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雙茬,南美白對蝦養殖網紅新模式?

一年雙茬,南美白對蝦養殖網紅新模式?

如東小棚南美白對蝦養殖模式,簡而言之,就是:

1 池塘小型化。在400~600平方米每個池塘。

2 一年雙茬。春季和秋季兩茬。

3 搭建溫棚。兩造均有溫棚,竹架或鋼管結構,保溫性能好。

4 養殖密度。放養密度在4-6萬尾/棚。

5 不排汙但微流水。一頭進水一頭排水,日換水量在10-30%之間。

6 水淺。平均水位在50-70公分之間。

7 低鹽度。平均在5-8度之間。

8 水質養護:中前期以培藻為主、後期因為水體小水質波動大藻類不穩定主要培菌(黃泥水),個人認為該模式是最適合推廣生物絮團養殖技術的,事實上小棚養殖的活菌製劑使用量大。


一年雙茬,南美白對蝦養殖網紅新模式?

優點

1、溫度好控制:相對當地環境而言,小棚養殖模式升溫快,降溫慢,提前放苗或延後出蝦。溫度變化比外界小很多,減少應激。

2、使用地下水:地下水含有比例比較高的HCO3-離子,有效緩衝PH,在換水的時候保持總鹼度和PH值相對穩定;地下水相對乾淨無汙染;減少疾病的交叉感染;地下水水溫穩定,低溫時可提高高溫時可以降溫,達到調節溫度目的。

3、生產過程可控性高:因養殖面積小的情況下,增氧投料均勻;投料和對蝦生長速度控制的好;水質比較好調節用藥成本不高;疾病相對易控,實現單位面積產量最大化。

4、反季銷售優勢:春季大棚蝦5月初就能大量上市,是華東地區最早上市的蝦和最晚上市的蝦,價格高經濟效益好。

5、普遍養殖一代苗,生長速度快,春季養殖時間在60-70天可以達到60-70尾/斤。

硬件設施

1、基本條件:池塘為長方形,長50-60m,寬9-10m,池深0.8-1m,面積約500-600㎡左右。池塘坡度與深度比約為1:1,池壁鋪設塑料薄膜,池底為土質或砂紙塘底。池塘中間架設寬約20cm的水泥板過道。

2、水源:地下深井水

3、蓄水池:設置蓄水池(過水池),一般要求每100張棚配置8-10畝過水池,利用過水池對養殖用水爆氣消氨除毒處理,保證養殖用水水質。

4、增氧設備:每15~20平方米左右放置增氧納米管圈(周長50-60公分)或氣石1個,24小時增氧,不配其他增氧機。同時,保證配電設備和發電機組配套齊全。

存在的問題與常見病害

1、地下水資源日益短缺,並且氨氮超標,部分水源的氨氮高達4.0mg/l,處理不好時常見氨氮中毒造成的黃肝和生長緩慢。

2、養殖中後期棚內溫度高(鍋爐苗除外),對日常管理要求高。

3、養殖面積擴張太多。扎堆養殖,造成發病率逐年增加,集中上市價格不穩定。

4 、優質一代苗種供應缺乏。

5、養殖後期亞硝酸鹽超標慢性中毒出現軟殼死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