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道家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一假期將至,您想要了解道家文化知識,不防去道家相關的“洞天福地”和“名山宮觀”參訪旅遊,親自體驗一下“問道之旅”。下面小編為您推薦“十大旅遊目的地”供您出行參閱。

一、湖北:武當山和武漢長春觀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武當山:武當山,古稱“太和山”,位於湖北省十堰市境內,擁有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道教聖地、太極拳發源地、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中國七大奇觀、全國十大避暑勝地、中國最值得向世界推薦的十佳風景區、歐洲人最喜愛的中國十大景區、中國自駕車旅遊品牌十大景區等數十項桂冠。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六百年前,“北建紫禁城、南修武當山”,作為皇室家廟而興建的武當山古建築群與北京紫禁城(故宮)是我國明代初期同時期開啟的兩大國家工程。兩者規制相當,而武當山建築規模之龐大、建造難度之高卻遠超故宮。“五里一庵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這幅懸掛在秦巴山脈懸崖峭壁之上的壯麗山水實景——武當山古建築群(9宮、9觀、36庵堂、72巖廟、39橋、12亭等33座道教建築群,面積達160萬平方米),為後世譽為“雲中故宮”(掛在懸崖峭壁上的故宮),以“治世玄嶽”之名,與遠在千里之外的故宮遙相呼應,並一同入選中國古代建築的七大奇觀。而今,武當山下太極湖的一江清水,又通過南水北調國家工程反哺北京,開啟了歷史新的輪迴。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金殿:世界現存最大的銅鑄鎏金建築,又名“太和宮”,因坐落於武當山最高峰天柱峰頂,俗稱“金頂”,是武當仙山的象徵,也是武當旅遊的精華。登臨金頂,可以一覽世上獨一無二的“萬山來朝”的壯麗景觀,探尋神秘的武當“動靜八景”,感受“天造玄武”的神聖,感嘆武當之道的神奇。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武漢長春觀位於武昌大東門東北角雙峰山南麓,雙峰山是蛇山(古稱黃鵠山)的蛇尾巴,從風水的角度講是一塊難得的寶地。走進長春觀那道紅牆青瓦的山門,大東門外的喧囂與繁華頓時隔絕於此,一股清靜幽雅超凡脫俗的山林之氣撲面而來。“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輕鬆自然的心情油然而生。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道教建築一般依山而建,長春觀的建築屬於典型的道教傳統中軸式宮觀格局,精巧而緊湊,呈三縱五進佈局,形成一個分為左、中、右三路依山勢而上、層層遞進的建築群體。中路為靈官殿、二神殿、太清殿、古神壇、古先農壇;右路為十方堂、經堂、大客堂、功德祠、大士閣和藏經閣;左路為齋堂、寮堂、邱祖殿、方丈堂、世譜堂、呂祖殿等。

二、四川:青城山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是天師道的祖山祖庭,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東漢時期,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就在此結茅傳道,創立了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使青城山成為了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首。道教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在十大洞天中,青城山排在第五,故青城山有“天下第五名山”之美譽,但在十大洞天中,卻尤以青城山的宮觀保存最完好,也最完整,最能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建築格調和佈局與自然渾然一體的和諧順應理念。這裡峰巒疊嶂,諸峰環繞,遠望狀如城廓,故名“青城”。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自古以來,青城山四季幽綠翠黛,樹木常青,因有“青”山之譽,三十六峰環狀排列,峰陡崖峭,狀如城郭,故有“城”山之名,所以這座山被稱為青城山,“青”指顏色,“城”指形態。一個“幽”字,就是青城山自然景觀的特點,一個“道”字,就是青城山人文景觀的濃縮,一幽一道,構成了遊覽青城山的線索。這裡山林幽深、古道幽靜、山花幽香、鳥鳴幽趣、亭閣幽雅、溪流幽清,故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青城山景色優美,文物古蹟眾多,有建福宮、雨亭、天然閣、椿仙行道、月城湖、丈人泉、上清宮、神燈亭、老君閣、擲筆槽、天師洞、天然圖畫等著名景點。

