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10年最大的啓發:樓市真的很重要!

白駒過隙,10年前的9月,百年投行雷曼倒下,從而引發了美國乃至全球市場的動盪;時至今日,10年已經過去了,全球金融市場也發生了鉅變。那麼這10年前的巨大變數給了我們哪些啟示呢?

1、信用、債務永遠是危機的起點。筆者此前也反覆強調過,所有的危機都離不開債務,而債務背後又是信用支撐。美國讓那些沒有還款能力的人也去買房、貸款,最終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人們對按揭證券的價值失去信心,引發了流動性危機。而這還屬於微觀層面,等到流動性危機開始擴散時,便引發了正式的債務危機,最終釀成金融風暴。

而反觀國內,由於去槓桿,房企、債、P2P有些扛不住了,債務暴雷從以前的地方性小平臺蔓延到國企、上市公司。所以,為什麼今年央行會降準和超預期釋放流動性,因為不這樣的話就必定會重蹈覆轍。然而在當時為了緩解危機、刺激經濟,四萬億計劃出世實屬無奈,而且一定程度上又恢復到了過去的粗獷型發展模式。所以這次當國內流動性危機顯現時,決策層只有未雨綢繆,推進艱難的結構性改革。把經濟結構優化,錢去該去的地方,做好“既要又要”,錯過了一次機會,不能再錯過第二次。

金融危機10年最大的啟發:樓市真的很重要!

2、調控好房地產很重要。08年的次貸危機起源於房地產,本質是讓那些無還款能力的人加槓桿買房、貸款。然而在2000年以後美國房價平均每年上漲7%,雖然比當下國內而言不高,但買房確實成了當年美國最賺錢的生意,和現在的中國如出一轍。

10年後,美國房價幾乎收復了失地,還比當時最高點高了20%左右,而反觀國內,目前一線被死死壓住,二線不少地方也高位震盪。現在的房價到底是不是絕對高點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到了相對高點。有人說:沒關係,畢竟我們人比美國多,需求大,可以消化泡沫。可是咱沒美國人有錢啊!而且最要命的是我們的地方政府財政、經濟產業鏈對房地產有很強的依賴性,這跟美國不太一樣。因此,美國的房地產可以倒騰一次,我們萬萬使不得。

3、實體經濟復甦是根本。不用說,美國是當之無愧的製造業強國,但在08年危機中依然受到重創,引發的全球風暴也使得其他國家經濟自此萎靡不振。2012年10月至2017年1月,IMF曾共進行了13次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調整,其中增速調降多達10次。如今美國經濟開始復甦,美元走強,包括人民幣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貨幣連連受挫。

反觀國內危機後的10年,我們的實體經濟沒多少起色,反倒金融、地產發展迅猛:2008年9月,公募基金產品數僅400餘隻,到2018年9月達到近5000只,增長12倍;2008年至今,IPO家數達到2071家,募集資金總額近2萬億元...反倒是A股,不僅反彈從未超過2007年的峰值水平,而且近10年的行情可謂震盪不斷,熊市不休。而股市是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最直接的渠道,樓市、債市的泡沫不僅要控,還要消滅,否則將是我們實現復興的絆腳石。

說了這麼多,好像我們現在回頭覆盤08年危機似乎顯得有些杞人憂天,人們也越來越相信政府的力量。但是你們卻忘記了一點:敬畏市場。有時候,對於市場,政府也無能為力。對於我們來說,危機前,危機中減少投資,現金為王。等到那些優質資產被危機錯殺時,就大膽的買吧!事實證明,在雷曼兄弟倒閉後的10年間,標普500指數上漲了130%,而巴菲特在08年危機期間也進行了大量投資。希望大家在危機中,做一個睿智的投資者。

來源:小白讀財經(ID:xiaobaiducaij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