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坦克」這個年近半百的人竟然研製出……一輛坦克

文章編號:SJTK180816D010

專欄期數:第10期

正文

世界上第一輛坦克的問世,是戰車發展史上的里程碑。這種新式陸戰武器一出世就顯示出它的強大生命力,而它的問世卻很奧秘。

「世界坦克」這個年近半百的人竟然研製出……一輛坦克

世界第一輛坦克,小遊民號

世界上第一輛坦克的主要貢獻者有3位著名人物:一位是當時任英國防務委員會助理秘書的E.D.斯文頓中校,他提出了製造坦克的建議;

一位是英國當時的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二戰時期的英國首相。在他的倡導下,英國海軍成立陸地戰艦委員會;

一位是克勞姆普頓上校,他和斯文頓共同負責坦克設計和製造工作。

斯文頓是英軍駐法國的戰地“監察員”,他目睹了進攻的英國士兵遭德軍機槍掃射的慘狀。

1914年10月,斯文頓向英軍當局建議:在美國的“霍爾特”履帶式拖拉機上安裝武器和裝甲板,製成能夠越野行駛與戰鬥的陸地戰艦,以抵擋德軍機槍,並彌補裝甲汽車越壕能力的不足。

可是,當時英國的陸軍大臣吉齊納卻對這個建議持否認態度。然而不久,斯文頓製造陸地戰艦的建議卻意外地被海軍大臣丘吉爾接受了。1915年2月20日,在溫斯頓·丘吉爾的倡導下,成立了陸地戰艦委員會,委員會是由海軍人員組成,軍艦設計師E.T.鄧考特任主席。

斯文頓代表陸軍與委員會共同監督負責“陸地戰艦”的設計和製造工作。當時英國皇家海軍雖然在法國已有集中使用裝甲車作戰的經驗,但對如何提高越野性能卻沒有多少知識。

因此,戰艦委員會在陸軍代表斯文頓和機械化的積極倡導者克勞姆普頓的幫助下,以當時的輪式裝甲車和履帶式拖拉機為樣本制定出設計方案。

1915年夏,克勞姆普頓上校以英國“佩德里爾”履帶式拖拉機和美國“布洛克”履帶製造一種陸地戰艦。

由於該項試驗和設計工作進展不快,所以陸地戰艦委員會於7月29日又委託威廉·福特公司的威廉·特里頓先生利用當時剛從美國進口的加長型“布洛克”履帶製造一種陸地戰艦,由英國海軍航空兵威爾遜中尉幫助他去完成這項計劃.1915年8月製成了試製樣車,稱為“特里頓車”.1915年9月,對樣車進行了第一次試驗。

同年10至11月,針對暴露出來的問題又對樣車作了改進,在12月完成了新的樣車被命名為“小威廉”(LittleWillie),它是設計者威廉·特里頓的愛稱;按意譯的名稱,它就是“小遊民”一一世界上第一輛坦克。

「世界坦克」這個年近半百的人竟然研製出……一輛坦克

世界第一輛坦克,小遊民號

“小遊民”坦克重18.3噸,乘員2人,另有射手(2~4)人。車長5.45米(不含尾輪),車寬2.8米,車高2.4米。

原準備安裝1個帶1門40毫米火炮的炮塔,但樣車上並未安裝。 車內有7.7毫米機槍(2~4)挺。發動機為戴姆勒公司的直列六缸水冷汽油機,功率77.2千瓦。發動機安裝在車體後部,動力通過離合器傳遞到位於駕駛員之後的兩速變速箱, 蝸桿和差速器上。

傳動鏈再把動力從差速器軸的兩端傳回平衡軸的齒圈上,在履帶架內的另一條傳動鏈再把動力傳遞到主動輪上。 兩名駕駛員坐在車體前部一條橫貫車寬的長凳上。

右側的駕駛員能通過油門踏板和中心變速桿控制發動機,並能利用方向盤進行平穩的轉向。急轉彎時,左側的駕駛員通過制動差速器的軸端,從而剎住某一條履帶。

最大公路速度3.2千米/小時,最大越野速度1千米/小時,能跨越0.6米高的垂直牆和1.5米寬的壕溝,能爬上170 縱向坡道。車體用鍋爐鋼板釘在角鐵架上而成,鋼板厚6毫米。為了車輛平衡,在車體後部轉向軸上裝一對導向輪。

儘管該坦克只停留在樣車階段,未裝備部隊,但它已具備火力,機動和防護三大特點,為後來的坦克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至今,這輛“小遊民”坦克仍陳列在英國皇家裝甲兵博物館。

「世界坦克」這個年近半百的人竟然研製出……一輛坦克

世界第一輛坦克,小遊民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