三、湖南:南嶽大廟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南嶽大廟是中國江南最大的古建築群,有“江南第一廟”、“南國故宮”之稱,根據現存資料記載始建於唐,後經唐、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繕擴建,於光緒八年(1882年)形成現在98500平方米的規模。南嶽大廟分為九進四重院落,四周圍以紅牆,角樓高聳,壽澗山泉,繞牆流注,頗似北京故宮風貌。南嶽大廟佛道共存,東側為八個道觀,西側為八個佛寺,堪稱我國寺廟一絕,每年八月十五,這裡都要舉行盛大規模的廟會,不少東南亞的佛國華僑,日本佛教界人士,以及回鄉的善男信女,都不惜長途跋涉來此朝拜,因此這裡常年香火不息。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南嶽大廟是南嶽之神享祀的主廟,是歷代帝王代表國家祭祀山川社稷的主廟,與泰安岱廟、登封中嶽廟並稱於世,史載宋朝曾派大臣前來祭祀15次,明代33次,清代40餘次,民國時期,亦常有春秋二祭。南嶽廟坐落在南嶽古鎮北端,南嶽衡山72峰之一的朱明峰麓,是中國南方現存最大的古廟之一,是一座集民間祠廟、佛教寺院、道教宮觀三者於一體的規模宏麗的古建築群。南嶽廟有址在秦漢,奠基於隋,始建於唐開元十三年,距今已有1400餘的歷史。南嶽廟分為九進四重院落,四周圍以紅牆,角樓高聳,壽澗山泉,繞牆流注,頗似北京故宮風貌。南嶽大廟佛道共存,東側為八個道觀,西側為八個佛寺,堪稱中國寺廟一絕,有“小故宮”之稱。歷史規模最大時佔地12萬平方米。

四、山東:泰山碧霞祠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千年碧霞祠,萬代祈福地”。道教素以泰山為“群山之祖,五嶽之宗,天地之神,神靈之府”(《續道藏·搜神記》),又為古代帝王封禪祭告天地的處所。泰山在中國道教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為神仙所居之洞府和道士理想的修真勝地。在道教的洞天福地之中,泰山位列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二洞天,名曰蓬玄洞天,是仙人成興公得道處。巍巍碧霞祠,坐落在雄偉的泰山之巔,是華東地區海拔最高、建築規格和規模最大的道教宮觀。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碧霞祠已有1000餘年的歷史。據文獻記載,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封禪泰山時,鑿龕供奉玉女像,次年敕建玉女祠,名曰昭真祠。金代時改稱昭真觀;明朝嘉靖年間擴建時,改稱碧霞靈佑宮;清乾隆年間重修後改稱“碧霞祠”,並沿用至今。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碧霞祠供奉泰山女神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是天下泰山娘娘廟的祖庭,也是十方善信朝拜碧霞元君的聖地,每年朝聖信眾達數百萬之眾。年復一年的鼎盛香火,為這座天上宮闕贏得了“千年碧霞祠、萬代祈福地”的美譽。

五、安徽:齊雲山太素宮和渦陽天靜宮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齊雲山也是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世界道教主流全真教聖地,跟武當山的地位基本一樣,古稱白嶽、雲嶽,位於徽州休寧縣城西約15公里處,海拔585米,方圓110公里因最高峰齊雲巖得名,以幽深奇險著稱,因其“一石插天,與雲並齊”故而得名齊雲山。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齊雲山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為特色的山嶽風景名勝區,歷史上有“黃山白嶽甲江南”之稱,而齊雲山就是位於黃山腳下,同樣也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唐代道教傳入齊雲山,明代嘉靖和萬曆年間,江西龍虎山正一派駐留齊雲山,香火日盛。齊雲山從這個時候開始,成為江南道教活動中心,躋身全國道教名山之列,成為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之一,被稱為“江南小武當”。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太素宮是月華街乃至整個齊雲山的主要道觀之一,原名佑聖真武祠,始建於南宋寶慶年間(1225-1227年)。祠中所奉真武神像相傳為百鳥銜泥塑立,靈應昭著。明世宗嘉靖十一年(1532年),龍虎山正一派第四十八代天師張彥頨奏令道眾赴齊雲山為皇帝建醮祈嗣,果獲靈驗。於是皇帝敕令擴建真武祠,改名為玄天太素宮。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渦陽天靜宮,俗稱老子廟,又名中太清宮。是中國先秦偉大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道教鼻祖老子的誕生地、道教之祖庭。其座落在渦陽縣城北,南距谷水(今稱武家河)入渦處二華里,北枕龍山,三面環水,環境清幽。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1989年以來,經海內外專家學者多方考查論證,確認此處為老子誕生之地,天靜宮舊址所在。故而,海內外道教信眾及大德之士踴躍捐款,重修天靜宮。在李福道長的主持下,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天靜宮中路山門、會仙橋、靈官殿、老君殿、三清殿、靈官殿、天師殿、重陽殿、財神殿、元辰殿、老祖殿、慈航殿、呂祖殿、鐘鼓樓、“道之源”、“德之初”陳列室和乾坤道舍等又復屹於古相大地,重現昔日風采。此番重修依其鼎盛時期——北宋時的規制復修,佔地257畝。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天靜宮1999年恢復一年一度的紀念老子誕辰傳統廟會,老子廟會起源於漢代,興盛於唐代,唐文宗開成五年(840年)庚申敕老子誕日(二月十五日)為降聖節,此後信眾雲集,廟會日久成形。老子廟會從起源至今,保留了民族、民間、民俗文化活動的原生態,以其獨有的內容和基本特徵及其傳承歷史,在中國廟會文化中具有獨特性。恢復後的老子廟會活動豐富多彩,每年農曆二月十五老子聖誕,從海內外蜂擁而至的朝拜者絡繹不絕,盛況空前。

