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淮南王劉安經典著作《淮南子·原道訓》前三部分

《淮南子·原道訓》

作品介紹:

西漢淮南王劉安經典著作《淮南子·原道訓》前三部分

《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是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召集其門客集體編寫的一部道家著作。

班固《漢書·藝文志》將其歸入“雜家”,《四庫全書總目》亦歸入“雜家”。

該書在繼承老子、莊子和黃帝之學的道家思想,糅合了陰陽、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

《淮南子》原書內篇二十一卷,中篇八卷,外篇三十三卷,至今存世的只有內篇。梁啟超說:”《淮南鴻烈》為西漢道家言之淵府,其書博大而和有條貫,漢人著述中第一流也。”胡適說:”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書又集道家的大成。”

《淮南子》第一篇《原道訓》開宗明義,就描述了道的含義即道生萬物。

因篇幅原因,本號將《淮南子·原道訓》分為二十七部分,逐步進行原文對照翻譯,解讀內容隨段進行。

淮南子·原道訓

西漢 劉安

西漢淮南王劉安經典著作《淮南子·原道訓》前三部分

第一部分

夫道者,覆天載地,廓(kuò)四方,柝(tuò) 八極;高不可際,深不可測;

譯文:所謂道,覆蓋著天承載著地,廊清了四方,拓展至極遠之處,高到不可觸達,深至無法測底。(解讀:道深不可測)

包裹天地,稟授無形;原流泉浡,衝而徐盈;混混滑滑,濁而徐清。

譯文:包裹著天地,在無形之中給予萬物萌育。像泉水在源頭湧動,湧噴而出後慢慢地盈滿,開始時急速滾翻、混濁不清,慢慢的變緩由濁變清。(解讀:道是生命之泉)

故植之而塞於天地,橫之而彌於四海,施之無窮而無所朝夕;

譯文:所以,它豎直如林木充塞在天地,橫躺如江河匯滿在海洋,它無窮無盡無時無刻的施展。(解讀:道無處不在)

舒之幎mì於六合,卷之不盈於一握。

譯文:它舒展開來像帳幕一樣能覆蓋天地四方,收縮捲起卻又不夠一個拳頭握一把。

約而能張,幽而能明;弱而能強,柔而能剛;

譯文:它既能收縮又能舒展,既能幽暗又能明亮,既能弱小又能強大,既能柔軟又能剛韌。(解讀:道變幻萬千)

橫四維而含陰陽,紘(hónɡ)宇宙而章三光;甚淖nào而滒gē,甚纖而微;

譯文:能橫貫天地又給包含陰陽,維繫宇宙而彰顯日月星辰。它像泥一樣非常的黏稠,又像塵一樣非常的纖細微小。(解讀:道包羅萬象)

山以之高,淵以之深;獸以之走,鳥以之飛;

譯文:山憑藉它才高聳,水憑藉它才深邃,獸憑藉它才奔跑,鳥憑藉它才飛翔。

日月以之明,星曆以之行;麟以之遊,鳳以之翔。

譯文:日月憑藉它才光亮,星辰憑藉它才運行,麒麟憑藉它才行走,鳳凰憑藉它才翱翔。(解讀:道孕育萬物)

西漢淮南王劉安經典著作《淮南子·原道訓》前三部分

第二部分:

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於中央;神與化遊,以撫四方。

譯文:遠古二位皇帝伏羲和神農,掌握道的根本,立身於天地中央,精神與自然造化融合,以此安撫天下。

是故能天運地滯,輪轉而無廢,水流而不止,與萬物終始。

譯文:所以能使天運行地凝止,像輪繞軸轉永不停息,水流低處永不休止,與天地萬物共始同終。

風興雲蒸,事無不應;雷聲雨降,並應無窮;

譯文:如大風颳起,則烏雲蒸騰。事物沒有不應和的,如雷聲隆隆,則驟雨降臨,相互對應於無窮盡。

鬼出電入,龍興鸞集;鈞jūn旋轂gǔ轉,周而復幣;

譯文:又像鬼神瞬現,則雷電消逝,又如神龍顯現,則鸞鳥聚集,還像製陶時轉輪旋轉,則中間的軸也會轉動,如此週而復始。(道運轉不息)

已彫已琢,還反於樸,無為為之而合於道,無為言之而通乎德;

譯文:能使已經雕琢的,還返質樸。順應自然來行事就能契合”道”,樸實無華的言論來交流就能通達”德”。

恬愉無矜而得於和,有萬不同而便於性;神託於秋豪之末,而大宇宙之總。

譯文:恬靜愉悅不自矜來求得和諧,包容各種不同事物聽任天性發展。其神既依託於細微毫末之中,又擴充至廣大宇宙之內。

其德優天地而和陰陽,節四時而調五行;

譯文:其德性使天地柔順而陰陽調和,四時節順而五行有序。

呴hǒu 諭yù覆育,萬物群生;潤於草木,浸於金石;

譯文:它和悅溫順愛撫化育,使萬物繁衍生長;滋潤草木,浸滲金石;

禽獸碩大,豪毛潤澤,羽翼奮也,角觡(ɡé)生也,獸胎不贕dú,鳥卵不毈duàn;

譯文:禽獸長得碩大肥壯,毫毛豐澤光亮,翅翼堅壯有力,骨角生長正常;走獸不懷死胎,飛禽孵蛋蛋不會壞死;

父無喪子之憂,兄無哭弟之哀;童子不孤,婦人不孀;

譯文:父無喪子悲痛,兄無失弟哀傷;孩童不會成孤兒,女子不會成寡婦;

虹蜺不出,賊星不行;含德之所致也。

譯文:使異常虹霓不會出現,螢惑慧星不會運行。這都是廣懷德澤所致。

西漢淮南王劉安經典著作《淮南子·原道訓》前三部分

第三部分:

夫太上之道,生萬物而不有,成化像而弗宰。

譯文:至高無上的道,生育了萬物卻不佔為己有,造就成物象卻不自為主宰。

跂行嚎息,蠉xuān飛蝡rú動,待而後生,莫之知德;待之後死,莫之能怨。

譯文:各種爬行、奔走、飛翔、蠕動的動物,等待時機而降生,不知這是道的恩德;等待之後死亡時,也沒有什麼可抱怨的。

得以利者不能譽,用而敗者不能非;收聚畜積而不加富,佈施稟授而不益貧;

譯文:因道而獲得利益的人也不讚譽”道”,用道失敗者也不非議”道”;也不因收聚蓄積而更加富有、佈施給予他人也不會更加貧窮;

旋縣而不可究,纖微而不可勤;累之而不高,墮之而不下;益之而不眾,損之而不寡;斵zhuó之而不薄,殺之而不殘;鑿之而不深,填之而不淺。

譯文:(這些”道”理)極其細微而無法探究,極其渺細而難以窮盡。累積它也不變高,墮減它也不會低;增益它也不見多,損減它也不會少;砍削它也不變薄,傷害它也不會殘;開鑿它也不見深,填充它也不見淺。

忽兮怳兮,不可為象兮;怳兮忽兮,用不屈兮;幽兮冥兮,應無形兮;遂兮洞兮,不虛動兮;與剛柔卷舒兮,與陰陽俛仰兮。

譯文:惚惚恍恍,難見形象;恍恍惚惚,用之不絕;幽幽冥冥,感應無形;深遠難測,運動不止;隨剛柔捲縮和舒展,和陰陽俯伏和仰升。

未完待繼,且聽下回分解。

名詩詞解讀

2018年8月1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