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再創業,他讓中國哲學與建築設計「渾然天成」

“粉牆黛瓦,坡頂穿插,黑白構成,江南流韻,雖為人造,宛如天開”,這就是坐落在西子湖畔的浙江美術館。2005年,70歲的程泰寧憑藉三張充滿水墨質感的鉛筆畫,成為了這座著名建築的設計師。

1956年,程泰寧從南京工學院畢業。彼時,新中國現代建築設計領域幾乎一片空白。得益於大學期間習得的建築學才華,程泰寧參加了包括北京人大會堂、南京長江大橋頭建築等公共建築方案設計。45歲那年,為了發揮和鑽研自己的專業,程泰寧放棄了北京的行政領導職位來到杭州,接手黃龍飯店的設計。他的方案把中國古典美學和對自然的重視體現的淋漓盡致。

一舉成名後,49歲時,程泰寧就任杭州建築設計院院長。儘管繁重的管理工作佔據了創作時間,但程泰寧仍未放棄設計。68歲那年他選擇了創業,為自己創造人生的第二次機遇。在別人退休的年紀裡,他選擇重新開始。浙江美術館、南京博物院、加納國家大劇院、建川戰俘館等經典之作在他的筆下湧現,無不流露出中國古典美學的氣韻,這都與程老早年對中國古典文學的熱愛密切相關。

幾十年來,已有150多座建築作品、一萬多張建築手稿以及一百多萬字學術論著出自程泰寧之手。2004年,程泰寧獲中國建築師最高獎“梁思成建築獎”,是被國際知名出版機構收入世界建築大師系列的第一位中國建築師。“我做每一個作品都有糾結的過程”,83歲的程泰寧如是感慨,“在設計之初,我就抱定一個想法,把自然環境、歷史文化、結構形式、經濟發展等諸多因素綜合考慮進去。”但正是這種追夢于山水之間的“糾結”,才成就了每一座富有內涵的建築。

68歲再創業,他讓中國哲學與建築設計“渾然天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