六、吉林:遼源福壽宮、吉林五龍宮和長白山靈應宮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遼源福壽宮坐落於遼源市龍首山南麓,是東北最大的道觀之一,被譽為"華夏玄門第一樓"的遼源魁星樓便矗立於此。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福壽宮始建於清光緒23年(1897年),開山祖師為道教金山派大師王坐全道長。選址於龍首山南麓,背依龍山之首,青山蒼翠,腳下東遼河蜿蜒東來,碧水西流。山水俱佳,鍾靈毓秀。經過王坐全等數位祖師50多年的修築、擴建,至遼源解放前夕,已建成依山而上五層大殿組成的傳統宮殿建築群。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福壽宮建築群中矗立著一座雕樑畫棟、大氣恢弘的塔樓,那就是有“華夏玄門第一樓”美譽的遼源魁星樓。塔樓共分九層(含夾層)為天地至陽之數。塔樓高66米,塔基直徑40米,塔身直徑24米。整體建築按照道教太極、兩儀、三才、四相、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設計合於天地十方自然之數。氣勢宏大,雄偉壯觀。堪稱全國道教之首,可與江南三大名樓--岳陽樓、滕王閣、黃鶴樓相媲美。它集宗教、歷史、文化、藝術、旅遊、觀光為一體,成為遼源市蔚為壯觀的標誌性建築和一道新的人文景觀。現今的福壽宮已成為了十方善男信女進香朝拜的聖地。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吉林五龍宮:吉林市除了全稱吉林烏拉,雅稱北國江城外,還有一個名稱“船廠”。船廠之名源於明清兩朝都在此設廠造船。在臨江的絕壁上,有兩處摩崖石刻,這就是明朝造船廠和古龍王廟的舊址。這塊摩崖石刻市吉林省最早有文字記載的道教廟宇,明永樂十八年即是公元1426年,距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重新修建的吉林五龍宮,就在摩崖石刻200米的東南處兩山嶺中屹立,彷彿天造地設的山門,迎納十方眾生,進廟朝真禮聖,攬勝觀奇。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2006年應吉林市豐滿區政府的邀請,張理玄道長籌備建設五龍宮。新建成的五龍宮佔地6000平方米,殿宇建築遵循古制,法天象地,中軸對稱陰陽和合,全木製建築。廟宇建築依松花江,起朱雀山,古樸凝重,肅穆神聖,光照四海。法鼓渾厚,玄鍾悠遠。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古今論九州山脈,但言華山為虎,泰山為龍。地理家亦僅雲泰山特起東方,張左右翼為障。總未根究泰山之龍,於何處發脈。朕細考形勢,深究地絡,遣人航海測量,知泰山實發龍於長白山也。——康熙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2016年5月,訥殷古城興建。奠定了長白山之神道場的歷史地位。古詩有云:天下名山僧佔盡。長白山腹地獨無僧道。北宋失燕雲十六州,收復北方領土無望後,宋在武當山封“真武真君”,封為統領北方之神。故金滅遼後,坐擁大半個中國,封長白山神為“興國靈應王”、“開天宏聖帝”,也意為北方聖神,以抗南宋。到清初,康熙皇帝封“長白山之神”時,其地位已高於五嶽。康熙請地質學家測量認為:長白山山脈過渤海海峽至山東半島,最後至泰山為一條龍脈。龍頭為長白山,龍身為渤海和山東半島,龍尾為泰山。《清史稿》載,1709年十一月,康熙與大學士李光地論水脈山源時稱“泰嶽諸山自長白山來。”並寫文章加以論述。康熙親到吉林小白山遙祭長白山之神,由此可見,在大清統治者中,長白山聖山地位之高。如今,池南區在錦江漫江交匯處復建古城及長白山祠,興建靈應宮廟,塑長白山之神像,光耀長白山歷史宗教文化,使“敬畏大自然,崇敬長白山”的理念,成為重要的宗教信仰。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長白山靈應宮是重要的道教場所,建在池南區訥殷部落古城之中,位於錦江、漫江和頭道松花江三江交匯之處。靈應宮宗教群分為三清殿、長白山之神祠、護法殿、財神殿、龍王廟、樹神廟、寮房、齋房、講經堂、法物流通處、長白山之神像、圖騰柱等十五大區域。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長白山孕育了金、後金兩個王朝,是滿族文化的發源地,長白山最早被金朝封為“興國靈應王”。靈應宮主要供奉長白山之神,故取名為“靈應宮”。

