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2018年3月15日,第十一天。

昨夜臨江雅酌,微醺入夜,耽誤作業,甚是慚愧,今日夜耕補拙,看官見諒!

旅行時意義是:在路上永遠不知道下一段要發生什麼。

今天上午的活動是,開車來到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沙子南莊村的空心李子花海。

空心李子——就是在果子成熟掰開後,能夠果核分離不粘連果肉。

車還沒有到停車場,就感受到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勝景。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替換高清大圖

花開怒放

春風送暖百花開

迎春綻金它先來

火燒杏林紅霞落

李花怒放一樹白

這是傳說中李白小時候隨口接上的古詩,李花雖小但是繁茂,素雅清新,這也不難怪李白對它喜愛有加。其實,從古至今,就有很多描寫李花的古詩詞,由此可見李花的美麗。

車友們在花間穿行,流連忘返。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雪落枝頭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萬白叢中一點紅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華中俏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花在畫中行

這裡的土家人熱情奔放,毫無掩飾的淳樸令人忘懷。

一位土家女子知道我們來自遙遠的北京後,載歌載舞的表示她們的熱情。也讓我們的車友們動容,同她一起跳起了歡快的土家舞蹈。

我們都市中的人,彷彿已經忘卻了純真的感情。但是在這裡可以盡情的釋放。

離開李子花海,我們今天要趕到,位於酉陽縣阿蓬江國家溼地公園核心區,

蒼嶺鎮大河口村阿蓬江畔的石泉古苗寨,小地名“火燒溪”。

石泉古苗寨距阿蓬江約3公里,是酉陽縣蒼嶺鎮大河口村石氏家族的民宅。

苗寨坐落在一個呈撮箕口狀的山谷中,依山而建,除進出寨子的槽口外,三面都被古樹和翠竹包圍著。

石泉古苗寨距阿蓬江約3公里,是酉陽縣蒼嶺鎮大河口村石氏家族的民宅,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寨子佔地2萬多平方米,有108戶500多寨民,這裡除了2戶外姓,全是石姓。

石泉古苗寨位於蒼嶺鎮大河口村,毗鄰阿蓬江,坐落於一個頗似撮箕狀的大山溝當中,

山溝內部比較空曠,坡度較緩一直延伸至阿蓬江邊,

溝內小溪流淌,溝邊有梯田,竹林環繞,鬱鬱蔥蔥,美不勝收。

古苗寨位於小溪的中游地段。

古苗寨中,古樸的木屋、明亮的石板、流淌的溪水、別緻的木橋、高聳的古樹連為一體。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古樸的村寨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幽谷懷思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原生態的環境

這裡有淳樸的村民,也有質樸的環境,還有難得的鄉村每食。

老貓許秉寬先生每次都帶車友到這裡用餐,這裡可不是誰都接待的。這裡是一個不對外開發的農家,

只為這種自駕和戶外的達人朋友服務。

因為只有兩位年過八十的老人和自家子侄給大家張羅著吃食,而且還是老婦人親自下廚,為大家烹製原汁原味的苗家美食。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飯菜中有媽媽的味道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雖是鄉村,但是廚房和衛生間都非常的乾淨,這也表明主人對生活的態度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車友大姐也參與其中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灶臺上熏製的臘肉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這裡也是一家網紅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吃飽了就著急的在朋友圈分享

這裡悠閒的環境和質樸的人們,令人陶醉。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不是確切的表述嗎?

我向往這種悠然自得的心態,與世無爭就是自然的幸福!

