就是注膠綠松石的加工點,石頭(面松)就是放進那個大罐子,再把那綠瑩瑩的膠倒進罐子裡,用高溫壓注到1200度,硬是將膠注進密度不高、十分鬆軟的面松石裡。然後冷卻,然後打磨,拋光,粘蠟,面松搖身一變,就成了漂亮的綠松石上市了。

綠松石寶鑑:注膠綠松石

綠松石為什麼注膠?原因就是,綠松石的礦藏很大一部分都是比較鬆軟的,硬度不夠不說,顏色也泛白,稱為白泡松石,樣子有點像石膏,為了資源利用,國外使用注膠的方式,將硬度不夠、顏色不好的松石加工成市場上頗受歡迎的注膠綠松石,它們與其他的石頭一起搭配,也能給人帶來珠光寶氣,帶來美麗。

綠松石寶鑑:注膠綠松石

注膠綠松石顏色刻板,變化小,過渡呆滯,一塊綠松石通體一色,雖綠卻給人似塑料製品的感覺。但是也有光澤,有硬度,那種綠松石很誘人,非是幾經沙場,多年曆練,很容易將其作為高檔綠松石購買。筆者進入這個行當已二十幾年,仍屢屢走眼失手,讓人自嘆弗如。

綠松石寶鑑:注膠綠松石

注膠綠松石開始主要走的是國外市場,國外主要是拉美市場,特別是美國。我在美國的市場上,只要有珠寶的地方,就有綠松石,而且大多數就是這種注膠綠松石,我一眼就能看出那是我們這裡的貨。在其高檔的珠寶店裡,有真正天然的綠松石,如斯坦福大學旁邊的購物商城,就有貨真價實的綠松石飾品出售,而在一般的珠寶首飾市場,常常能夠看到這類綠松石的身影。近些年,美國市場疲軟了,海外一片叫窮聲,這些注膠綠松石返身走入內銷渠道,因此市場上這種石頭,不管綠松石觀賞石,還是綠松石飾品,可謂比比皆是。當然,這是2012年以前的情況。

綠松石寶鑑:注膠綠松石

那時,在竹山麻家渡、寶豐鎮、溢水鎮、秦古鎮,這樣的加工點很多,沒有人統計過,家庭作坊式的,簡易、簡陋,非常隱蔽,非常危險。我認識的一位商戶因加工注膠綠松石而發生事故,炸死了一個十幾歲的男孩,差點破產。因加工綠松石發生事故,引發火災者有之,致殘者有之。這也是我不收藏此類石頭的原因。

綠松石寶鑑:注膠綠松石

看了一兩次那樣的加工點,對綠松石行業有了一些感觸。對天然綠松石像初戀一樣的喜愛,也包容她的缺點,對綠松石瞭解得越深,對天然的綠松石愛得就越不能自拔,漸漸地就成了石痴。

綠松石寶鑑:注膠綠松石

人們對產品的製作過程充滿了好奇。正是因為好奇,我才有了上面的經歷。那些無聊的危險的工作在我的眼裡變得生動有趣。那的確是另一種人生。我沒有能力把它寫成類似美國探索頻道和歷史頻道拍的反映捕魚和卡車的節目《致命捕勞》和《冰路前行》,我只想告訴你真相,這是發生在綠松石背後的“致命注膠”和“瘋狂加工”。

綠松石寶鑑:注膠綠松石

不過,注膠綠松石也被稱作綠松石,它不是別的什麼東西。雖然注膠綠松石與天然綠松石有云泥之別,在市場上卻仍是綠松石的一個種類。原來每公斤幾百元,現在也達到了每公斤幾千元了。這些注膠的綠松石並不愁嫁!現在,原礦風橫掃松石行業,注膠綠松石已經沒有人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