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的奇兵韓國瑜

国民党的奇兵韩国瑜

国民党的奇兵韩国瑜

■ 韓國瑜

南臺灣一直是國民黨的艱困選區,民間流行的說法是:“民進黨只要推一顆西瓜(西瓜皮是綠的)出來選也選得上”,但是今年情況似乎有點不一樣,因為國民黨在高雄市提名了韓國瑜。

打從一開始就沒有人看好韓國瑜,2014年的縣市長選舉,國民黨提名的楊秋興輸給民進黨的陳菊54萬票,楊秋興只得45萬票,不到陳菊的一半。民進黨在高雄長期執政,韓國瑜又是一名“空降兵”,在非常重視人際網絡的南臺灣,韓國瑜被認為勝算幾乎是零。但是,從今年五月國民黨提名他參選高雄市長至今,韓國瑜的聲望節節高升,這個情勢使得原本以為可以“躺著選”的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不得不繃緊神經。韓國瑜想要在高雄贏得勝利,可能還有一段差距,然而可以確定的是,今年年底臺灣的地方選舉,除了柯文哲外,韓國瑜一定是最大的亮點。

現在所有關心政治的臺灣民眾,應該沒有人認為韓國瑜完全沒有勝選的機會,甚至還有些人認為他當選的機率相當高,韓國瑜聲勢逆轉的關鍵是什麼?有人認為,那是因為韓國瑜口才好、反應快、有幽默感,這些都對,但是國民黨在臺北市提名的丁守中,他的口才遠比柯文哲好(柯文哲不只沒有什麼幽默感,還經常說錯話),反應也不差,為什麼丁守中的聲望或人氣卻不如柯文哲?候選人的口才、反應、機智在選戰中當然重要,但是絕對不是關鍵,真正的關鍵是——能不能讓人民感覺候選人在關心他們。“讓人民有感”的候選人,他的談話或主張會觸動人民的心,更重要的是,候選人呈現的方式讓人民覺得:他是為人民、而不是為自己。韓國瑜成功闡釋了把“人民利益擺第一”的民主精神,他的人氣扶搖直上,就是因為其作為讓人民覺得,他和人民站在一起。

国民党的奇兵韩国瑜

■ 韓國瑜把“人民利益擺第一”的民主精神讓他的人氣扶搖直上。

韓國瑜曾經在記者會上說“自己比較像民進黨提名”,意思其實是他不像傳統的國民黨候選人。我們可以用國民黨中央和他喊出來的口號作個對比來說明。國民黨中央黨部大樓一直掛著一幅標語“革新團結,重返執政”,這樣的口號一般人民會有感嗎?一般臺灣人民會在乎國民黨是否重返執政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人民在乎的是“誰執政能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國民黨的訴求簡單說就是向人民宣示“我要重新執政”,但是人民呢?“革新團結”訴求的對象是自己的黨員,“重返執政”關心的是自己要執政,這兩句話有關心到一般人民嗎?

相對的,韓國瑜喊的口號:“高雄不談政治要衝經濟。”他說政治讓臺北人管,高雄專心拼經濟。這句話對高雄人民是有感的,由於高雄市是全臺負債最嚴重的城市,而且這些年來高雄經濟蕭條,出外的年輕人返鄉就業相當困難,所以“經濟”訴求正合高雄人的脾胃。把“政治”丟給臺北人更是高招,因為這些年來,臺灣人民對於政治上藍綠惡鬥頗為厭煩,所以把政治擺一邊完全打中人民的心。

所以國民黨的口號想的是自己,韓國瑜的口號想的是人民,哪一個比較能打動人心不言可喻。當然國民黨也喊出“拼經濟、顧生活”的口號,可是類似這樣的口號任何政黨都可以喊,而且內容有些空洞,所以不容易吸引人,最多隻能說沒有失分,但也加不了分。

国民党的奇兵韩国瑜

■ 侯友宜韓國瑜高雄合體互抬聲勢。

相對的,韓國瑜對“衝經濟”所提出來的政見非常具體,他稱為“南南合作”,強調要用熱情和承認“九二共識”的框架,讓高雄變成對大陸很友善的城市,讓大陸覺得高雄沒有任何威脅或不舒服感,全力為高雄拼經濟。所謂“南南”,就是臺灣南部、大陸南方和東南亞結合起來,高雄市可以把農漁產品、工業產品、高科技產品賣出去,讓大陸南方和東南亞的投資客、觀光客進得來,讓高雄走經濟的路。不論這樣的主張是否高明,至少它具體、可行,而且只有國民黨才能提出這樣的“拼經濟”方案,因為民進黨不可能接受“九二共識”,無法和大陸進行善意的互動,因此結合大陸南部、東南亞和高雄形成經濟圈的構想,對高雄目前貧血的經濟無異是一劑強心針。所以韓國瑜能在國民黨的沙漠地帶捲起千堆雪,關心高雄、為高雄找出路的真心,才是關鍵。

韓國瑜在高雄的氣勢證明事在人為,年紀其實不是問題,能夠打動人心的語言不一定出自年輕人口中。忘了自己,真心想為社會做點事的人,講話自然具有動人的力量。民進黨今年在高雄大概會遭遇真正的挑戰了,他們一直認為南臺灣只要一顆西瓜也會當選,這樣的講法不但太過驕傲,其實也把自己的支持者當成腦殘,好像他們的支持者只要看到綠色就投票,完全沒有分辨好壞的能力。事實上,民進黨把南臺灣當成囊中物的心態不只狂妄,而且是羞辱自己的支持者,如果一顆西瓜也會選上,這樣的選民哪有資格“自主”?自己的選民沒有自主能力,還如此沾沾自喜,這對“民主”兩字根本是最大的諷刺;而且這也證明民進黨只在乎自己執政,不在乎臺灣的民主有沒有進步,這樣的政黨難道不是也在羞辱自己“民主進步”的黨名嗎?

其實對一個比較成熟理性的公民而言,哪一個政黨執政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臺灣的民主政治是否能成熟、理性、健康地發展。每一次的選舉都能喚醒、增強人民的自主意識,才是民主鞏固的關鍵。任何一個民主自由社會的邏輯都是一樣的,如果人民容易受騙,政客就很好混;當人民變聰明時,政客就不好混;換句話說,只有人民有能力挑剔政客、政客不得不認真考慮人民的利益時,這樣的民主政治才有希望。

今年的高雄選舉,國民黨有了韓國瑜這名奇兵,在媒體造成極大的聲量,間接拉抬國民黨全臺灣的選舉氣勢;有了韓國瑜,民進黨也不能躺著選了,將來的政策辯論是必然的,從促成民主成熟的角度來看,韓國瑜對臺灣社會已經作出貢獻。所以,作為一個政治人物,韓國瑜已經贏了!

(作者系臺灣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

長按識別二維碼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