七、江蘇:茅山崇禧萬壽宮、茅山乾元觀、鎮江潤州道院和蘇州玄妙觀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茅山崇禧萬壽宮,原址位於大茅峰西北,丁公山南,是茅山歷代宮觀建築群中最早建立的宮觀,即南朝“曲林館”,後經上清宗師陶弘景修整為“華陽下館”。唐貞觀年間(627-649)置為“太平觀”,宋祥符元年(1008)改稱“崇禧觀”,元延祐六年(1319)賜名“崇禧萬壽宮”至今。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宮前原有照壁,上鐫“第八洞天,第一福地”,宮內原有靈官殿、拜章臺、玉皇殿、三清殿、太元寶殿,又有復古、威儀、四聖、葆真等十二道房,今皆不存。崇禧宮復建後位於舊址(今丁公山南水庫內)之東,前臨楚王澗,背倚青玉峰,左仗積金峰,右帶丁公山,大茅、抱朴、五雲諸峰隱燦乎其南,總句曲三峰之形勝,接華陽一洞之真脈。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茅山乾元觀位於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境內,坐落在“第一福地,第八洞天”茅山東麓青龍山鬱岡峰前,是一座擁有兩千多年曆史的道教名觀,也是茅山道教聖地的“三宮五觀”之一。秦時李明真人於此煉丹,古名煉丹院,後李明合神丹升玄洲之境,世人尊“玄洲真人”。南北朝時期,陶弘景祖師在此創“鬱洞齋室”以追玄洲之跡。當時皇帝梁武帝每逢大事必親自來山諮詢陶祖,故茅山乾元觀亦被稱為“山中宰相府”,從而名揚天下;唐時,上清嗣宗師李玄靖居此,唐玄宗為其敕建“棲真堂”及“會真”、“侯仙”、“道德”、“迎恩”、“拜表”五亭;宋時,觀妙先生朱自英宗師於此築九層壇為皇帝宋真宗嗣,次年得龍子仁宗。故敕建道觀,賜名“集虛庵”,後改名“乾元觀”。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茅山乾元觀殿堂建築主要集中在中間部分。中間的左側是全真宗祠,位於乾元觀中軸線之東,由殿堂、迴廊組成一個約八百平方米的院中院。正殿為祖師殿,奉祀全真創教祖師“重陽王祖”、龍門派“長春邱祖”及“希言閆祖”。閆祖開創全真龍門復字岔派“閆祖派”,使茅山乾元觀成為全真派在茅山乃至江南的發源地。全真宗祠是茅山乾元觀在茅山創建全真道場、彰顯乾元觀“五觀之首”地位的重要標誌。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鎮江潤州道院:江蘇鎮江市西區金牛山,俗名小牛山,又名逍遙山,古有小茅山之稱。其山鍾靈毓秀,南、中、北三峰,峰雖不高,但有仙則名。據史料記載,古代仙人,赤松子黃初平(黃大仙)曾雲遊採赤石脂於此。並留大仙古井一口。其泉清澈甘甜,可以治病。由於黃初平在此做了許多除病救難,佑福保安的好事,後被世人尊奉為財神,吉祥之神,於是在此山建黃大仙廟,又據道教經籍資料記載:漢景帝時,陝西咸陽人,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得道成仙之前,棲居此山,常常採藥為人治病。到了隋唐,當地百姓為了感其恩澤,並期望三茅真君在天之靈,能佑民保平安,便建三茅宮以作紀念,由於歷代戰亂及種種原因,三茅宮舊貌早已不存,但“三茅宮”卻以地名的方式一直保留至今。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由於歷史的變遷,宮院屢遭兵火的毀滅,殿堂毀損殆盡。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家宗教政策的不斷貫徹和落實,在各級政府的關心下,於1996年6月開始重新修建。將三茅宮,黃大仙廟合併,並更名為鎮江潤州道院。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蘇州玄妙觀位於蘇州市古城區觀前街中段,相傳原是春秋時期吳王闔閭的宮殿。西漢年間,建成神明通天之臺,為蘇州人觀天象、酬天恩、祭宗祖之聖地。玄妙觀始建於西晉咸寧二年(公元276年),距今已有1700餘年的歷史。玄妙觀最初名叫“真慶道院”,後來曾改稱為“開元宮”、“天慶觀”。公元1295年元朝皇帝下令改為玄妙觀,清朝初期,曾為了避康熙帝玄燁的名諱,改“玄”為“圓”,稱“圓妙觀”。是蘇州建觀最早、也是當時規模最大、最著名的道教宮觀之一,更是蘇州地區宗教活動中心、道教的主要宗教活動場所。被稱為“江南第一古觀”。民間有“到蘇州不可不去觀前街,到觀前亦不可不去玄妙觀”之說。

