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假貨、刷單這些詬病,淘寶將走向何方?馬雲這回答亮了!

昨日,一則新聞在科技圈廣為傳播,馬雲在“中國企業傢俱樂部論壇”上談到知識產權和冒牌貨問題時說:如果不保護知識產權,不可能提升中國創造。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曾經冒牌貨氾濫的淘寶,是不是限制了中國創造呢?十年前,怎麼沒見這麼多冒牌貨呢?

答案是否定的,這種固有思維嚴重限制了大眾輿論。業界對於阿里的評價相當高。

去年在《紐約時報》採訪中,馬雲表示:“阿里巴巴有兩千名專職針對冒牌貨的員工,每年撥款10個億給他們,可以在天貓店和淘寶店上查處冒牌貨,一旦發現售假的店鋪可以直接封掉,嚴重的話,我們將送賣售價的商家的去坐牢!”

面對:假貨、刷單這些詬病,淘寶將走向何方?馬雲這回答亮了!

這一年,可謂是打假元年,在馬雲的零容忍態度下,二十四萬個淘寶店鋪被註銷,有嫌疑侵權的鏈接,一發出就被刪除;在買賣雙方知識產權意識的提高下,接收到的投訴量減少了百分之四十二。有調查顯示,每十萬訂單交易中,僅僅只有15單有嫌疑是假冒產品。

這些年阿里巴巴的改變,可謂有目共睹。從當初人人喊打的地步,做到打假第一平臺的事實,其中的艱辛,只有馬雲能真正體會。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馬雲曾爆出金句:“不是冒牌貨多,而是人們太貪了。不到30塊錢就能買到勞力士手錶,怎麼可能。”

面對:假貨、刷單這些詬病,淘寶將走向何方?馬雲這回答亮了!

然而,事實是殘酷的,無論馬雲打假力度的如何加大,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都是無限的。單單在刷好評這一點上,就足以體現群眾的智慧。網店服務商易佰店瞭解到,網上悄然出現了一個灰色行業--刷單,而且能把好評做得嚴絲合縫。不僅連電腦檢測不出來,就連人工審查也看不出,甚至心知肚明他就是職業刷單地人,但苦於沒有確鑿地證據,也只得讓他逍遙法外,以下網絡上這個行業,截取的部分要求:

面對:假貨、刷單這些詬病,淘寶將走向何方?馬雲這回答亮了!

無論怎麼給阿里巴巴辯解,在冒牌貨問題上,它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甚至有助長冒牌貨氾濫的客觀事實,因為網絡能保證銷路,所以不乏有些廠商,因此擴大生產假冒偽劣商品,並通過這個平臺流入市場。有不少人說,淘寶就好比一個房東,房子租出去了,難道還要管租客要去幹什麼嗎?

這話似乎還有那麼點道理,,但毫無談及重點。阿里巴巴不單純是房東這麼簡單,在我們通過其進行購物的時候,會發現有一系列推薦,這些推薦經過大數據智能推算,我們很可能購買它的推薦物品,可它卻保證不了優先推薦的就是最好的。其中涉及的利益點,普通用戶又怎麼能瞭解。

面對:假貨、刷單這些詬病,淘寶將走向何方?馬雲這回答亮了!

另外,隨著網民們網購經歷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瞭解這其中的貓膩,在選擇上多多少少都會有自己的主觀判斷。就拿眾多明星傾情代言的拼多多來說,在廣告上,不可否認做到了極致,可是它的名聲並不好。這是什麼原因呢?說到底,還是網民們在網購中成長了,對於這些新鮮套路,都有了自己的火眼精金。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在慘痛的經歷中,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對我們來說,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平心而論,淘寶和天貓,這些年來,已經做得很好了。而天貓更是號稱“無一冒牌貨”。在和商家們周旋中,我們不再是一無所知得小白,有了一定分辨能力,而在真真假假的網絡中,遊刃有餘,建設透明的網絡環境,仍然任重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