開車到石泉古苗寨的路上,我們見識了阿蓬江大河口的壯麗美景。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兩峰力韌一江開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馬蹄彎

大河口這個阿蓬江的精華集天地人仙為一體的原生態勝地至今也是讓人聞所未聞。

阿蓬江,一條娟秀柔美的河流,從湖北利川奔瀉而下,整個河流自東向西,穿行於武陵山脈,

衝破崇山峻嶺,蜿蜒曲折,一瀉千里,經黔江至酉陽龔灘注入烏江,

流域內山高谷深,絕壁對峙,形成獨特的峽谷風光。

阿蓬江就是這樣一條河流:

她雋秀而神奇,那江風與江水合奏的美妙音符,就像是喜愛她的白馬王子,唱給她的木葉情歌。

行駛在江岸,從上而下,盡享自然的恩賜,青山綠水在眼前掠奪,每一秒都不敢錯過。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江邊的盤山道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翡翠般的江水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峽谷又是波瀾不驚

大自然總是給你一個震撼的驚喜,又給你一個嫻靜的雅緻。

今天的目的地是我對此次行程最魂牽夢繞的地方——龔灘古鎮。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靜靜的石板街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夜色闌珊中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燈火為你開

去年來過後,一直對這裡無法釋懷,每想起沉浸在這份溼潤的情思之中。

龔灘地處烏江和阿蓬江兩江交匯之地,烏江雄秀、阿蓬江險奇。

這兩條江的兩岸都是崇山峻嶺、鬱鬱蔥蔥、奇秀無比,

從空中俯視,這兩條江就宛如一塊巨大的翡翠中間兩條美麗無比的綠色裂紋,

因此人們傳說這兩條江原為兩條龍所開闢,大的一條龍是哥哥叫烏龍,小的叫阿龍。

在川黔交界處就和烏龍匯合共同努力,奮力越過川黔的崇山峻嶺,形成一條水流湍急的險灘,

因為是兩條龍交匯之處,正如龔字的字形“龍共”,所以人們就把這個險灘叫龔灘。

龔灘是龍匯之地,走進龔灘,就如同走進了一幅大寫意、大潑墨的山水畫,

這幅山水畫不會生長在秀麗江南,不會鑲嵌在邊陲小鎮,單單會出現在烏江峽谷邊。

因為這是大山大水成就的峽谷古鎮,這裡有亞洲最大的吊腳樓裙,

這裡有迷人的烏江畫廊和如同仙境般的阿蓬江,這裡還有一條著名的石板街。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臨江暢品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烏江小景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烏江雅趣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老街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老街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老街

著名國畫家吳冠中畫筆下的《老街》,吳冠中一走進龔灘,

就深深地愛上了這條曲曲折折的石板街,

他說龔灘是“宋城、是唐街、是爺爺奶奶的家”,在這裡寄託了他對我們精神文化起源的鄉愁。

沿江兩岸聯排的是錯落有致的吊腳樓。都是純木結構懸空而吊,獨具匠心,這一排排穿鬥房,吊腳樓,

“蠻”味依舊,古風猶存。它們就是土家祖輩生活的空間和時間。

時間有始無終,前後都是永恆。

徜徉在這樣的街巷,始終有種穿越的感覺。

無論是前世的結緣,還是今世的同行,都能在這浸溼的石板街上找到內心的影子。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一同臨江暢敘的帥哥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靜靜的品味和想象

我每到這裡,都會想象著:

在過雨不溼頭的季節,漫步在反光石板路上,偶遇街上婀娜邁步、款款而來的撐傘的女子,與其相視回眸的嫣然一笑。我願意等待這500年的回眸!為你!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替換高清大圖

雨中總是那麼的浪漫

跟著達人去旅行—、武隆自駕行之十一

替換高清大圖

傘下的女子在等候誰為你撐開一片天空

重溫詩人戴望舒 《雨巷》,怎麼那麼的契合這種心境?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行著

寒漠、悽清,又惆悵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地

像夢一般地悽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牆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裡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如此的意境也只有在這靈氣之地才有靈性溢出的誘惑。

夜又闌珊,望著點點燈火,期待著一場朦朦的春雨,期盼著一場爛漫的邂逅。。。

我會為你魂牽夢繞,

晚安龔灘。。。。。。

更多精彩,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