八、浙江:杭州福星觀和杭州老玉皇宮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杭州福星觀,據清人卓炳森《玉皇山廟志》,相傳初建於唐代開元年間(713-741年),初名玉龍道院,至今已有1300餘年的悠久歷史。唐玄宗年間(712-756年在位),有位上山採花的老人,遇見一道人,問之,則曰:“特朝三清道祖”,即時騰空而去。一時傳揚,松花老人便開山啟建玉龍道院。院內建大羅寶殿,供奉三清三寶三天教主。由此可見,玉龍道院始建於唐代。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福星道院之名,約始於明代中期。正德十三年(1518年),道士羅普仁,在此修行13年,大悟超凡,明正德皇帝敕封為“無為宗師”,他擴建了玉龍道院,正式取名"福星道院",俗稱福星觀,因此《玉皇山志》稱他是福星觀的開山祖。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玉皇山舊名龍山,又曰龍華山,與上下石龍相接。天目分支,沿江而東,結撰於此,若游龍然。山北有南屏山、赤山、鴻雁池;山西為九曜山、大慈山;山東則方家峪、萬松嶺、慈雲嶺;山南即妙音山、天真山;東南乃鳳山、將台山;沿江白塔嶺、五子嶺;其上天真寺、登雲寺;其下勳賢寺、天龍寺、天華寺;山下有八卦田、九連蕩;山旁為古玉津園,皆名勝之卓著者也。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慈雲嶺,乃龍山之支脈也,由闊石板而上,古名方家峪,昔時騷人逸士,多有記載於其中者,石壁篆刻,文曰“梁單閼之歲,興建龍山;至灘之歲,開慈雲嶺”十八字,嶺之巔有亭,嶺之南有觀音洞。永壽寺,名資仁,後改上石龍永壽院,吳越王建。髮匪毀後,至重興玉皇山時,亦不過略事修聾,因陋就簡而已。民國丁巳年不戒於火,焚煬殆盡。後紫東道人開石壁,誅茅闢地,擴充而張大。名“老玉皇宮”。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玉皇山慈雲嶺,老玉皇宮因為地處龍山和鳳凰山陰陽合和之處,既可聞錢塘濤聲,西湖瀲灩亦盡收眼底,為眾多士人所欽慕。時有一豫東商賈孫氏,隨康王南遷,定居玉皇山下,觀天下蒼生莫不以生生為續,生生之事又當以姻緣為先。此事在天為月老所轄。奚聞臨安尚無月老祠,民間姻緣大事,無從祭拜。孫氏思量,遂請人依豫東商丘月老祠月老精刻真身小像,奉老玉皇宮內。因中原月老信奉篤定,一時臨安善男信女聞之,皆來老玉皇宮求取姻緣。自千年而來,遂成老玉皇宮拜月老,求姻緣之習俗。

九、福建:石竹山道院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石竹山道院位於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風景區內。石竹山以石奇竹秀、道教名山、祈夢聖地而馳名,素有“人間仙境,夢裡乾坤”的美譽,是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福建省首批十大風景區之一。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石竹山道院始建於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初名靈寶觀,後更名靈寶道觀、石竹寺,現定名為"石竹山道院"。石竹山道院構建於狀元峰下半山腰的懸巖峭壁上,一面依山、三面懸空,遠望如空中樓閣,天宮仙苑。道院後群峰嵯峨,四周綠竹聳立,紅牆碧瓦,典雅清幽。道院內除分佈著石竹、雷公竹、佛肚竹、方竹等各種竹類外,還有大量的臺灣相思樹、馬尾松、杉、柳杉、米楮、絲粟、榕以及珍貴名木古樹赤楠等。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石竹山道院主神供奉漢代何氏九仙君。道院由主神殿仙君樓、獅巖堂、萬神殿、三清殿、真人殿、顯鏡宮六大殿區組成,沿東張水庫東側道院山門拾級而上,依次可達泗洲大聖殿、真人殿、觀音崖和主神殿仙君樓;其中:仙君樓殿區由仙君樓、觀音廳、玉皇閣、玉皇行宮、土地廳、文昌閣、元辰殿、鬥姆殿等組成;獅巖堂殿區由慈航宮、五顯宮、遼天居、觀音閣與道院辦公樓組成;萬神殿由觀音大士殿、三大天將殿、福德正神殿、九天東華殿、玉皇天尊殿、五福神祉殿組成;三清殿位於道院最高處,全殿由三清主殿與功德堂組成;修建中的顯鏡宮殿區則位於石竹山東側,入口處臨近水務公司。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石竹山道院不僅是道教名山,更是福建久負盛名的人文旅遊勝地。目前,包含“接春”習俗在內的石竹山“夢文化”已入選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十、河南:王屋山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王屋山位於河南省濟源市西北40公里處。山有三重,因其狀如王者之屋,名王屋,另說:山中有洞,深不可入,洞中如王者之宮,故名王屋也。王屋山北依山西高原,領太行千里,西鄰中條山脈,接秦晉之地;東系濟水之源,通百川滄海;南襟黃河一帶,望蒿嶽一點,主峰天壇,獨柱凌空,上接尾箕,超然如在霄漢之表。其勢壓塵寰百萬峰之態,閱盡人世滄桑。王屋山不僅是華夏文明的重要源頭,更是道教文化的發祥地。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漢魏時王屋山被列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為“天下第一洞天”。唐代司馬承禎《天地宮府圖·十大洞天》曰:“第一王屋山洞,週迴萬里,號曰小有清虛之天。”杜光庭《天壇王屋山聖蹟記》雲:“元始天王曰:夫小有洞天者,是十大洞天之首,三十六小洞天之總首也。”道家把王屋山尊為修真悟道之聖地,各個歷史時期都有道教代表人物在這裡活動。王屋山因此被專家學者稱為中國道教歷史博物館,道教文化歷史源遠流長。王屋山還是愚公的故鄉,愚公挖山的故事因《列子》的記載和毛澤東在《愚公移山》中的引用而家喻戶曉。

十一假期 “問道之旅”十大旅遊目的地大推薦,渦陽天靜宮入選


王屋山道文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代,距今約五千年前軒轅黃帝在王屋山設壇祭天之時。相傳五千年前黃帝在統一華夏的爭戰中,久戰蚩尤不勝,故在王屋山設壇祭天。《濟源縣誌•山川》雲:“王屋在縣西一百二十里,山形如王者車蓋,故云。絕頂有壇,為軒轅祈天之所,故又曰天壇。”唐代著名道士杜光庭曾在王屋山廣搜經書,考證著述,並在《天壇王屋山聖蹟記》中記述:“黃帝於元年正月甲子,列席王屋山,清齋三日,登山至頂,於瓊林臺禱上帝破蚩尤,帝遂敕西王母降於天壇。母既降,黃帝親供侍焉。王母乃召九天玄女,授破蚩尤之策。黃帝依命殺蚩尤於冀,天下乃無不克,海內安然。”(李鳳森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